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 天人合一
——音画诗剧《面朝大海》创作谈

2016-10-19 06:45中国艺术研究院屈轶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5期
关键词:面朝剧场大海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屈轶

面朝大海 天人合一
——音画诗剧《面朝大海》创作谈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屈轶

自2012年巡回演以来,《面朝大海》经历了四个版本的蜕变。从创作的角度看,拆解以往的故事情节,还原文字本身的文学性,诗性。全剧以“叙事者”为串讲人,从而自然引入、切换,展开颇具穿越感的一幕幕。舞台构思上,沿袭“音画诗合一”的独创风格,调动观众眼、耳、身、形、意全方位的体验,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巡回展 《 面朝大海》 屈轶

音画诗剧《面朝大海》自2012年首创以来,经历了4个版本的蜕变。一直跟随该剧成长的观众说,最初的两个版本入情(2012年小剧场版本),中期的版本入心(保利剧院巡演、国家大剧院版本),最新的版本(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之修改提高版本)入境。作为该剧的编剧、导演和作曲,创作本身是一件愉悦且无意识的过程。如果说这个过程有指向性的话,那么就是希望作品在舞台上呈现的一瞬间,能够引起观演之间的行为互动乃至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心灵共振,这也是该剧全新的主旨:对话是人类最美好的姿势。

从创作的角度看,首先,我拆解以往的故事情节,还原文字本身的文学性、诗性,剧本本身犹如一首“长诗”。其次,增强了角色的时代感以及跨越时空感。剧中4个人物,叙事者:雨儿、芳芳、母亲、海子,他们的名字是符号化的,充满了诗歌本身的象征主义色彩。叙事者,是当下的精英人士,依然崇尚诗歌和情怀;雨儿,象征理想主义年代的女性,感恩自己的青春无悔亦对今日的浮夸感到困惑;芳芳、母亲由同一演员饰演,母亲是天下的母亲,感恩伟大的母性;芳芳象征曾经心怀理想却被现实的种种困境、欲望驱使而迷失了本心的人;“诗人海子”象征了一批理想主义的天才与先驱(如曹雪芹、梵高、叶塞宁、荷尔德林等),这类人的特质是始终保持着人性的真、善、美。全剧以“叙事者”为串讲人,从而自然引入、切换、展开颇具穿越感的一幕幕:时代与时代的交错、人物与人物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撞击、心灵与精神的共鸣、观众与演员的互动。此外,为了彻底瓦解剧场的“第4堵墙”并还原中国古典诗意的“环境行为合一”的感性体验,剧中不经意的埋伏了一条观演互动线索。非同于一般的“互动”如“哄”观众开心,或迎合观众的剧场卡拉OK;而是在构思初期就把“观众”作为最大的角色群纳入到情节中。这种做法,对于创作者和观众而言都是勇敢者的游戏。借由二位资深艺术家的观后体悟,或许能比较直观的再现当时的现场感。空政王向明导演写道:不得不提到,诗歌剧场《面朝大海》还有一个别开生面的互动环节,观众入场时,每人发了两张4K纸,上面印有“观演互动文字”,……我怯生生的照本宣科,随着剧情的进展开始变得大胆,又随着感情的积累开始有些期待了,待到接近尾声的时刻……通过场上几个人物变换视角的辨析陈述,通过钢琴演奏和肢体舞动、通过如泣如诉的歌唱和光影幻形的情感延宕,观众已经完全被剧力之掌抚慰征服,参与朗诵的欲望变得越发迫切。上海首场结束,艺术评论家方向真老师激动得连夜赶稿,她对全场互动环节的表述是感性而优美的:演员还引领观众参与海子诗歌的朗诵,又增加了剧中情境人与现场观众的对话维度。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调动起每一颗诗心,整个剧场温馨、纯洁,一派感动。对,就是这样,每一场每一次观众配合现场钢琴念诗的声音,如同海水温情拍打心灵的海岸;而更大的奇遇发生在厦门“闽南大戏院”,观众在“诗性向光”的引领下,合唱“鼓浪屿之波”,那一刻,人心与灵魂,人类和宇宙环抱在一起;那一刻,“人心向善”的小宇宙汇聚成“博大生命”,闪闪发亮;那一刻,《面朝大海》是一首献给“天空和海水的长诗”。

