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体有限公司(德兴)医院(334224)陈阵
产妇自身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胎盘残留、软产道裂伤、心理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产后出血发生率占分娩产妇的2%~3%,成为了威胁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1]。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了避免和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症状,提高其产后生存质量,本研究主张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同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7.6±4.23)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2±0.4)次;产次1~3次,平均产次(1.8±0.5)次。同时,根据病床号单双号将100例阴道分娩产妇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逐项对比差异较小,不会影响本次研究结果(P>0.05)。
附表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前常规检查、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分娩前,全面筛查营养不良,改善贫血症状,确保血红蛋白≥12g。同时善于采用情绪转移、耳穴按压等方式缓解产妇疼痛感,确保顺利分娩。鼓励家属陪护,关爱鼓励产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科学评估,并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引导产妇轻松应对分娩;②分娩时,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动态监测用药情况,加强管理宫缩素,合理调节输液滴速,减少产道干预。分娩过程中应该密切监护孕妇宫缩、宫口扩张、胎心音、胎先露下降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实施针对性处理,缩短产程时间,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从而增强助产技术水平;只要认真做好以上工作,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③产后,尽量延长PPH观察时间,产后6h进行全程监护,2h必须停留在待产区。针对普通产妇,勤观察、勤巡视;针对难产、产力不足、产程较长等高危患者,必须细致观察子宫收缩、膀胱充盈、阴道流血及宫底高度等症状,采用心电动态监护其生命体征,同时保留静脉通道;针对软产道撕裂产妇,必须迅速缝合,并耐心听取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肛门坠胀感、排尿困难等症状,仔细检查会阴,如果存在蓝紫色浸血,必须立即告知医生进行有效处理;针对宫缩乏力产妇,用手轻轻按压,指导其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下地活动和床上翻身,使得恶露早日排除,科学指导产后进食,补充体能,同时进行母婴同室护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密切观察两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同时如实记录下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附表。
产后出血是产科一种比较高发的疾病,其发病机制特别复杂,产妇体质、胎盘、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心理因素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如果不及时治疗,便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导致产妇大出血及休克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将会造成死亡,所以该疾病严重影响到了产妇的生命健康,加强对该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研究尤为必要。本研究主张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方面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了这一护理方式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