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应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高中历史教学也将面临新的变革。本文主要分析了史料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史料运用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为高中历史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 应用策略
历史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遵循国家课改的指导,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调整传统的教学方法,摒弃以往老套的教学流程。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应对我国的新课改计划,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史料教学运用的要求和史料的选择
(一)运用的要求
1.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运用史料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除了老师需要准备的历史资料文献之外,应该建议学生自主搜集相应的历史材料,可以借助网络或者图书馆查询。第二,分析材料主要侧重教育学生该如何处理材料,如何通过材料感知历史、诠释历史。
2.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
之所以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中。要支持学生主动发问,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打造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二)史料的选择
历史史料的选择要注意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典型性。选择历史教学史料一定要坚持立足基础知识的原则,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的重点选材。
2.多样性。史料类型的多样和史料内容的多样,融合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口述资料。
3.针对性。选择史料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取材,不能远离教材,理解程度不能太高。
二、史料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虽属于文科类型,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历史当然是由一系列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组成的,所以历史教学一定要结合真实的历史资料进行。比如在讲孔子的学说时,孔子的思想主要包括政治、哲学和教育三个方面,在讲孔子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时,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找资料把孔子的教育思想总结出来。虽然说语文教学中已经囊括了这些知识,但是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安排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孔子当时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从而加深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运用史料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也可以在课本知识学习结束后适当补充课后作业,但作业一定要合理,要秉着提高学生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安排。同样是讲孔子,比如讲孔子的政治思想时,安排学生自由组建小组,对孔子的政治思想“仁”、“礼”、“德”进行讲述,一个小组10~15人,通过对仁、礼、德思想的掌握,在课堂中以表演的形式来呈现小组的学习成果。
三、史料运用的方法策略
第一,认真领悟,不追求速度。在对收集的史料进行教学时,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材料的内容,体会材料的重点,坚决杜绝走过场似的学习。老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参与,在学生遇到生僻的字,或者生疏的历史,老师应该做出认真讲解,维护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问题设置很关键。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史料后,老师要做的就是针对材料设置课堂问题。问题一定要精心设置,要具有启发性,切忌呆板教科书似的提问。一个问题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对资料的总结概括,所以好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三,论从史出。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过程中,一定是根据史料而来,切勿张冠李戴。如果史料不完善,老师要及时做补充,以免造成对历史丢三落四。例如,分析下列四个选项所给出的史料与结论,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A.史料:在十六世纪暴发的奴隶贸易中,非洲丧失了上亿劳动力,很多都是死于贩运途中与猎奴战争中。结论:这是欧洲资本积累的唯一途径。
B.史料:一九五五年,中国政府于亚非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使得会议圆满成功。结论:这次会议消除了与会国家间的矛盾。
C.史料:一九六零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那年有十七个非洲国家取得独立。结论:这标志着非洲备受帝国主义殖民的体系瓦解。
D.史料:二战后,经过多次争夺主权的战争,终于在一九九九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结论:这说明了巴拿马人民维护主权的艰辛。
分析每个选项,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D。
结束语
在我国新课改这个背景下,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教学的重点,而调整教学方法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教育的能动性。运用史料教学,引导和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感悟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靳雅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9):101.
[2] 王新峰.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J]. 成功(教育),2013(18):75.
[3] 冯小飞.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2):141-143.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