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三峡大学试点学院体育文化现状研究
□张辉(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本文对三峡大学电气学院体育文化的四个层面——试点学院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与分析,针对三峡大学电气学院体育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且结合三峡大学特殊背景及特征,探讨和提出构建三峡大学电气学院体育文化的设想及对策。
三峡大学试点学院体育文化
试点学院,即“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教授治学;二是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实行聘任制,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三是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机制,完善自主招生制度;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三峡大学试点学院体育文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层面,借助体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大学试点学院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建设科学、和谐的试点学院体育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并为区域性学院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1.1、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针对三峡大学试点学院学生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回564份,有效率为94%。
(1)研究的对象。
三峡大学电气学院体育文化现状。
(2)调查的对象。
三峡大学电气学院在校大学生、院级教师及学院领导。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的部分搜索引擎和在三峡大学图书馆对国内外有关高校体育文化现状的论文期刊查询,从理论上对本论题进行可行性论述,为论题的设计,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设计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的现状问卷,先在小范围发放问卷,回收经反复修改后对三峡大学校内发放问卷600份,男女各300份。
(3)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中各级指标内容进行整理和逻辑分析,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归纳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4)访谈法。
就本研究有关问题对研究对象中涉及到的学院领导、院级教师进行了访问,并针对本研究的一些问题和学生进行了座谈,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2.1、试点学院体育物质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体育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在学院体育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统称。本调查从试点学院体育硬件设施以及设施的使用情况两大方面入手,调查分析出试点学院体育物质文化的现状。
(1)体育硬件设施状况的调查于分析。
学院体育文化的开展离不开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各种体育设施是学院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其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院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
表1 三峡大学室外体育设施状况一览表
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各个场地是够用的,但是以上的场地调查只是距离试点学院最近的场地。大部分体育场地都是多个学院公用场地,如果将其他学院包含进来那么这些场地数量是完全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篮球场地的缺乏,导致很多学生为了打一场篮球要跑到其他学院甚至校外。除此之外很多场地的维护不当,老化现象比较严重。
(2)体育设施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试点学院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调查表》、得知,多数学院体育场馆器材仍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的需要,体育基础设施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阻碍了学院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在学院体育宣传方面,学校体育传媒,不仅可以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造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从《试点学院体育宣传调查表》可看出试点学院的体育宣传设施偏少,宣传的方式单一、力度弱,因此宣传的内容、效果欠佳。
2.2、试点学院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体育精神文化是指学院内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精神层面上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本调查从试点学院体育观念以及体育风尚两方面着手调查分析出试点学院体育精神文化的现状。
(1)体育观念的现状与分析。
体育观念就是人们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态度。良好的体育观念对人们采取怎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通过回收《试点学院体育观念现状调查表》,从体育活动是否有助于丰富业余生活、是否能够增进人际关系、是否有助于个性培养、是否能宣泄不良情绪、是否能增强自信心、是否能体验快乐六个方面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健身,改善心情的功能持肯定态度,分别达到65%和53.7%在体育对情感的调节功能及对智力、个性的影响作用上,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
(2)体育风尚的现状与分析。
体育风尚在此是指由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师生传承下来的具有普遍自觉的体育行为、习惯。良好的体育风尚,是学院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有助于师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陶冶其情操,优化其心态,从整体上推动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从《试点学院体育风尚现状调查表》分析,半数以上的学生还不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缺乏体育锻炼的自发性。经常观看体育节目和经常阅读体育报刊的学生分别为62%和28%,这种状况可能与学校体育场馆、器材及相关图书资料的相对缺乏有关。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上,绝大多数学生是自己自由活动,学生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分别仅占15.8%和5.8%,表明平时学院中的体育活动只是学生自己散漫的进行,体育活动组织的相关团体及部门还没有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院中还没有形成较为普遍性、稳定的体育行为风尚。
2.3、试点学院体育制度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学院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应的规章制度,健全规范的体育管理机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作用,为学院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合理的制度保证,从而推动学院体育文化的发展。
从《体育传统调查表》可以看出学院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大部分是运动会,只有一般学生对与其他学院开展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了解。这表明学院的传统体育活动过于单一,没有与其他学院活动结合起来。
《体育制度调查表》的调查项目分别是运动生理知识、运动心理知识、运动技术知识等几个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技术知识(68.4%)的需求远远大于生理及心理,表明教师在体育实践课中的领导性意义。
从实践可知,学院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教师的个性品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一半的学生能够把老师当作朋友表明试点学院的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比较高,能够很好的与学生相互沟通。但从实践可知,体育教师能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的只占28.2%,这反映出体育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体育课堂之外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时间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效果。
2.4、试点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本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法、时间以及次数调查分析出试点学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1)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方式调查表》显示试点学院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都是和同学一起(64.6%),表明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不够强烈。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对自身健康意识要求不够高。
(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状况。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表》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男生每次活动时间以60-90min居多,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有87.3%能维持在30-120min。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每次活动时间以30-60min居多,其中有77.6%的女生能维持在30-120min,但是总体上还有5.5%的学生锻炼的时间在30min一下或者不确定。
(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状况。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状况表》显示,试点学院学生每周平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从总体上来看并不怎么太理想,无论男女半数以上的学生每周只参加一次体育活动,同时还有少不分同学根本不参加体育活动,这反映试点学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状况并不理想。
3.1、结论
(1)物质层面上,各种体育硬件设施相对缺乏难以有效的发挥其载体作用;
(2)精神层面上,各学院师生对体育的认识及体育观念尚需加强;
(3)制度层面上,适用于学校本身的各种细化的体育管理规章制度有待规范化;
(4)存在相当一部分以通过考试为动机的在校学生,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3.2、建议
(1)学院体育文化的建设的基础保障在于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院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尤其需要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以便在资金投入上及宏观指导思想上给予保障。
(2)以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营造文明和谐的体育文化。
学院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在建设学院体育文化的各种途径中坚持贯彻体育的各种道德精神,使其逐渐融入到学生的身心,培养其正确的体育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等,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集体、纪律观念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学院体育文化真正体现出育人的作用。
(3)完善细分化、明确化的体育管理规章制度。
学院体育文化的形成因素之中就包括制度文化,因此,规章制度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保证。学院相关部门应多组织学生参与多样性的趣味运动会,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应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与魅力。
(4)利用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加强各学院之间体育活动的交流,以从整体上丰富试点学院的课外体育活动(室内五人制足球)。
室内五人制足球是本校体育文化展现的窗口,它所展现出的体育中的健与美对学生的吸引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与其他学院之间课外体育活动的交流,展现了本学院体育道德、精神风貌,活跃了各个学院的课外体育活动气氛,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之中。
[1]李林.安徽省高校学院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2015.
[2]许迎红.大连大学学院体育文化现状分析[J].文化·视野,2012,20(3).
[3]马洪全.大学城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
[4]潘丽萍.大学学院体育文化特征体验及现状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5).
[5]尹干闽.福建省福州大学城高校学院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策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6]王湛卿.高校学院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以武汉地区为例[D].湖北武汉: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2014.
G80
A
1006-8902-(2016)-09-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