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精准解决贫困农村饮水安全的调查与思考

2016-10-19 16:09李直
水能经济 2016年6期

李直

【摘要】水利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部分,对黔江区社会经济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贫困地区百姓存在饮水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原有供水性工程存在老化、供水保证率低,另外包括工程投资、建管制度等阻碍着扶贫工作的进行,根据实情,可以从早期规划、调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工程建设投入,加强引水工程建设三个方面来解决当前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水利扶贫;十三五规划;供水工程

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黔江区作为国家重点贫困区县之一,贫困群众的饮水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居住分散,供水难度加大;二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缺少相应的工程措施保证供水,饮水困难地区群众仍需翻山越岭去担水,农民长年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三是饮水安全往往得不到保障,水质、水源还存在相应的问题。

为摸清我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拟采取的措施和资金需求等情况,本人对黔江区农村饮水工程现状与需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评价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二是全面搞好需求分析。从保障饮水安全,助推精准脱贫,对“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1、当前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1 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水源供水保障率低的问题依然突出

全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044 ,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全区人均有效灌面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绝大多数耕地还是“靠天吃饭”。具有较强调蓄能力的中型水库只有小南海水库和洞塘水库,小(1)型水库只有城北水库和丛山水库,其余均为小(2)型水库及山坪塘,蓄水工程规模小,调控能力弱,供水保证率低,抗御旱灾的能力差,工程性缺水問题仍十分严重,多数工程老化病险严重,配套差,达不到设计供水能力,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2 农村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压力大,消毒净化设备落后、配套不完善,供水水质不乐观

黔江区切实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影响水质的生产生活活动,全区已实际划定水源保护区44处,其中供水人口在一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全部划定了水源保护区。但是,随着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日趋频繁,供水工程水源保护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据统计,我区供水规模20 /d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设施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净化消毒处理设施和管网配套不完善。供水工程水质总体合格率48%,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但仍未达到55.64%的全国平均水平。

2、解决贫困农村饮水安全的思路

2.1 开展调查,制定规划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必须要摸清现状,找出问题的成因和分布,合理分类才更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由于农村供水的复杂性,各部门在进行摸底工作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贫困百姓的用水需求以及用水安全,方便总体部署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执行调查任务,按照精准扶贫原则严格落实到每一家每一户贫困百姓中。

2.2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建设投入

《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道路交通、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对改善农村百姓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地方财政局要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贫困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以政府补助为主,农民自筹为辅,同时积极吸收、引进投资,实施多元化水利投资组合,达到资金筹措的目标。

2.3 因地制宜,加强饮水工程建设

2.3.1 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

结合各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水源条件、人口分布和供水需求,计划新建青杠、鹅池、黑溪、杉岭等规模化供水工程4处,水厂设计供水能力2.4万m3/d,新建管网长度191.6km,替代接近或超过使用年限的小型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工程,统筹解决新出现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共计解决饮水安全人口 3.45万人。

2.3.2 现有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充分利用城市自来水厂和集镇水厂供水保障率高、供水水质好、已成供水管网和富余供水能力,通过对现有规模较大农村水厂扩容改造,延伸供水管网,扩大供水范围,进一步改善农村供水条件。计划实施黔江城市自来水厂、舟白水厂、太极水厂等现有水厂管网延伸工程5处,新建管网长度251.4km,解决饮水安全人口3.94万人。

2.3.3 规模较大水厂配套改造工程

按照水源实际情况和供水水质要求,改造落后的制水工艺及供水工程构筑物,并配套改造管网,以解决部分规模较大的农村水厂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制水工艺落后、管网配套不完善等影响工程效益发挥的问题。计划实施新华水厂、金洞水厂、册山水厂等规模较大水厂配套改造工程23处,改造工程设计供水能力 1.58万 /d,改造管网长度820.2km。

2.3.4 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

小型单村供水设施改造或联村并网工程。对部分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的单村供水工程构筑物进行配套改造。有条件的工程在改造基础上,加大整合力度,推进联村并网集中供水。

设计供水规模在20 /d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因地制宜采用生物慢滤、超滤膜等水处理技术,配套消毒设备或采用投加消毒(粉)片等措施,提高供水水质合格率;完善设计供水规模在20m3/d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制度,确保饮水安全。

2.3.5 强化水源保护,提高饮水质量

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将全区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的45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划定为水源保护区范围,实施防护设施建设和标志设置等工作,划定比例达100%。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监测,强化供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全区 30处日供水规模500吨以上工程配置水质化验室,健全水质卫生常规监测制度,完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年1期翟浩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