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宁 闫焱 董静 李燕 刘龙飞 刘平 周立美 姜梅
[摘要] 目的 评价基于信息平台的某电网功能社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干预效果。 方法 2011年1月,选取某电网下属单位637名员工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160例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 = 80)和对照组(n = 80),于2011年2月~2012年3月通过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干预,评估干预后效果。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中80例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3项指标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 0.05),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指标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对照组中80例慢性病高风险人群DBP、FBG、LDL-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 < 0.05)。 结论 有效而规范的功能社区健康管理可改善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状况,延缓或逆转生化指标异常的发生。
[关键词] 健康干预;信息平台;效果评价;功能社区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3(c)-0192-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health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he chronic disease in high-risk population from a power grid functional communit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Methods Health risk appraisal was conducted to 637 employees of a company which affiliated with a power grid in January 2011. 160 individuals of high-risk population with chronic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8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80)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by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health management from February 2011 to March 2012, then th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SBP, FBG and TC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 < 0.05),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BMI, DBP, TG and LDL-C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 > 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DBP, FBG and LDL-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and normative management may improve the health of high-risk population with chronic disease and delay or reverse the occurrence of some abnormal biochemical indexes.
[Key words] Health interven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unctional community
20世纪70年代,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和产业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我国现代的健康管理是最近10年才有的一个新兴行业,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1]。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但是健康管理学科基础较为薄弱[2],规范化的健康管理闭环研究和效果评价数据较少。本研究通过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按照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和后续流程开展了功能社区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并进行了效果評价,以期为我国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1月采用流行病学类实验的研究方法,选取某电网华北分部1个职业场所企业在职人员637名,借助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健康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个人健康风险评估问卷”采集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对该企业的职业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筛选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于2011年2月~2012年3月通过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对160例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本研究方案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诊断标准
遵循2011年1月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颁布的《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为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①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 mmHg(1 mmHg=0.133 kPa);②现在吸烟者;③空腹血糖(FBG)水平为6.1~<7.0 mmol/L;④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5.2~<6.2 mmol/L;⑤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诊断标准;2011~2013年属于企业在编且在岗职工;年龄为18~60岁,干预期间未跨越退休年龄;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具备中文阅读和交流能力;已经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的人群。
1.4 方法
共同干预方案: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建立健康档案,干预前后分别组织健康体检1次,开展健康问卷调查,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给予膳食处方、运动处方,将评估报告发放到每一名研究对象手中,告知其健康状况、主要危险因素,给予健康指导。干预组:以“知信行”教育理论进行健康干预,每月通过短信平台随访1次,宣传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状态。在此基础之上,按有血压、吸烟、血糖、血脂、腰围危险因素的人员分别进行登记,通过短信平台和电话进行健康干预。鼓励血压高风险人群给予每周测量血压,每月追访1次;吸烟者给予教育和鼓励,劝导其减量直至戒烟;对血糖高风险者,建议加查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者给予3个月复查1次,达标者给予6个月复查1次;对血脂高风险者,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建议每3个月复查1次血脂;腰围高风险者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建议每月测量1次腰围。对照组:每年组织一次慢性病相关知识健康讲座,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前后研究对象体检数据中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体检均在我院健康管理部进行,其质量控制达到北京市先进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x±s)表示,理化指标的变化根据干预前后两组数据差值的分布正态性与否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干预组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3.74±7.86)岁;对照组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3.78±5.23)岁。