淮南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7-03-06 12:27程海涛程秀洲邢潇晨芦睿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技术

程海涛++程秀洲++邢潇晨++芦睿++胡俊龙

摘要 茶园栽培管理是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述了淮南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茶园的立地条件、茶树的品种选择、种植、水肥管理、茶树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采摘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更好地建立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茶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林茶间作;无公害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淮南沿河滩区林地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45-03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Ktze.],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喜阴耐淹,忌强烈直射光,在空气湿度≥80%时产量最高、品质最好,低于60%时呼吸作用强、光合作用弱,产量低且品质差。因此,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对于周围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生物群落等要求较高。

林下遮荫可以提高茶树冠层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有利于茶树抗旱能力的增强,此外林木的枯枝落叶对保持生态平衡、遏制林木虫害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林下种植茶树,不仅上层林木对茶树起到遮荫的功能,而且还能起到合理配置空间、协调种间关系、充分利用環境资源的良好生态作用,使得林茶间作的茶园小气候条件趋向有利于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提高的方向发展[1]。潢川县地处淮河南岸,淮河主干与小潢河、白露河、寨河、春河交汇全境,形成了蜿蜒百余公里、面积逾5 333.33 hm2的沿河滩区林地[2]。这些林地远离村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林间云雾缭绕、水分充足、水质洁净、空气清新、植物繁盛、生物多样性大,非常适宜建设优质高产无公害茶园。此地所产信阳毛尖茶,具有香高味浓、叶底明亮、耐冲泡、受青睐等特点,且采摘早、效益高,形成了潢川县独具特色的“淮南滩区林茶间作”茶叶种植模式。

1 品种选择

品种决定着种茶效益的高低。因此,茶树种植必须选择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制性好的优良品种。本地区要选抗寒性强、适制绿茶的中小叶茶树品种。无性系良种茶苗应选择信阳10号、白毫早、龙井43、福鼎大白、乌牛早、迎霜等品种,且注意早、中、晚茶树品种合理搭配;有性系茶树种子(茶籽)应选择“信阳群体种”,该品种为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原产于信阳茶叶主产区浉河港,主要分布在信阳市茶区,茶树植株较矮小,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形多为椭圆形,少数为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并有部分小叶类型,叶色绿或深绿,芽叶尚壮,茸毛较多,非常适宜当地种植且抗逆性强,适制绿茶,是加工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要茶树品种。

2 茶树种植

2.1 种植设计

淮南滩区林地种植的杨树,行株距多为4 m×4 m或3 m×4 m。杨树不同的行距应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行株距为4 m×4 m的林地,按行向在行中间先开耕出宽幅为3 m的待种畦,然后将待种畦等分起2垄,垄宽1.2 m,垄中划出0.6 m的种植槽,在槽中按双行种植,株(穴)行距0.33 m等距错位;行株距为3 m×4 m的林地(3 m为行宽),畦宽2 m,起单垄,垄宽1.5 m,槽宽0.8 m,在槽中按双行种植,株(穴)距0.33 m、行距0.5 m错位种植。

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0.3~0.4 m。种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0.03 m左右,根系离底肥0.1 m以上。

2.2 种子直播

2.2.1 选择合格的茶树种子。要求种子发芽率不低于75%,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40%~22%,粒径10~12 mm,每500 g少于500粒;无霉变、虫蛀、空壳、破壳等现象,成熟相好(霜降前后采收)。

2.2.2 播种。茶树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季播种在2—3月土壤解冻后进行(不宜过迟),秋播在11月至翌年1月上旬进行。淮南沿河滩区以秋冬播为好,秋冬播种茶籽无需催芽,直接选取当年新收获的茶籽播种,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出苗后可避开春汛水淹。春播茶籽需浸种催芽,浸种催芽方法:浸种是在播种前,将茶籽浸入清水中,每天换水1次,2~3 d后除去浮在上面的茶籽,取下沉的茶籽播种,贮藏时间长的茶籽可浸种5~7 d,不下沉的茶籽除去不用。催芽方法:在半封闭的室内铺5 cm厚洁净细沙,然后摊放10 cm厚的茶籽,上面再盖5 cm的细沙,依次摊放3~5层,每天用温水淋洒,温度保持在25~30 ℃。经15~20 d后,40%~50%的茶籽露出白根时取出播种。这时播种的茶籽,茶芽可提早30 d出土。4 m×4 m林地每穴6~8粒,3 m×4 m林地每穴8~10粒。春播深度3 cm,秋播深度5 cm,播后覆土。

