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水利工程技术灌浆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水利工程施工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基本施工工艺,包括钻孔施工、下入喷砂杆等;再结合不同的实际案例,分析得出不同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技术;应用
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形式,不仅能有效的加固地基,还能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渗漏现象,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并逐渐成为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而从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来看,受施工技术、管理思想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水利工程在应用基础灌浆技术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水利工程项目中基础灌浆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水利工程施工中基础灌浆技术的常见问题
1. 孔斜问题
一般认为,孔斜问题是高喷成墙的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一旦出现孔斜超标現象,将会导致高喷成墙错位,严重时导致搭接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应用基础灌浆技术时,要保证钻机施工的平稳性,并提高底座品质,多使用表面平坦、硬度较高的底座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专业水平仪处理这些问题。施工过程中,通过钻杆垂直度测量保证整个钻杆作业始终处在垂直状态下,若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
2. 泥浆漏失问题
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中经常出现泥浆漏失问题,地层则是导致出现该问题的重要因素,若不能及时决绝泥浆漏失现象,将会严重影响高压喷射的钻孔施工进度,因此在施工中要予以高度重视。若在施工中发现泥浆漏失现象,其正确的处理方法为:以泥浆楼市量进行参照,判断最佳的解决方案,若发现漏失现象不明显,则需要持续进行喷射直到饱和状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漏失;若漏失现象较为严重,需要将水泥、砂等按照比例进行配合以堵截漏浆。
2、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工艺分析
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更多的被应用在岩溶地区,通过灌浆来改善目标地区的物理性质,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当前,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工艺包括:
2.1 钻孔施工
在钻孔施工之前,先进行堵漏填充,进而规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泥浆循环异常情况。考虑到钻机斜偏率时刻影响着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注意保证钻机垂直于地面,若想保证钻孔效果,也应该按照上文所提出的内容进行控制。钻孔过程中,保证斜偏率小于等于1.0%,若发现数值过大,则需要及时调整施工角度。
2.2 下入喷射杆
在下入喷射杆施工时,相关人员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在不拔管的情况下就能保证浆液浇筑在管套中,直到套管中充满浆液后再拔除套管。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想要保证降面高度不会出现变化,则在拔管的过程中应该持续性的注入浆液,直到完全拔除管道后再插入喷射杆。而部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获得更好的施工质量,可采用PVC管护壁,此时应该在拔除套管之前就插入PVC管,并将喷射杆完全下入到PVC管底部。
2.3 高压喷射灌浆
高压喷射灌浆是基础灌浆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工艺,其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高喷台车喷出水泥浆液高压射流,并不断的冲击水利工程项目中需要被灌注的地层结构。而在冲击过程中,水泥浆液与目标地层不断的混合搅拌,最终会形成类似墙壁的坚固结构,最终达到防渗加固的目的。高压喷射施工的施工质量与提升喷射杆速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应该根据孔洞的差异性来控制施工速度,一般其喷射的规律为:后序孔适当提速,先序孔提速要保持缓慢与循序渐进。(2)考虑到不同土层的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施工中应该做到因地制宜。例如对于砂层,应该提高喷射杆速度,而砾石层正好相反。
3、水利工程项目中基础灌浆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混凝土灌浆技术
混凝土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项目中一种常见的技术形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坝工建筑工程上,并且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的技术条件不断完善,有效的满足了多种情况下的水利工程建筑需要。我国最早应用混凝土灌浆技术是在青铜峡水库工程中,通过甲凝材料进行混凝土浇筑,而从当前部分水利工程项目的反馈信息来看,混凝土灌浆技术尤其适用于处理规模较大的裂缝中,并且效果显著。
而某工程案例在应用混凝土灌浆技术时发现,使用环氧胶粘合剂灌浆能更好的满足混凝土裂缝处理要求,是混凝土灌浆技术的重要突破。该技术的操作要点为:先开凿裂缝(规格为12*6mm),并对水利墙体裂缝进行环氧树脂浇灌;之后,通过压缩空气清除裂缝中的垃圾,保证裂缝干净;沿着裂缝开凿孔洞,孔洞的深度为20mm,相邻孔洞的间隔为30-35cm。最后插入短管,用环氧胶剂固定粘合。
3.2 双浆液灌浆技术
双浆液灌浆技术的实质属于化学处理方法,属于控制灌浆,这种方式能更好的适应水利工程项目的要求,其应用前景广阔。
某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应用了双浆液灌浆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施工效果,其主要施工技术为:先通过2根灌浆管,按照特定比例将水泥浆液和速凝剂注入混合器中,并在混合器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保证在混合完成与速凝结束之前就到达孔洞底部。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双浆液灌浆的浆液范围,浆液范围太大、太小都会增加防渗体强度,并导致浆液浪费,最终增加施工成本。同时,为了避免灌浆孔被封堵,需要尽量缩短浆液凝结时间,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能根据现场研究结果确定灌浆压力、灌浆比例等常规参数,确保灌浆能顺利进行。
3.3 在严重漏水情况下的灌浆技术分析
当前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漏水情况,而导致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工程项目所选的位置不正确,大部分单位主要在可溶性岩石地区进行工程建设,这种方法虽然降低了施工难度,但也影响了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总结了两种处理方法:
(1)使用膜袋灌浆处理方法。与其他技术相比,膜袋具有耐磨能力强、价格低廉等优点,工作人员通过向膜袋内放置水泥砂浆,并对其进行挤压。在这个处理中,膜袋中水泥砂浆所含的水分被挤压溢出,只剩下了水泥、沙土等物质,有助于砂浆快速凝固。而在膜袋的影响下,沙土等材料不会流失,也能达到相应的阻塞效果。
(2)使用充填级配料处理。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重点控制砾石的大小,若砾石较大则施工效果不明显,就需要选择其他的施工原材料。通过处理,会形成一个高强度的返过滤层,该过滤层能滤过杂志并且保留了砾石。
结束语:
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项目中基础灌浆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总体而言,基础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技术之一,其施工质量对工程项目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基础灌浆施工质量,通过技术研发、施工现场控制、施工工艺优化等控制基础灌浆技术施工质量,并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地区进行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最终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昕.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22:37-38.
[2]安振东.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漫谈[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8:216-217.
[3]陶涛.基于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7:145-146.
[4]韦瑞生.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286.
作者简介:黎德强(1971-)男,本科学历,贵州思南人,汉族,现任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