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姝凯
(长春工程学院 学报编辑部,长春 130012)
论高校学术伦理关系的构建
孙姝凯
(长春工程学院 学报编辑部,长春 130012)
从探讨学术伦理的概念入手,阐述了高校学术伦理失范现象的特点,并分析了高校学术伦理失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最后解析出了高校学术伦理关系的框架并提出了构建措施。
学术伦理;学术人;失范;构建;学术不端
学术伦理(Academic Ethics)是学术人在学术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学术人进行科学知识的生产、交流、传播和评价反馈时最基本、最原则性的要素。人们对学术伦理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对社会伦理、婚姻伦理、生命伦理、医学伦理等的研究,但它是学术人做说立撰的基础,更是学术人立人做学的基础。人们意识到应对学术伦理进行系统研究是在20世纪末,在学术界出现严重的学术不端现象后,学术伦理成为了学者和管理者热议的话题。高校的学术伦理是全体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的行为准绳之一,关系到大学这一学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涉及到学科的创新与繁荣。
由于目前对于学术伦理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学界对学术伦理的认知是模糊零散的,甚至是有些杂乱,而且还在纠结其是道德范畴还是法律范畴,没有对学术伦理的具体的定义,更没有明确的研究内涵和外延,也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比较常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派论(School),即把学术伦理界定为一种学术思潮或是一种学派,如胡伟希教授认为一些具体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内容背后那些更基础的东西就是学术伦理,学术伦理一旦形成会具有相对的稳固性和稳定性,会成为一种学统,但哲学思想和哲学观念是多变的[1];二是认为学术伦理就是学术诚信(Academic Integrity),这是西方学者的普遍提法,认为包括大学生考试作弊都是学术伦理问题[2];三是把学术伦理等同于科技伦理(Technological Ethics)或研究伦理(Research Ethics),这种观点也同样普遍出现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中[3];四是认为学术伦理就是学术道德(Academic Morality),他们把学术伦理定义为基本道德规范,由学术共同体内的学者在学术研究时形成,并要共同遵守[4];五是把学术伦理归于学术行为规范(Academic Code of Conduct),显然这些学者认为学术伦理是学术人在进学术活动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5];六是有些学者认为学术伦理就是学术违规,或者索性就认为是学术腐败。
结合伦理一词的定义,可以看出,上述各观点虽然都涉及到个别的伦理问题,但都没有客观地对学术伦理做出确切的解释和系统的反思,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其实学术伦理对于从事学术活动的学术人来说,它既是学术道德的内核和本质,也是进行学术道德客观评判的标准和依据,同时也是维持学术实践活动交往关系合理性的内在价值尺度,有助于形成一种有利于整个学术活动良性发展的伦理文化氛围[6]。
20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内频繁出现学术伦理失范的现象,学术不端、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等问题在学术界内被屡次披露,学术伦理的丧失被认为是阻止学术进步、防碍学术创新的根源。学术伦理失范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人群的多样性
高校中的学术人和世界范围内、全国范围内一样,在横向、纵向上学术人的性质都具有多样性,这也就导致了高校学术伦理失范的学者种类的多样性,无论是教学人员、科研人员还是教辅人员,无论是博导、硕导、教授还是学生,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等等,各层次、各学科、各岗位都有学术伦理失范现象和问题的发生。
(二)明确的目的性
任何人出现学术伦理失范行为时,都是为了实现行为人期待获得的利益,晋级、升职、毕业、创收等等,当通过自身的能力难以实现愿望但又渴望或必须实现时,就是会通过伦理的丧失来获得权利或者荣誉,其目的性十分明确。
(三)手段的多样性
从学术伦理失范的表现可以看出各种失范行为的目的是唯一的,但其手段是多样的。剽窃抄袭、拼凑篡改伪造、学术欺骗欺诈(其中包括低水平重复或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价值)、学术破坏(如搞群带关系或企图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阻止他人完成其作品)等。
(四)强大的破坏性
同其他科研机构相比,高校是社会开展学术活动最主要、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和场所,20世纪末以来,以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伦理失范现象屡屡发生,这不仅削弱了高校的生存竞争力,而且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难以计数和弥补的损失。这种现象破坏了高校的公信力,破坏了学术的公正性,同时也破坏了国家竞争力的提升[7]。
(一)对学术伦理失范的认识比较模糊
学术伦理的失范,既有学术伦理关系扩展的外在原因,也有自我认知方面的原因,对于学术伦理我们没有伦理关系的呈现,也缺少伦理关系的解析,更没有系统的伦理关系的构建,没有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学术伦理的评价标准,也就无法形成共同的公认的学术伦理的理念,更无法对学术人的学术活动和行为进行规范,无法形成学术人这一组织共同的价值取向。而且我们所受的教育一直都是老师鼓励学生引经据典、摘抄名人名言,感觉这样自己的论文或成果才更有说服力,结果大量引用的结果就是间接导致了成果缺乏创新,甚至接近抄袭[8]。
(二)学术发展与管理过于功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的交叉、泛化和融合,“大科学”时代应运而生,社会影响和物质利益对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产生越来越大的决定作用,即科学研究已经不再是以学者为了实现个人的兴趣和求知欲为目的,功利主义影响了科学发展原本的主流,在某种程度上使科学成为了世俗的科学,不广交社会关系,不依赖社会投资,仅凭学术人和研究者的个人兴趣,实验室将无从建起,学科建设也将无以为继,科学研究更是纸上谈兵,会成为天方夜谭[8]。
(三)学术监督机制不完善
学术研究其实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由于学术不端现象全社会普遍存在,所以高校内部也未能幸免,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普及化使研究者的核心价值观迷失,另外经济利益的驱也会使个人价值观扭曲,高校的学术不端也是受到社会大风气的影响,主要是在传统制度和新制度交替的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形成的,使学术人钻入了社会制度的真空带,学术监督机制不完善,即学术界的经济规范、政治规范、文化规范以及道德规范都不够完善,从而给学术伦理失范提供了可乘之机[9]。
(四)个体和群体的利益联系非常紧密
虽然目前教育和科研主管部门出台了一些惩治学术不端的条例,但是这些条例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事实上学术伦理失范也不是仅凭高校的力量就能遏制和改变的。而且从重视程度而言,高校本身对科研成果要远比对道德伦理建设重视得多,教学和科研人员与高校是利益共同体,是荣辱与共的,员工拿到职称或学位,学校必然也会获得荣誉或经济利益,从而提升单位整体的竞争力,所以高校基本对学术伦理失范行为保持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10]。