2.3 茶苗移栽和管理

2.3.1 茶苗选择。一级茶苗,苗高>30 cm,茎粗>3.0 mm;二级茶苗,苗高30~20 cm,茎粗1.8~3.0 mm;三级茶苗,苗高 <20 cm,茎粗<1.8 mm。栽植的茶苗要鲜活粗壮,根系正常,无病虫寄生,离地面10 cm已木质化。

2.3.2 移栽时间。秋季移栽在茶树停止生长后至立冬前进行。春季移栽在早春解冻气温稳定的2月中旬至3月中旬茶芽萌动前进行,阴天好于晴天。起苗时要多带老土,减少根系损伤,主根过长可适当修短,但不要伤须根。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的要进行假植。长途调入的茶苗,根部要蘸上原苗地的泥浆,并用湿稻草按100株一把捆扎。

2.3.3 栽植。4 m×4 m林地按双行双株栽植,3 m×4 m林地按双行2~3株栽植,划线开沟,栽植深度10 cm。茶苗栽植时,一只手取苗放入沟中,株间稍分开,保持根系舒展。另一只手将表土填入,立稳苗,待土填1/2时用手压紧根部土壤,然后填土到苗根茎处用脚踏实浇水,待土面下沉后再覆上松散表土。

春栽茶苗要及时浇“三水”,比秋栽的成活率高。浇“三水”:即填土1/2时浇移栽水,栽后1周无雨浇定根水,15 d无雨浇返青水,以后视情况适时浇水。茶苗定植后随即做一次定型剪,保留苗高15~16 cm,以减少水分蒸发。冬季为栽后茶苗防冻保湿,可在茶行间进行地膜覆盖或铺5 cm厚的草,以抑制茶园杂草生长。

2.3.4 茶苗管理。冬季和早春防冬防晒:冬季在茶行间用地膜覆盖或铺草,早春在茶园地头用草或草糠熏烟防霜冻。夏、秋季茶苗要注意抗旱和防治病虫害。培养树形适当修剪。第1次修剪留高15 cm,以后修剪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0~15 cm。茶苗栽植后3年内,可在行间间作紫云英、黄豆、花生等豆科矮干作物,既能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又能培肥茶园地力。

3 水肥管理

3.1 水分管理

水分的存在,对茶树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土壤含水量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时,满足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水分指标。若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给茶树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整个植株死亡。

沿河滩区无公害茶园水分管理重点是灌溉和排水。由于滩区茶园紧邻河道,水源充足,灌溉可采用提灌、自流灌溉、喷灌和滴灌,其中喷灌和滴灌既可节约水源、能源,又可防止水土流失、土壤结构破坏。在茶园管理中,结合土壤耕作、茶园铺草、合理间作等措施,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同时随时注意茶园土壤的干湿度和茶树是否有缺水症状(缺水时茶树芽叶萎蔫)。

3.2 合理施肥

淮南沿河滩区无公害茶园施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肥效长,宜作基肥。无机肥肥效短,宜作追肥。基肥在秋、冬季施用,追肥在春、夏季施用。

一至二年生茶树,每年施农家肥150 t/hm2、饼肥3 t/hm2、纯氮45 kg/hm2;三至四年生茶樹,每年施农家肥187.5 t/hm2、饼肥2 250 kg/hm2、纯氮75 kg/hm2;五至六年生茶树,每年施农家肥225 t/hm2、饼肥2 625 kg/hm2、纯氮120 kg/hm2。成年茶树施肥位置以茶树冠垂直下方为原则,幼龄茶树施肥于距主根茎10 cm左右的周围。

4 茶树修剪

为了促进幼龄茶园早投产,成年茶园高产稳产,必须运用修剪技术,管理好树冠,人工调节控制其分枝习性,不断促进茶树树冠横向发展,扩大采摘面,在其他各项管理技术的配合下,从而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成年茶园改春茶前、后轻修剪为秋茶后(10月中上旬)轻修剪。秋茶后轻修剪的茶园,经过一个冬春的休养生息,有利于养分贮藏和修剪茶树伤口愈合,利于提高植株防冻抗寒能力,实现春茶的优质高产。修剪成年茶园,茶行间要保持20~25 cm的距离,剪去枯枝、病枝和徒长枝,并移出茶园,便于人工在园间操作。

5 病虫害综合防治

茶树病虫害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茶树病虫害防治中以使用化学农药为主,致使天敌大量减少和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导致茶树病虫害愈治愈重。同时,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要运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理念,从茶园的生态系统出发,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推广无害化防治技术,严格控制使用农药[3]。必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时,应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生物农药,合理科学地使用无公害茶叶生产规程中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还要注意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和防治安全间隔期。

