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芳 徐堂峰
摘 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交通工具提出了很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审美上趋向于专业性,并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一些汽车生产单位在对汽车车窗进行加工的时候,采用了胶粘工艺,效果很好。本论文针对汽车车窗玻璃粘接工艺进行研究。
关键词:汽车;车窗玻璃;粘接;工艺技术
目前来看,固定汽车车窗玻璃的方法有很多,主要为胶粘剂固定,即直接使用胶粘剂,也会选用密封条固定方法,以橡胶材质为主,也会将橡胶密封条与胶粘剂相结合进行固定。相比较而言,采用胶粘剂固定的方法,可以对汽车的车窗直接固定。这种汽车车窗玻璃固定方法的优点在于,其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弹性良好,且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使得玻璃与汽车的车身相结合,使得汽车车身的刚性有所增加,确保了汽车可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也使得汽车使用的安全系数增加。汽車车窗玻璃粘接采用玻璃胶粘工艺技术需要遵循以下的步骤。(图1:汽车玻璃)
一、在汽车车窗玻璃粘接之前要对基材进行清洗
在汽车车窗玻璃涂上粘胶之前,要对所有的基材进行清洗,确保基材没有灰尘。将汽车车窗的窗户框与玻璃粘接的位置进行打磨,使这个部位粗糙,特别要注意将氧化层清理干净,所有的涂漆也要都清除掉。之后,对汽车玻璃的窗户框使用清洗活化剂进行再次清洗。需要涂上粘胶的位置要擦拭干净,晾晒的时间需要超过20分钟,晾干后以备使用。
二、在汽车玻璃需要粘胶的部位涂上底涂剂
在涂底涂剂之前,要将底涂剂摇晃均匀,使用的涂胶工具是笔刷,将底涂剂涂抹在玻璃上和窗户框上,根据施工需要,也可以使用脱脂棉进行涂胶处理。在涂抹底涂剂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可以来回地涂刷,而是需要按照同一个方向涂抹。当底涂剂涂抹完毕之后,就要进行晾置处理,所需要晾置的时间要根据工作环境指标而进行确定。如果晾置的环境温度比较高,空气湿度比较低,就可以将晾置的时间缩短;如果晾置的环境温度比较低,空气湿度比较高,就可以将晾置的时间延长。关于底涂剂的晾置时间,判断标准是观察底涂剂的固化程度。如果经过观察和检验已经完全固化了,就可以判断底涂剂的晾置环节完成。通常而言,底涂剂涂抹完毕之后,需要晾置的时间要超过20分钟,但是,晾置的时间要低于一个小时。如果底涂剂涂抹完毕之后还有剩余,需要对其进行密封处理,以避免由于过多地接触空气而出现化学反应,导致底涂剂失效。(图2:底涂剂)
三、汽车玻璃进行涂抹粘胶和装配
为了确保汽车玻璃的外观美观,需要在汽车玻璃的一些不需要进行粘胶的部位以及汽车的窗户框都粘上胶带,可以确保粘胶部位视觉效果良好。当胶带粘贴完毕之后,就可以在气动胶枪内装上软包装胶,对胶嘴进行处理,成为所需要的形状,之后沿着窗户框止口的边缘部位进行打胶。打胶的规格是,边缘部位宽度为5mm--14mm,高度一般为11mm--17mm。在进行打胶的时候,所挤出来的胶要为三角形的形状,要确保打胶的过程不可以中断,在胶的接口处不可以出现缝隙。当打胶工作环节完成后,还要在窗户框上使用木块对所打上去的粘胶进行处理。(图3:COX气动打软包装胶胶枪)
当这些工序完成时候,就要将玻璃抬上车,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吸盘。玻璃的下沿要在木质的垫块上紧紧靠住。为了确保玻璃不会损坏,要将玻璃的四个角与橡胶垫块靠住,还要对玻璃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玻璃能够与橡胶垫块靠住而不会出现倾斜等现象。两块玻璃之间如果有间隙,要求间隙要均匀。在对玻璃使用粘胶进行贴合处理后,还要在玻璃的四周施加压力,为了避免玻璃窗存在漏雨现象,要确保玻璃与窗户框之间以及与胶粘剂之间不存在空气,也没有气泡存在。
这个工作环节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木头压板的制作。通常使用的木头压板的规格是20毫米×50毫米×100毫米,使用6块,在木头压板的中心部位钻出直径为5毫米的孔。侧窗的止口下面也要钻孔,通常直径为3.5毫米。将玻璃使用螺钉在木头压板上固定好,以避免玻璃因滑动而遭到破损。
四、汽车玻璃粘接的检验
对汽车玻璃粘接质量进行检验,要查看玻璃和止口之间的胶水是否填充饱满,两块玻璃之间的缝隙是否均匀,是否存在上下有错位的现象。玻璃和外蒙皮之间是否有胶水残留,装饰条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等。
五、总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创新技术手段在汽车制造中得以应用,以其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特别是安装车窗玻璃的工艺技术,也呈现出多样化。为了提高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就要注重汽车车窗玻璃粘接工艺,以使汽车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吕贤卿,张耀圆,张青青.汽车玻璃胶在冬季的粘接工艺[J].汽车工程师,2013(09):52-53.
[2]王锰伟,邹继翠,侯炳辉.浅谈汽车车窗玻璃粘接工艺[J].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