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东
2015年以来,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山东省兰陵县的8名中学女生对兰陵县实验中学一位初一女生进行群殴,将打人过程拍摄下来并上传网络;江苏省4名女生把一名17岁女生带至宾馆,将其衣服扒光、殴打,并将现场照片上传至QQ空间;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后被拉至厕所并被强迫吸食大便;石家庄一中学女生遭同学轮番扇耳光踹下体……2015年以来,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多达几十起,欺凌方式让人触目惊心。我们深知,媒体曝光的只是校园欺凌现象的冰山一角,很多家长、教师会不寒而栗,因为他的孩子、学生可能正在遭受校园欺凌的痛苦。
当媒体密集曝光校园欺凌事件之后,人们不禁发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面对校园欺凌,家庭、学校、社会都难辞其咎。当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和粗暴、残忍的欺凌手段同时出现在一段视频、一张图片中时,我们除了心痛,还应该做点什么。尤其是家庭、学校作为学生的两大监护主体应该警醒,应该加深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分析校园欺凌的成因,找出应对校园欺凌的对策,并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校园欺凌及其特点
“校园欺凌是学生之间所发生的任何故意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行为,主要包括起绰号、谩骂、羞辱、排斥、殴打、抢劫,以威逼和恐吓进行胁迫等。校园欺凌具有持续发生、欺凌两方力量不均的特征。”在当下校园内,欺凌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四类,前两类我们比较熟悉,其中,社交欺凌指排挤孤立受害者,网络欺凌则通过博客、微信或QQ空间进行。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小学阶段的欺凌现象比中学阶段更为突出;语言欺凌比身体欺凌更为普遍;男生在身体欺凌方面突出,女生在言语欺凌方面居多;此外,电话、短信、邮件欺凌在近年来的比率快速上升。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笔者发现欺凌者往往个性冲动、自控能力差、支配欲望强烈,部分欺凌者还具有吸烟、喝酒、上网、赌博等不良嗜好。被欺凌者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独来独往、家庭贫穷、个人卫生邋遢等都可能是造成他们被欺凌的原因。
从媒体曝光的欺凌事件可以发现,欺凌者往往是一个团伙,他们因某种共同需要或不良嗜好团结在一起;而被欺凌者往往独自一人,孤立无援,这也是欺凌行为得逞的重要原因。
二、预防校园欺凌,学校可以做什么
1.教会学生包容与同情
当前中小学校园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但到了学校,一个班级几十名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包容教育,肯定就会“看不惯”这个,“看不起”那个,久而久之,一些同学就会被孤立、被排挤,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2013年,韩国举办研讨会关注校园欺凌现象,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在致辞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同情心和体贴他人的能力比任何防止校园欺凌的政策更加重要。笔者非常同意此观点。防止欺凌的政策是从外在的制度制止学生欺凌他人,一些有欺凌倾向的人迫于制度的严厉性不敢欺凌他人。而当学生学会了包容与同情时,心底就不会有欺凌他人的冲动,即使有这种冲动也能通过换位思考得到平息。因此,包容心与同情心教育是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欺凌产生的重要手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安全是每个学校时刻紧绷的一根弦。平安上学,平安回家是所有学校、家庭的期盼。为了保证学生在校安全,门窗带来的各种隐患、上下楼梯的秩序、体育课上的弹跳、课间活动的推推拉拉、水电的正确使用都在学校安全教育之列。学校时刻警惕着各种危险因子,殊不知,忽视了学生群体本身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伴也可能对他人的身体、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法制教育等途径加强学生的权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免于受到外在环境的威胁和同伴的欺凌。当遇到校园欺凌时,不能默默忍受,要及时向班主任和家长反映。
3.唤醒沉默的大多数
旁观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亲眼目睹欺凌事件的发生,却没有出面制止,也没有及时向教师报告,而是迅速躲开,抑或是拿出手机拍下画面。一些造成严重后果的欺凌事件大多得益于旁观者的“成全”。芬兰学者克里斯提娜的研究发现,旁观者的存在对于校园欺凌并非一堵无意义的背景墙,旁观者的态度类型与班级欺凌频率之间有着强相关,持协同欺负态度的旁观者越多,班级的欺负行为越多,持反对欺负态度的旁观者越多,班级中的欺负就越少。唤醒旁观者的意义可见一斑。
害怕报复、事不关己是很多旁观者保持沉默的原因。要让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学校要在对旁观者保密、保护潜在受害者的安全、保障指控者的权利三者之间找到平衡。此外,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也是唤醒旁观者的重要途径,如果旁观者能对被欺凌者的痛苦感同身受,又怎能坐视不管?若学校能够唤醒沉默的大多数,很多欺凌事件可以防患于未然,一些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可以在产生恶果之前得到制止。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利用心理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课程,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专业的心理教师极度匮乏,很多学校都只配备了一名心理教师。
校园欺凌事件的密集发生凸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欺凌案例让学生体会被欺凌的痛苦,从而感化潜在的欺凌者、唤醒潜在的旁观者、帮助潜在的受害者。欺凌行为发生之后,对被欺凌者进行心理干预更是必不可少。在日本,曾发生过多起学生因为被欺凌而自杀的事件。心理咨询老师对受欺凌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伤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心理课程建设是很多学校的当务之急。
三、预防校园欺凌,家长可以做什么
1.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当有一天,家长发现孩子脾气暴躁、性格乖张抑或是胆小懦弱,这说明家庭教育早就出了问题。有调查发现,在有家庭暴力背景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如果父母之间常用暴力解决问题,父母对孩子大打出手,孩子要么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欺凌心理;要么因为暴力的恐吓而胆小懦弱,在学校不能主动与他人交往,逐渐演变为被排挤被欺凌的对象。相反,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类孩子积极阳光,在学校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不容易成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
2.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很多家长把家庭定位为后勤保障角色,教育的事情交由学校去办。然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家长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还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能“养而不教”。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还具有其特殊的优势:第一,广泛的群众性;第二,强烈的感染性;第三,特殊的权威性;第四,鲜明的针对性;第五,天然的连续性;第六,内容的丰富性;第七,方法的灵活性。
家庭是孩子从小生长的环境,家庭的文化氛围、交流方式、家长的价值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为了带给孩子正面影响,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给孩子一个榜样示范。
3.对孩子“爱而不溺”
实施独生子女政策30多年来,4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已是常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辈对孩子的要求一一答应,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孩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父母大吼大叫,部分孩子甚至和家长大打出手。当孩子把在家的处事方式带到学校之后,不免会和他人发生冲突。不同个体“自我中心”的对峙,最后演变成了校园欺凌事件。
孩子会被宠坏,得不到爱的孩子也极容易出现问题。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双方的关爱,认为自己被全世界抛弃,和同伴相处时患得患失。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容易被掌控的弱势群体。
四、遇到校园欺凌,家校应加强沟通
当校园欺凌事件“防不胜防”,无奈地发生之后,家庭和学校应该及时沟通。一些学校由于“面子”上过不去,没有及时向家长反映;一些家长听到自己孩子被欺负,会怒气冲冲到学校找老师“算账”,找对方家长“讨说法”。也正是因为家庭、学校之间的相互不信任,一些本可以及时解决的矛盾事件愈演愈烈。
因此,欺凌事件发生之后,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家庭、学生三方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对欺凌者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对被欺凌者进行身心安抚,并制定防止欺凌事件再次发生的对策。
(作者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七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