5.1 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影响

生物防治措施对害虫有较大影响,对天敌影响微弱,通过繁殖微生物或寄生性天敌,寄生于害虫的卵、幼虫等,造成害虫形成流行病以扑灭害虫。淮南沿河滩区林地种植的多为杨树,利用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杨尺蠖,就能明显控制住杨尺蠖幼虫的暴发成灾。利用茶园管理,在保护好天敌的前提下,建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和繁衍的场所,例如结合茶叶的采摘、修剪和茶园耕作,可带走或除去如茶芽虫、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茶蚕、茶芽枯病、茶白星病等大量的虫体、虫卵和病枯枝叶。此外,还要加强茶园的管理,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注意平衡施肥,重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茶树自身抗性。

5.2 利用害虫习性进行物理防治

茶尺蠖、茶毛虫、蓑蛾类、茶蚕等有集聚、假死习性,利用这一典型外在特征,可对害虫进行人工捕杀或摘除;小地老虎、茶黑毒蛾、茶毛虫等有趋光性、趋化性、异性诱惑,利用这一特性,可对害虫进行灯光诱杀、食饵诱杀和异性诱杀。

5.3 在沿河滩区利用生物多样性建设复合型人工立体生态茶园

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影响。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好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及病原微生物天敌,用于防治茶园病虫害;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控制茶园害虫种群数量。淮南沿河滩区茶园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捕食性天敌有鸟类、蛛蛛、捕食性螨、捕食性昆虫等;害虫病原微生物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

5.4 利用药物合理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包括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性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在无公害茶园中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使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害虫发生不严重的茶园尽量少用或不用,在采摘期内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掌握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指标、施药适期、安全间隔期。生物性农药对预防、延缓害虫抗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苦参碱、油茶饼液、苦楝根液、雷公藤等。在防治过程中,能够用生物农药防治的茶园病虫害,就不要用化学农药防治。无公害茶园严禁使用的化学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1605、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甲氰菊酯、乐果、氰戊菊酯、来福灵、噻嗪酮、硫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限制使用的化学农药有捕虱灵、速螨酮等。

适用的化学合成农药有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三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吡虫啉、速螨酮、除虫脲、草甘磷、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石硫合剂硫悬浮剂、波尔多液等。适用的生物农药有苦参碱、鱼藤酮、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毛虫病毒制剂、白僵菌制剂、粉虱真菌制剂、除虫菊素、多抗霉素、印楝素、烟叶水等。

6 采摘与收获

在茶树采摘期内,要按照标准要求及时采摘,掌握好开采期、采摘周期与封园期,并注意合理留叶。淮南沿河滩区林地茶园,由于地势低(一般海拔35~38 m)、水面广,冬季沿河林下茶园比信阳市其他地方的茶园气温偏高1~3 ℃,使得该区域种植的茶叶提早5~7 d采摘。采摘的“信阳毛尖”茶,大体可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又分“明前茶”和“雨前茶”,“明前茶”即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采摘要求1芽或1芽1叶初展,采摘期大概12 d。“雨前茶”即清明节至谷雨节之间采摘的茶叶,采摘要求1芽1叶或1芽2叶。谷雨节以后,随着新梢的生长和叶片重量的增加,茶叶品质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5月底春茶结束停采5 d后,再采茶叶为“夏茶”,这个时期温度高,信阳毛尖茶芽生长特别快,采摘时间为1个月左右。8—9月,秋芽萌发,芽量较少,采之则称为“秋茶”,这期间只采摘1芽1叶初展,制作特级毛尖[4]。

7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袁丁,刘佳,等.间作对茶园生态及茶叶品质、产量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11(4):16-18.

[2] 程秀洲,邢潇晨,胡俊龙,等.河南省潢川县茶叶肥效校正试验[J].园艺与种苗,2016(8):66-68.

[3] 徐奕鼎,罗仲兴,吴新荣,等.无公害茶园适用农药的选择与使用[J].现代农业,2012(2):179-180.

[4] 王辉,张俊.茶树间作套种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11(4):5-8.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技术
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刘庄村蜜本南瓜种植项目申报书
无公害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大棚香椿的栽培管理技术张丽静
新时期李子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简析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厚皮甜瓜春季凉棚栽培技术
基于园艺植物生长周期构建《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实践教学
早春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甜樱桃新品种晓文1号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