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松
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生的转变。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教育质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基础。只有发展每一个教师,才能成就每一个孩子。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有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全是一种“被成长”“被发展”,缺乏成长的内驱力。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过上一种自省、自为、自足的教育生活,确证“自我”存在的意义,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和自我生长。
一、保持阅读的姿态——寻找发现自我的路由器
心灵成长导师张德芬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找不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我们也就找不到自己。”可见,阅读就是自我观照的精神之旅,教师的阅读应该有适合自身职业的专业取向。著名画家张大千曾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教师何尝不是如此?要想成为一名底蕴深厚、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必须要有广阔的视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书为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让读书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读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程度,还要博览群书,丰富内涵。
对于教师来说,阅读即研究,阅读不是一本一本接着阅读,而是如蜜蜂采蜜般地,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博采众家观点,在研究中阅读,其行动也就带有研究性,而带有研究性的教育行动,是一种避免无效劳动的智慧实践。此外,教师的专业实践需要阅读的支撑,拿起课本、教参书就奔向教室上课,从不参考各家的观点,从不搜集各家的方法,从不借鉴各家的实践,这样设计出来的教案是很难体现教学“智慧”的。成功的课堂教学都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获得的,古人作诗“为求一字安,捻断数根须”,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写就的教育诗篇,同样要在各种教育书刊中寻寻觅觅,教师的专业阅读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来源。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老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这种智慧实践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阅读的专业价值在对其专业对象(学生)的“影响力”上也是其他所有专业无法比较的。
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思考着阅读才能让我们潜回原点去思考教育的本质,感受教育的真义。因此,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要着力引导教师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我校为营造读书的氛围,特地打造了“教师读吧”,读吧内沙发软椅,花木盆景,温馨似家。教师在这里潜心阅读、静思默想,他们还推行一种“聊读”——聊天似地阅读,在这里,经常举办小型的读书沙龙,大家随时可以交流读书体会,进行观点的阐释、思想的论争和智慧的碰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要使知识在相互的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在阅读他的《给教师的建议》后,大家的话题是:教育家朴素的教育思想和富于个性化的教育实践让我们受益匪浅,但从“每一个”读者来看,各自又汲取到了什么呢?语文老师读出了教育家对“词”的珍视,数学老师读懂了教育家对于“练习”的忠告,艺术老师读出了“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班主任读懂了关于“爱”的提醒,管理者读明白了如何对教师加强“教育思想”的引导……只有通过阅读,教师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安顿好自己,实现心灵的安宁和富足,心无旁骛地实现专业成长。
二、葆养反思性思维——省察、调整自我的变换器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决策,以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型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年轻教师常常怀揣着美好的教育梦想,但虚无的憧憬必然导致眼高手低、无所作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冰面是理想的、没有摩擦力的。但是,没有摩擦力就不能往前行走。要前进,还是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在教育教学中,所有的挫折、失败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产生往前行走的“摩擦力”,年轻教师也只有在不断的磨砺中才会迎来成长的拔节。难怪叶澜教授这样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自我反思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促使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实际工作中,我们都积累了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我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归纳这些经验,以此来提升自己。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借鉴和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的内容进行反思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俞国良教授等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反思训练方案,国内一些实验学校的中小学教师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内容反省,指从认知层面上去了解假设或问题本身。例如,教师可以问自己: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何看法?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二是历程反省,指通过与他人讨论或是反省的方式来思考某种想法或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问自己:我为何选择教师职业?社会对教师的看法如何?如何才能获得最新的信息?三是前提反省,指对问题的前提进行反思。例如,教师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为什么他人的看法是重要的?为什么我要了解新的信息?
教师只有把反思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进批判反思之门。反思最好的方法是写反思日记。反思一天(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件,对令人兴奋的、疑惑的或已经证实的一两个事件进行深入、详细的记录与分析;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天的教学对学生有哪些帮助?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今天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进行了哪些教学活动,其优点、缺点各是什么?今天是否设置了特殊的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否达到?今天的课堂教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在今天的教学中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己觉得这些方法好吗?为什么?今天的教学对我将来的教学有何帮助和启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天的工作结束以后,我们对一天中的得失进行一个反思,更有助于自己专业的成长与发展。
真正的成长需要的就是这种反思性的生存。因为不断反思的教师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能觉察自我、调整自我、改造自我。经过反思,教学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之后的教学行为产生质的影响。为使教师的反思成为常态,我校要求每个青年教师建立自己的“反思记录袋”,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棘手问题、困惑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和梳理,并尝试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求证,积极寻找应对的方法和策略。反思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片断反思、教后感想,也可以是教学叙事或教育随笔。这样的反思不单纯是事件或案例的描述,教师一定要学会用心体察自己的行动策略和行为方式,从“熟视无睹”中找出异样,从“不是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有效的反思就是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敏感度,在困惑中寻求突破,这是一种“蝶变式”的更新。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省察能力,调整教学的策略,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从自我到自觉的专业成长。
三、践行个性化方式——丰富、提升自我的助推器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被充分放大,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自由支配的因素突然增多,教学的多样性、动态性、生成性在课堂教学中也日益明显。在这样的课程环境下,教师自然就有了发挥个性的舞台。因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在于个体教育意识的全面觉醒,即个体是否开始拥有了自己独到的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与觉悟,并把这种觉悟渗透在自己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从而使教师个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思想资源逐渐摆脱外在的常规或者权威性认识,而转向个体自身。”(刘铁芳语)
年轻教师正是通过自我觉醒改造自己,通过自我设计成长自己,通过自我规划发展自己,通过自我言说成就自己。我校特别重视年轻教师的自我成长,致力于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和需求,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个性化选择的机会,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个性和发展特色,坚定他们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想,不断催生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在引导年轻教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着力从各自的理想愿景、志趣爱好、潜在能力、工作分工等具体情况出发,引导教师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规划方案。教师的规划有的侧重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的侧重于教育教学的校本研究,有的侧重于德育及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探索等。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就如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设计课程。同样的,我们力求给每一个教师的成长提供不同的图式和路径,以激发他们的专业追求,提升专业自信。
在教学管理中,我校尝试把新课程赋予的课程权利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在教师评价方面,改变过去按照条条款款逐项打分的做法,在定量的基础上更强调定性。在修订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时,改变了面面俱到的模式,增加了体现教师独特创意和灵活驾驭课堂的配分权重:一看教师的课程能力是否增强,二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是否多样,三看基于预设的合理性生成是否有效。有意识地引导教师从墨守成规走向适度自主,从机械执行走向灵活创生。
我们还以“彰显个性”为轴线,组织了“个性化教育宣言演讲”“个性化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设计”“个性化课堂展示”“个性化评课”等独具特色的教学竞赛活动。并实施了新入职教师“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的“一三五”工程,以上好“六课”为主的“脱颖工程”,(入门课、亮相课、过关课、展示课、突破课、PK课)以及师徒结对共进的“青蓝工程”等,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教学创意奖、教学金点子奖,为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设立“凤凰讲坛”,为赛课获奖的教师举办“教学展示日”活动,激励教师用个性塑造自己,用智慧成就自己。
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每一位教师都要唤醒沉睡的自我,实现文化的自觉,发掘专业成长的原动力,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成为彰显人的生命价值的过程,成为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生、共存和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凤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