文化教育程度均为大专及以上。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2.2 干预组和对照组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根据数据分布类型,选择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干预前后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SBP、FBG、TC 3项指标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 < 0.05),BMI、DBP、TG、LDL-C 4項指标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BMI、SBP、TC、TG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DBP、FBG、LDL-C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P < 0.05)。见表1。
3 讨论
3.1 功能社区职业人群与健康管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保险行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生采用健康评价的手段来指导患者自我保健,降低了医疗费用,又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评估、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和过程[3]。健康检查是基础,风险干预是关键,管理(个人、社会)是重点,健康促进与改善是目的,从而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也就是减少和消除患病风险的过程。实践表明,持续实施健康管理的国家,其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而人均期望寿命则明显延长[4]。美国人在过去近一个世纪平均寿命增加的30年中,公共卫生和预防与医疗服务分别贡献25年和5年[5],由此可见通过健康管理达到预防保健的重要意义。
虽然健康管理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20多年,并且在改善健康状况和降低医疗开支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健康管理的相关科研情况还有待改进,健康管理的基础性研究欠缺,研究对象主要是慢性疾病患者群。我国公众健康状况监测的标准数据库还没有建立,关于健康评估、健康需求、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也比较缺乏[6]。
功能社区是开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计划的最佳场所。功能社区是指由学校、企业、机关等相同处境人群构成的社群,是人群较为聚集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功能社区职业人群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职工健康风险暴露普遍。功能社区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可以缓解国家和个人经济负担,同时也缓解了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使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和均衡[7]。功能社区可以为社区职业人群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防治常识、用药指导及一些行为干预,大幅度支持和促进职业人群的健康行为[8]。有报道显示,在职人群的健康促进计划,短期运动及饮食干预疗效都很显著,但项目结束后,由于缺少长期的监测与随访,在职人群很快就恢复到项目开始前的状态[9]。因此,如何确保或巩固健康管理的效果就显得更为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职业人群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日趋严重。本研究团队前期对北京市某功能社区26~60岁的电力职业人群2010~2012年连续3年的体检数据进行了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流行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以代谢异常为源头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结节等)有聚集现象,可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危险[10]。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该功能社区26~60岁的373名职业人群2010~2012年的血脂和FBG重复测量数据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低龄者的1.165倍,TG异常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TG正常者的2.987倍。该功能社区职业人群血脂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高TG水平是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多年的血脂连续监测数据能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预测提供更多信息[1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非常必要。
3.2 职业人群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管理实证研究
健康管理学科范围较为宽泛,健康问题又多种多样,在实际的健康管理应用中,需要把握干预和管理的重点人群和方向,就目前来讲,因世界和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日益严重[12],故针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管理研究是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开展的健康管理实证研究较少,一是健康管理学科刚刚起步,基础薄弱。二是因大众的接受程度、普及程度和实际情况,健康管理的实际开展很难做到严格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健康管理缺少严谨的顶层科研设计,所以对后来数据的分析难度较大,混杂因素较多,结论容易出现偏倚,这也影响了健康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三是健康管理的流程和干预依据、人群划分标准没有统一的规范,都是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摸索中前行,当然这是健康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经阶段。
本研究依据职业人群慢性病健康风险程度的高低对人群进行分群管理,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重点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针对血压、血糖、血脂、吸烟、腰围5项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干预1年后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中80例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BMI、DBP、TG、LDL-C 4项指标比较平稳,较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 > 0.05),SBP、FBG、TC 3项指标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P < 0.05),而干预后对照组中DBP、FBG、LDL-C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 < 0.05)。据近10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流行特征显示,血脂异常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13]。本研究显示,通过健康管理,干预组中TC出现了明显下降,证明通过干预逆转了该人群某些生化指标的异常,降低了慢性病的患病风险。据2009~2011年绍兴部分人群FBG变化趋势调查显示,FB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70~7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后基本稳定[14]。本研究对照组FBG升高的情况与其研究结果相符。当然这只是短期评价,真正的长期干预效果需研究的继续深入和长期随访。