现在,作为导演,简单谈及舞台呈现的构思。沿袭“心听觉艺术工作室”之“诗歌剧场”以往“音画诗合一”的独创风格,观众走进剧场接受到的是调动其眼、耳、身、形、意全方位的体验。此次最大的创举并非多么昂贵的全新舞美制作,抑或多么高科技的多媒体制作,而是舞美、多媒体、灯光经过集体智慧的“千锤百炼”终于实现了“东方写意、诗禅合一”的舞台意象。放弃了以往舞美主视觉工业化的铁轨,抽象、魔幻的吊景,而选择吊挂的给人以“悬浮”感的大小不一的白色球体和悬垂于地面的白色细线,并以白色地胶铺陈全部台面,整个舞台一片纯白色的空间。与此同时,多媒体写意墨色于此间展开,自由渲染、驳色、泼洒、点彩、留白;加之舞者时而在白色线幕之间穿梭,用肢体语言诉说诗情,时而沉入、浮出于白色球体之间,仿佛一个游走在云端的诗歌“精魂”;可以想见,整个舞台仿若一首“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晕开东方情韵的宁静、致远的立体诗。这是舞台主视觉的“意象”传达。同时,舞美的“圆形”和“纵线”还承载了对“天人合一”东方哲学思考。每场谢幕时,笔者在场的话,都会和观众简单就此“聊”几句:中国人喜欢圆,饮食文化中的火锅是圆的,喜饼是圆的,过节的灯笼是圆的,我们喜欢团圆。东方文化讲究方圆,无方圆不规矩,有规矩才有无限的自由。东方哲学更讲究包容、圆融,由此得以照见如实的真我和生命的实相。这是我们选择“圆”的初衷。至于这些飘动、游走的纵线,他们就象征了古代中国纵向流淌的文字,不仅我们的文字是纵向的,我们过去抒写文字的纸本也是由一条条竖线分割行距、间距。可谓一纸之上见得“天圆地方”,这才是中国的文化身份。至于我坚持以白色地胶全部覆盖黑色舞台地面,是为了让舞台主视觉更加纯洁、灵动、浑然一体。我们希望以这样的舞台呈现告诉在场的所有朋友,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们是“东方”,从东方来回东方去。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名族身份。每每说到此处,场下就会报以真诚的掌声,不是那种过度激烈的,兴奋的,却是足够诚意、温暖、持久的。每逢此情此景,笔者的内心无比幸福,还有什么比与生命中的有缘人分享“爱”的真谛更美妙的呢。诚如剧中的一句台词:“唯有爱,才是把我们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唯一力量。”

最后,笔者从作曲的角度谈谈对音乐的全新设计。舞台下场口的一台黑色钢琴承担了所有的配乐部分。笔者将之前版本中3首深入人心的歌曲的旋律、和声、调性进行拆解,以旋律逆行、和声倒影、调性移位等专业作曲技法重新构成了钢琴曲谱。选择钢琴作为现场唯一的乐器(以往还有现场吉他弹唱),有两个原因。一是钢琴本身包含了整个交响乐队的音色、音域,它能传达出极为丰富、变化细腻的情感;二是现场钢琴演奏不同于录制好的音乐,技巧娴熟、充满创造力的钢琴师能够跟随演员的表演状态、台词强弱而变化。在笔者的要求下,时而稳稳的拖住台词的节奏,时而引领演员的情感,时而呈现出交响乐的磅礴气势主宰舞台的全部声场,时而又温柔、亲切地撩拨观众的情绪,他们在钢琴的如泣如诉中听见自己念诗的声音——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一种集体的吟诵、歌唱,竟还可以如温情、宽厚、自主、自由。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创作了一首全新的歌曲《山顶上》,作为这次的主题歌。“山顶上,鸟儿鸣,风儿轻,神明近,山顶上,喧嚣远,随云舞,自在心。”笔者剧本写作行至此处时歌词、旋律同步由心底涌出,整首歌曲一气呵成。这是一首三声部的小合唱,旋律、和声、曲风整体都非常民族化,上四下五度的人声合音充满了空灵之美。我们后期录制了该合唱在现场播放,演员表演状态为禅坐,低声吟诵歌词。看过此剧的观众一定会对这句台词印象深刻:远山出来胜似天籁的歌声,将所有世俗、语言的障碍融化。于是,舞台上纱幕升起,饰演小喇嘛丹甑的舞者身披袈裟欢快地舞蹈。最后,他解开袈裟隐入缓缓落下的纱幕,在金色的山影、红色的云霞之中渐行渐远。这就是该剧短小的戏中戏《山顶上》,观众会在演员的引导下分层次拍击节奏,从台下到台上节奏声部逐渐递增,丰富,与剧场环绕立体声里传出的合唱声部融为一体。这其实也是笔者精密构思的环节之一,力图以多种方式将该剧的主旨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对话,是人类最美好的姿势。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的顺利完成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面朝大海》全新版本在北京的首轮热映,外地巡演的热烈反响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笔者深感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演员,对的制作人,对的灯光、舞美团队,所有这一切“一一对应”孕育了人类精神劳作的最美语言——爱。巡演每场结束有一个特别的谢幕环节,观众在我们的呼吁下全场人人手牵手为这个世界祈福:祈愿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灾难、恐怖袭击、留守儿童,失独老人,家庭暴力,不再有一切不美好的事情,无论世间如何纷扰,愿你我同住内心的宁静、和谐、自在、圆满。随后,全场观众与我们一起说出“心听觉艺术工作室”诗歌剧场的口号“诗性向光、人心向善”;那一瞬,人性光芒与日月天地同在。生命是一次奇遇,感恩所有遇见。所有这一切的一切被2016年的春天见证、铭记——面朝大海,天人合一。

猜你喜欢
面朝剧场大海
大海捞金
面朝大海
欢乐剧场
问大海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冬日的大海
论《日出》的剧场性
令人兴奋的大海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