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摘 要:本文以苏州市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的英文译写调查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商业领域(以大型商场和超市为主)的相关实例,从中发现该领域公共标识语英文译写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参照《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1446.1/2/3/4/5/6/7/8—2009》之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XXXXX》之通则提出改正意见。结合著名翻译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出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的英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的原则,并对苏州市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的英文译写规范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英文译写;公共标识语;英译错误;功能对等理论;策略
一、公共标识语英译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公共标识语英译的研究现状
自2004年以来,上海、广州和北京相继于成立了由政府主导的公共场所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对路名、政府机构名称等译法进行规范。2010年的世博会促使上海市政府系统性的检查了全市所有英文标识,公布了地方标准《公共场所英文譯写规范》,并出版了《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错误:解析与规范》。此后,北京市发布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广东省发布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青岛市发布了《公共标识英文译法——旅游景区景点、文化标识》等。2011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牵头,成立了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专家委员会。江苏省在2013年南京亚青会和2014年南京青奥会举办之际,为充分展示江苏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也设立专项课题,对江苏省政府英文网站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学术界也发表了很多论文、专著作为研究成果,李淑敏《关于中文公共标识语的英译问题》,曾景婷《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镇江市六大公园为例》,崔山濛的《武汉市公共交通设施标识语英译不规范现象分析及对策》,金其斌的《医疗卫生行业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深圳市8所医疗机构为例》。
由以上公共标识语英译的研究现状看来,旅游、交通、医疗等领域的研究较多,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较大关注,相比之下不难发现,商业领域标识语英译的研究甚少,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要我们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来填补这一空白。
二、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英译的研究`
(一)研究重要性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在世界舞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全球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苏州在我国作后起之秀的城市,紧跟北上广的步伐,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外资企业更是遍布园区、高新区、相城区、吴中区等各大区域,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与国际接轨并逐渐融合的城市。观察我们周围的购物中心,不难发现其中很多都是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如日本的久光百货、永旺梦乐城、泉屋百货,法国的家乐福、欧尚、迪卡侬,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乐购等。这些购物中心的公共标识语的英译也是一种文化的折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而不同语言之间交流就产生了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改变的是语言体系,话语信息内容分却要保持不变(王德春 1997: 274)。我们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思想的同时,也积极对外宣传本地文化,在此过程中,翻译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翻译是本地文化与英语文化的融合。因此,公示语的英译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而且商业领域公示语的英译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二)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的分类
要想做好公共标识语英译的规范工作,首先要对公共标识语进行分类,主要根据其起到的作用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别的标识语在翻译时用的词汇、句法、语气等都不一样。经调查总结现主要将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按功能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警示类、禁止类、说明类。顾名思义,警示类标识语就是对人们起到一种提醒、警示的作用,一般以Mind开头,比较简短。比如:小心碰头(Mind Your Head),当心台阶(Mind Your Step),小心地滑(Slippery)。禁止类标识语就是禁止人们的某种行为,一般以No开头,显得语气比较强烈,更突出表达违反此标识语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不得乱扔垃圾(No Littering),不得随地吐痰(No Spitting),禁止通过(No Admittance)。说明类公示语主要功能是向人们解释和说明,应保持译文简洁,足够使所要说明和提示的信息一目了然即可。如:疏散通道(Evacuation Route),应急避难场所(Emergency Shelter),残疾人卫生间(Disabled Only),收银台(Cashier)。