3.3 信息平台在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智能化和信息化是现代化健康管理的标志[15]。依托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开展职业人群的健康干预工作,可使健康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高,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健康管理,使将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有机结合进行健康评估和干预成为了可能。
我院是一家隶属于国家电网的企业医院,我院健康管理部因其服务和健康管理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功能社区的职业人群健康管理方面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2010年开始,我院基于B/S三层架构和模块化设计,以现代新健康理念为依托,结合電网和其他企业(功能社区)的健康需求,探索建立了健康管理信息平台[16]。该平台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体检数据采集平台(体检数据库)、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业务管理平台”、医生工作互动指导平台和客户使用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平台进行体检数据的采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进行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筛选出功能社区职业人群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提出健康干预和促进措施,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追踪监测,进行干预和促进措施的效果评估,探索建立了基于功能社区的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17-19]。
通过平台可实现体检数据信息的采集、综合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慢性病风险评估、膳食习惯的评价及监测、膳食方案制订、运动方案制订和运动管理、健康监测、压力管理、健康宣教、健康咨询、客户管理、数据分析、手机信息管理和站内消息管理等功能,实现了健康管理的完整性与延续性。
3.4 功能社区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笔者在职业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发现,在信息化平台中,体检数据的提取、数据的清理(包括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方式)、数据的锁定和研究对象的隐私保护处理,需要投入研究时间较长。对体检数据的挖掘分析,需尝试多种统计学方法,探索到适合的方法和技术对其挖掘分析。干预过程的实施,需要考虑人群的依从性、组织的协调沟通能力、政策和企业领导的支持。以健康管理人群分类来说,一般人群无病可辨,除健康教育、健康讲座等干预方式外,无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人群依从性欠佳,此时可发挥中医学的病前主导作用[20],从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养生学说出发,开展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辨识,为参与健康管理的一般人群灌输“体质可分、体质可调、体病相关”的理论和思想[21],通过体质调理来改变疾病易生土壤,从而延缓和逆转体质易感疾病的发生,延长人群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历来强调“上工治未病”,其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已引起健康管理者的高度关注[22]。中医“未病先防、既病早治、病后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强调“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预后防复”,这些都与健康管理思想不谋而合[23]。所以,应充分发挥中医在健康管理中的“病前主导,病中协同,病后核心”三段定位作用,即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云云,何国平.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挑战[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5):452-454.
[2] 谭晓东,祝淑珍,谢棚印,等.“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发展思路[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6):1-4.
[3]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1-147.
[4] Loza C,Castillo-Portilla M,Rojas JL,et al.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f health economic evaluations [J]. Rev Peru Med Exp Salud Publica,2011, 28(3):518-527.
[5] Mc Carver P. Success of a diabetes health management program in employer based health care centers [J]. AAOHN J,2011,59(12):513-518.
[6] 朱妍.企业员工健康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7] 闫红梅,陈立,左怡梅,等.功能社区开展运动干预的方法、模式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5):789-791.
[8] 陈伟伟,刘华,陆迎,等.功能社区职业人群心血管健康管理整体解决方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9):713-715.
[9] 郭来敬,孔佳,张丽,等.功能社区职业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2):135-137.
[10] 谢朝辉,姜梅,周锋,等.功能社区电力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流行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 22(4):452-456.
[11] 姜梅,谢朝辉,闫焱,等.功能社区职业人群血脂流行趋势及与累积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4):358-362,371.
[12] 李星明,黄建始.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整合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与服务模式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1):53-57.
[13] 王亭.成人血脂異常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5,31(7):1000-1005.
[14] 葛国兴,钟亚萍,倪桂娜.2009年-2011年绍兴部分人群空腹血糖变化趋势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 22(7):1683-1686.
[15] 刘静.健康管理和医疗信息化是医疗效率提升的两大关键[J].吉林医学信息,2015,31(12):32-33.
[16] 郝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
[17] 杜其玲.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社区健康服务为中心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0):155-157.
[18] 姜梅,闫焱,董静,等.企业医院开展职业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6):425-427.
[19] 李伟,李炽峰,庄再生,等.以全科诊疗为服务主路径的模式对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 5(9):189-191.
[20] 马龙,周英武,刘如秀,等.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医梯次防治高血压病模式初探[J].中医杂志,2012,53(16):1377-1378.
[21] 袁卓珺,王琦,刘铜华,等.论体质辨识在运动养生中的意义及应用[J].中医杂志,2010,51(10):945-946.
[22] 倪红梅,程羽,郭盈盈,等.治未病思想与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研究探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16-18.
[23] 张兆和,张征宇.《内经》养生学和"治未病"思想对糖尿病防治的意义[J].中医杂志,2007,48(10):940-941.
(收稿日期:2015-12-22 本文编辑:程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