(一)学术伦理关系的框架
学术活动具有多重性: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明确了学术活动的这三个属性,就为构建学术伦理关系奠定了基础[11]。学术伦理以伦理关系为核心,学术人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完善的人格是基础,这样很容易在学术共同体(高校)内形成客观的、共同自觉遵守的良性的制度规范,从而引导整个社会的学术研究的从业者履行自身的角色,自律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形成学术活动的三个主体属性间良性的交互式伦理关系,如图1所示。
(二)学术伦理关系的构建措施
构建学术伦理关系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学术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学术研究可以有争论,学术争论可以活跃学术氛围,丰富学术思维,促进学科繁荣,但学术伦理失范现象不是学术争论现象,它从本质上破坏了学术活动的良好有序进行,所以必须从学术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入手,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学术发展空间。
图1 交互式学术伦理关系
1.主观。摸清大学学术伦理失范的现状,分析目前高校内学术主体所面临的伦理困惑,因为任何问题要想解决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高校作为“实体性”个体要明确自身的学术道德、学术意识和学术责任,以此提升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学术专业道德和求真务实的学术信念,这是强化学术伦理意识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学术伦理规制的基础。高校也应加强重视教师合理的经济利益,净化高校内部学术的环境,淡化人际关系在学术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使所有学术个体能按原本的学术目标真正去潜心做学问。
2.客观。意识到学术伦理关系的重要性之后,国际社会就开始从建立相关组织(20世纪90年代,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建立了“科学道德与责任常设委员会”(SCRES)研究解决学术道德和学术责任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其名下建立了“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道德委员会”,并于1998年出台了“科学技术道德纲要”)遏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入手,对建立完善的学术伦理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2];西方学术人在撰写论文时必须严格遵从《芝加哥手册》和《韦伯美国标准写作手册》的规范,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学术失范行为的判定也是非常清晰明确的[8];韩国政府于2007年规定并颁布了《确保学术伦理准则》(科学技术训令和236号),并且韩国国家学术伦理确立推进委员会颁发了《确立学术伦理劝告文》,旨在倡导从事学术研究的团体和个体秉承严谨的学术研究原则进行学术活动[13]。我国也可以借鉴国际社会的做法,健
全和完善学术体制,可以加强相关立法(如设立学术剽窃罪),用一套外在的控制系统来约束学术人的学术活动及其行为,以达到最终整饬学风的目的。高校从学术制度规范入手,构建学术伦理关系,成立相应部门,改革各种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必要的监督与制裁措施,高校是从事高端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机构,它需要的不是产生大批的学术工匠,所以高校内部学术体制的完善,内部环境的治理,还会有利于学术大师的产生。
[1]胡伟希.20世纪中国哲学的学术伦理:“旧神类型”与“酒神类型”[J].学术月刊,1999(3):36.
[2]Mc Cabe,D L.Honor codes and other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academic integrity: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to modified honor code setting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2,43(3):357-378.
[3]Denzin N K,Ethics in the academ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Culture and Society,2000,13(4):673-681.
[4]杨玉圣.贵在自律——做学问应坚守学术伦理[J].学术界,2002(1):16.
[5]杨学功.关于学术伦理的对话[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2):30.
[6]罗志敏.“学术伦理”诠释[J].现代大学教育,2012(2):7-13.
[7]陈春莲.论新时期研究型高校教师的学术伦理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183-186.
[8]孔玲燕,袁曦临.国外学界对于“学术失范”问题的认识及其应对措施[J].新世纪图书馆,2012(7):3-8.
[9]罗志敏.大学学术伦理研究的肇始、问题与任务[J].现代大学教育,2011(2):91-95.
[10]祝木伟.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伦理生态诉求[J].江苏高教,2011(4):28-30.
[11]罗志敏.何谓学术伦理:一个解析框架[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4):5-9.
[12]黄长著.国外社会科学发展政策及管理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2):54-61.
[13]柳圣爱.韩国学术伦理建设评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7):102-106.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ethical rel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N Shu-kai
(EditorialDepartmentoftheJournalofChangchunInstituteofTechnology,Changchun130012,China)
This article expati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omie phenomenon of academic ethical relations starting from its concept,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Then it goes further to analyze and resolve the framework of academic ethical rel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fore its proposition of som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the framework.
academic ethics;academics;anomies;construction measures;academic misconducts
10.3969/j.issn.1009-8976.2016.03.011
2016-05-12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项目编号:GH13266)
孙姝凯(1972—),女(汉),吉林长春,副编审
主要研究期刊编辑学。
B82-05
A
1009-8976(2016)03-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