(三)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英译出现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苏州市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的英译出现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方面。第一、有一些是不需要附上文字的,换言之,图示就可以表达意图的。图示较语言、文字来说更加直观易懂,简洁,一目了然,还可避免语言使用的错误和不标准带来的歧义。比如各大商场、超市都会有的卫生间/洗手间,对卫生间的翻译主要有四种:Toilet、Restroom、Washroom和W.C.。苏州园区圆融时代广场把卫生间译成W.C.,而城区美罗商场和园区的印象城译成Toilet。据了解W.C.这个词不雅,不适合用作卫生间的翻译,根据《国家标准》第1部分附录A.1第18条,卫生间译成Toilet,虽然《国家标准》给出了一个标准,但是为了避免各地选词不一致,这里卫生间的英译则可以省略,不难发现卫生间的图示其实更加直观易懂,而且男士和女士卫生间以及残疾人卫生间也可用图示明显区分。再如出口Exit和入口Entrance,也可直接用箭头来表示。禁止吸烟No Smoking,灭火器Extinguisher等都可以用图示来表示,无需翻译。
当然,图示只能用来传达一部分标志语的信息,对于不能用图示表达的公示语还需要文字来解释。通过总结苏州市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的英译规范出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分为以下三大类:书写错误、语法错误、选词不当,不符合英语表达惯例。
1、书写错误
包括大小写错误、单复数错误和拼写错误。此处列举几个典例:
(1)服务时间(苏州新苏天地):Service hour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可以明确写出来)》第1部分,通则6.2.1,短语、短句字母全部大写或者所有单词的首字母大写。从语法、词法等方面来看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书写上面不符合通则中所说的大小写统一原则,应规范写成Service Hours。
(2)免费寄包(苏州宝带大润发):Free locker。与上例同理,也没注意大小写统一,规范译法应是Free Locker。
(3)休息区(苏州美罗商城观前店):REAT APEA。此处APEA拼写错误,而且不需要全部大写,应改为Rest Area。
2、语法错误
此种错误是缺乏英语基本语法知识的表现。
(1)禁止在自动扶梯上使用下列推车(苏州亿象城家乐福店):FORBIDDEN USING FOLLOWING CART ON AUTO WALK。原句出现语法错误,逐字翻译,Forbidden不能用于句首,Cart使用单数,规范译法应该是Carts as Shown are Forbidden on Auto Walk。
(2)消火栓前禁止堵物(苏州亿象城家乐福店):Fire Hydrant Reel Please Do Not Block。原句翻译不符合语法结构和顺序,根据语法知识应译为Fire Hydrant Reel. Please Do Not Block/Keep Access Clear。
(3)请勿在护栏边嬉玩(苏州新苏天地):Not in the barrier side play。这种译法语法知识严重缺乏,逐字翻译,根据《国家标准》第1部分附录A.3第3条中对请勿倚靠车门译为Please Do Not Lean On Door应改为Please Do Not Play On the Barrier。
3、选词不当,不符合英文表达惯例
(1)地下停车场(苏州宝带大润发店/张家港吾悦广场):BASEMENT PARKING。原說法也可接受,但是通过语料库(COCA)词频检索和江苏省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对比,根据《国家标准》第1部分附录A.1第160条,Underground Parking的说法使用频率更高。
(2)世界名表(苏州园区久光百货/张家港第一人民商场):Branded Watches/World Watches。branded的意思是加商标于,有牌子的,不等同于名牌的意思。根据《标准》第1部分附录A.1第101条,名牌手表译为Designer Watches。
(3)女装(苏州新苏天地):Ladies Fashion。此处Fasion用词不准确,根据《标准》第8部分附录A.1第192条,女士服装译为Womens Wear。
(4)男士正装(苏州新苏天地):Mens Suits。Suit是套装的意思,用来翻译正装不妥,根据《标准》第8部分:附录A.1第187条,男士正装译为Mens Formal Wear。
4、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英译规范化的建议
不同国家语言存在差异,语言的差异也是文化差异的反应。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的英译规范产生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中英文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考虑到公共标识语的受众为不懂中文的外籍人士,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渗透英语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外国文化的过程。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达到使目的语读者没有阅读障碍的目的,因此商业公示语英译要遵循英语表达的地道原则。
(1)选词地道
一个中文对应的英语单词不止一个,甚至会有多个,那我们在选词的时候是否只要遵循意义对等的原则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楼层指示是商场的一大象征性的标识,楼层指示里的信息量更是丰富多样,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里面很多翻译都不符合英语国家的使用惯例。比如:女士配饰(久光百货)译成LadiesAccessories,男士配饰(苏州新苏天地)译成MENS ORNAMENTS 。在英语国家更会用Accessories来表示“配饰”。
(2)句法上
中文标识语的句法上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祈使句,这一点和英语表达存在共性。观察商场、超市里的标识语会发现有很多禁止类的标识语,对于这类禁止类的标识语,英语可以表达为No+名词/动名词,如No Littering(不要乱扔垃圾)。语气再强烈点的使用(Please) Do Not…,如:在商场楼层护栏上通常会附上“请勿在护栏边嬉玩”,这里可以译为Please Do Not Play Near The Barrier。
(3)翻译中的译与不译
一般来说标识语中中文的字数要比英文多,因为中文惯于把约定俗成的信息也通过文字体现出来,而英文却通常把它省略,对于大家普遍都明了的信息隐藏起来。因此,在翻译时不能照中文逐字翻译。“咨询台”是商场和超市常出现的一个标识,苏州观前街美罗商城将之翻译成Information Desk,此处的Desk完全不用译出,译出让人有种累赘、逐字翻译的感觉,简单译成Information或Enquiry即可。“停车场”在商场和超市也很常见,苏州石路国际商城将之译为CAR PARK,此处的“车”可不译,直接译成Parking。
三、结语
合理规范的翻译才能向外国友人传递正确的信息,才能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扫除语言障碍。苏州市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的英译规范需要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这不仅关系到苏州市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工程,同时也对整个国家商业领域公共标识语英译规范的工作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山濛,冯家裕.武汉市公共交通设施标识语英译不规范现象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段连城.吁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J].中国翻译,1990.
[3]金其斌.医疗卫生行业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深圳市8所医疗机构为例[J].中国翻译,2008,3.
[4]李淑敏.关于中文公共标识语的英译问题[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