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导向古诗高效教学

2016-10-17 17:15钟永华
江西教育B 2016年7期
关键词:守边将帅边关

钟永华

有人说,读诗假如可以将诗人和诗歌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思考,就能打破时空界限,与诗人对话,就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风格,从中汲取营养。笔者认为,《出塞》是通过对月下雄关的咏叹,抚今思昔,抒发了“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的感慨和对英雄、对和平生活的期待之情。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较好地完成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笔者觉得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一、咀嚼语言,把握主题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诗味诗情要细细品味。具体可归纳为三“品”。

一品诗题。题目往往是诗歌内容、范围的提示。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反对战争,得出这一结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错误地把“出塞”理解成出师到塞外,即征讨别国或开拓疆土。其实,汉乐府就有多首《出塞》等歌曲,内容多为边塞军旅生活。与之大体同一时代的杜甫也有《后出塞》诗,叙述的是驻守关塞的部队生活。可见这“塞”指的是为保卫领土完整而设在边境的建筑,“出塞”既可理解为出征关塞,也可理解为出守关塞、出巡关塞等,不见得就是到关塞之外去。“出塞”之类的诗所涉及的多是边塞风情、军事话题、军旅情感。

二品诗句。王昌龄的《出塞》,首句由眼前上联秦汉,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次句提到“万里长征人未还”,着眼于空间,未还之人显然是指那些远离家乡亲人投身于战争的征夫了。后两句可看成对“人未还”原因的解说:外有胡人入侵之虞,内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有为将帅。品诗句不仅要理解每句诗,更要将句与句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去把握诗句的意思。

三品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凝练地传达诗人意趣的句子,甚至只是某个字词,王昌龄的《出塞》诗的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点明了边关将士的生命意义、决心和抱负。也是诗人以至每个热爱和平的人的意愿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征人和广大人民意志的统一,可称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一句的精髓,就不至于把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成对外扩张,不至于把这首诗歌的主题片面地理解为反对战争了。

二、体会感情,理解主题

诗言志。人常说的“诗情画意”,表明诗歌离不开一个“情”字。抒情诗往往是诗人在激情奔涌之时的情感记录。就《出塞》这首诗来说,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雄关是诗人感情的触发点。抚今思昔,明月还是那轮明月,既照着家乡,也照着边关,能勾起多少家人与征夫的相互思念。从修筑关城关墙到据险守边可以上溯秦、汉。这关地处祖国边境,有时是战争攻防的焦点,有时也是对外沟通的驿站。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这关都是守边将士辛苦与血泪的见证。可以说是明月有情,关亦有情。将士们长年驻守万里之外,亲人难见,故乡难回。诗人在诗中抒发的首先是同情,当然也有对外来入侵者的痛恨之情,对李广那样的英雄的赞美之情,对能震慑敌胆、保卫祖国安宁的英雄的期待之情,也不排除有对国力衰微、边备松弛、将帅无能的不满和失望之情。此外更有保家卫国,“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志豪情。想体会出上述全部或部分感情,同样得靠诵读与思考。由此可见,诗歌教学强调书声琅琅是颇有道理的。

三、导入意境,感悟主题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导入意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领会诗歌,离不开假设。特别是对古代诗歌了解甚少的中小学生,我们不可能要他们全面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而假设正是弥补对古代诗歌了解不多而又希望将诗歌内容具体化的良方。在教学《出塞》一诗时,我们作了这样的一些假设:假设诗人是朝廷派往边关视察防务的官员,他在守边将帅陪同下月夜视察,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假设诗人自己是守边将领,他月夜巡视哨位,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假设诗人是守边将帅的幕僚,他放下书卷,走出营房,伫立关上,会想些什么……借助假设,将人物、场景具体化,将诗的内容转换成人物活动或场面描写,经过口头表达相互启发、补充,最终在每个同学的头脑里都会形成一幅情调鲜明的图景。在此基础上揣摩语言、酝酿情感,诗歌的主题就不再是抽象的标签,而是形象可感的活动画面。设身处地的假设能拉近读者与诗人的距离,达到感情的沟通。

以上三点仅是古诗教学中的细微方法。要想高效率地读懂诗歌,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人民路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猜你喜欢
守边将帅边关
西藏爱国守边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重要意义
边关的雪
我在边关深爱着我的国,也深爱着我的家
边关月(独唱)
魏德友:半世纪的坚守
边关巡逻路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为将帅书写辉煌》出版
将帅协谋——毛泽东组织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