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对称与审美
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曾给“美”下过定义。根据《国语·楚语》的相关记载:“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个定义无疑道出了传统建筑在审美领域中的本质特征,就是二元的对称和谐。
中国古典建筑最大的特色便是以中轴对称为骨架,承托起“整齐严肃、有条不紊”的视觉感受。这种中轴对称的建筑审美虽然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但它最典型的代表却要归属于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和紫禁城宫殿。横亘六百年的北京城以皇城为中心,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的中轴缠绵出自南向北的体络,从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中间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以及相应各种体态不一的大小广场,辅以两边的殿堂,东面设太庙,西面建社稷坛,城外四面则围绕着天、地、日、月四坛,有机而成,共同构筑出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究其缘由,中轴对称作为先民对于政治伦理的感性呈现,直接通向了滥觞于先秦、成熟于秦汉的礼制诉求,它延续两千年而不断,并幻化出一种千古不变的神圣律条,不可冒犯,又难以解构。正如书籍里的描述:“政治伦理需要秩序,理性精神强化秩序。”两方面亲密的联系,使得古代的建筑师在中轴线的“挟持”下俯首称臣,以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延续,直至近现代。
当然,中国古代建筑在自己成套的形式法则里“踽踽”行进,既包括视觉心理要求,也有地域审美心理的法则,譬如北京的四合院。
四合院的布局通常以中轴线(包括纵轴线与横轴线)为基准,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大到主体建筑物,小到建筑物两旁的厢房或配殿,无有例外。
北京永定门
与中轴线建筑形式美相关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均衡,可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美。如山西灵石王家大院,便是把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居中而立,次要的房子则置于前面两侧对峙的地方,然后再朝着纵深方向布置若干庭院、道路、广场等,再用走廊、围墙连接围合成方形,每一步都力求均衡。就王家大院的整体而言,院落的对称布局获得了一种端正、规整、对仗的形式美,更营造出庄严整肃、平和宁静的空间意境。而作为一种调剂与补充, 庭院内建筑小品和树木、花卉、山石、水体等自然要素又无规律地自然摆放,以此来柔和或弱化对称格局,为人居带来生动活泼的感官情趣。从而就建筑形象而言,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而又坦然的体验。
单体建筑的对称在传统建筑中同样明显。它根据样式、功用、地理位置被划分出很多种类,楼阁台榭,各具特色。但不管是大是小,或高矮,或圆方,尽皆离不开“对称”二字。六角亭、八角亭、天坛等自不讳言,还有早期的四角亭、中和殿,便是以“开间”与“进深”计算,也未能逃出这份拘囿,横向一般有一开间、三开间、五开间、七开间、九开间和十一开间(太和殿),这些都是以中轴线为准按照单数向两边扩展的典型。
以上种种,无不在用建筑领域的箴言宣告:对称是一种美,一种基本的造型美,一种约定俗成的建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