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旭
【摘要】 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无线电业务。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促进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无线电业务涉及范围广,本文就无线电监测与测向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深化无线电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无线电监测 测向定位技术 现状与问题 发展策略
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运用范围广,涵盖实施监测、测向定位、分析判断等多个方面,无论是民用常规监测、工业电磁环境监测还是军队特种监测上都会运用。对我国军事和民用都有重要作用,发展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也有重要意义。
一、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始于21世纪初,虽然研发时间晚于发达国家,但国家十分重视,各级无线电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划方案开展监测工作,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的领导和组织下,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发展方针,加快了建设的步伐。至今已经取得较大成就。我国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虽然发展快,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设施建设的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设施建设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另一方面,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设施建设自身发展不平衡。现在,我国的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设备自主开发水平不足,主要设施建设依靠引进境外的技术和设备,这方面的资金支出大,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以实现监测设备国产化为发展目标,大力鼓励和支持国内相关部门自主研发监测设备,逐步实现监测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但是要实现真正的设备国产化,难度的确很大。因此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设施建设的发展不平衡.
2.设备配置不统一,给联网工作带来困难。统一被控设备的开放接口标准是实现联网的功能最简单的办法,而我国地域广泛,人口众多,这个办法不合实际。国家发布了《无线电监测网技术体制》,目的也是为了统一无线电监测网,便利联网工作,然而,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发达地区追求技术含量更高的设备,而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实力的限制性,选择技术含量低的设备。除此以外,我国设备提供企业众多,企业水平不一,为我国提供地设备水平不一,企业之间激烈竞争,难以进行合作,从而很难要求各地购置统一设备,或提供标准的控制器开放接口。
3.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我国无线电技术发展时间短,各方面都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对于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工作成果的检验标准,我国只能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这些检验标准仍然不科学,这对于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发展是不利的。
4.无线电队伍素质要进一步提高。现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无线电监测站,并更新了设备。由于我国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起步晚,我国在这方面缺乏人才,无论是各大高校还是社会在职人员,在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方面缺乏知识储备,造成了我国高素质无线电监测与定位技术方面的人才不足,缺乏高素质工作人员,造成了工作人员难以很好的利用设备,从而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发挥设备作用的现象。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对确保无线电监测等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举足轻重。
二、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发展策略
1.政府为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平衡发展。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各个方面的设备所需资金庞大,运用范围大部分属于国家机密范围与民生重要方面,因此需要政府多多支持与运营。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平衡全面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提供高水平的设备。
2. 政府为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加大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科研资金投入,组建科研小组,通过自身研究创新出新技术,除此以外,也要加强与外国的技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想技术发达的国家学习借鉴。
3. 政府为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实现合理发展。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发展需要有合理规范的标准。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通过政策支持,为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以外,还应该制定合理统一的标准,为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成果提供可行的监测标准,从而实现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合理发展。
三、小结
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在我国运用范围广泛且占据重要意义,对我国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发展需要国家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努力,从而实现无线电监测与测向定位技术的平衡、快速、合理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小飞.基于无线电监测技术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研究[J].通信技术.2008.
[2]罗辉.信号调制识别在边境无线电监测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2008.
[3]高义.无线电监测设备编配辅助决策方法探讨[J].计算机工程.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