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编者,在比较中提高语用能力

2016-10-17 18:35顾颖
江西教育C 2016年8期
关键词:编者苏教版课文

顾颖

新课程标准在原先课堂的教师、学生、文本三维对话中,加入了“与编者对话”。这一提法将教材编者的地位从幕后一下子拉到了台前,让“劳苦功高”的编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也让整个课堂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多的参照和指引。编者在整个一册教材的编选中,结合了选文的时代主题、多样文化、民族情怀以及学生当前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尽力做到主题明确、循序渐进、文质兼美、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我们不去与编者对话,又怎能体会到编者的一番苦心,深刻领悟教材的阅读价值和语用价值呢?笔者认为,对话编者,关注课文与原著之间的不同,将会使我们的课堂阅读更精彩,学生也能在比照中见高下,进而习得表达技巧,提升品鉴能力。

一、推敲文本遣词造句上的改动,在比照中学会准确描述

教材中的文字语言需要极其规范的表达,以给学生提供示范。这就赋予了编者重要的使命,对其提出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虽说编者不一定如苦吟诗人那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但推敲细品之处还是不少见的。带领学生将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加以对比,有助于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习作中用词准确、生动的意识。

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不胜枚举。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遣词造句显功夫。”如《爱如茉莉》(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7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原作者用的是“诱”而不是“掏”,笔者将两句话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去“品头论足”。再如《螳螂捕蝉》(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古文里说的是螳螂“欲取蝉”,“黄雀延颈,欲啄螳螂”,编者对此运用儿童化的语言重新作了形象描述:“举起前爪,要去捕蝉。”“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几个动词的准确使用,让人如见其景。经常留意课文里运用得精巧的字词,让学生阅读品味,长此以往,课堂“不多一句话,处处能悟神”,学生的遣词造句意识和能力也将得到强化。

二、关注课文与原文表达的变化,内化规范表达形式

站在文学的角度来看,编者的编辑其实也是一种创作。他们将原先的语言材料进行凝练、整合甚至改编,从一般文本变成了典范文本,承载起弘扬祖国语言文字的重大使命。带领学生去经历编写过程中的文字斟酌,对于规范学生的表达,促进语言美化和表达形式的内化大有裨益。

例如初读《孔子游春》一课(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3课),开头描写春光:“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展现出了优美的意境。但原先的文章是这样的:“习习的春风……又似情人温润的嘴唇,在频频地吻着人们的面颊。柔和的阳光像母亲的大手,在轻轻地拍着宝宝入睡,又似姑娘多情的眼睛,瞅得小伙子们心中发痒。”不难看出,改编后的总分结构,用富有节奏、充满想象力的比喻构成排比句式,略去了原先成人化的语言,一改拖拉散漫的语气,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盎然。

比较,让学生充分领略文字表达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对于巩固和内化表达形式更有促进意义。当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运用课文的形式说出“长江、黄河是她健美的臂膀”“闪烁的群星是她若隐若现的项链”“遍地的野花装扮着她漂亮的绣花鞋”等句子时,编者的意图也就实现了。

三、揣摩编者对于单元主题的选择,有的放矢地开展语用实践

入选课文的名篇大多数都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从此间片段能窥见全篇风貌。但也有不少课文是编者掐头去尾独立分解出来的,这些文章已经不再保持原著的观点和情感,而是完全服从于所在单元的主旨,为本组主题素养服务。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带领学生揣摩编者的根本用意,知晓其初衷,从而正确运用课文例子带领学生融入当前语境,开展与主旨密切相关的语文实践。

例如《月光启蒙》(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这篇课文摘自著名诗人孙友田的作品《月光母亲》,原文表达了作者对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浓浓的伤感,但经过编者的一番加工后却是无尽的温馨和美好:宁静的夏夜,月光如水,母亲搂着我

猜你喜欢
编者苏教版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背课文
编者语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