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世东,吴桂翎,李文芳
(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6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阻隔与运作
——基于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分析
殷世东,吴桂翎,李文芳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6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有序地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选取安徽省有流动经历的300名中小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并随机对其中65名进行访谈,从影响流动的主客观因素、流动的路径和方式、流动的动机、流动后对区域教育的影响等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教师流动的深层次原因,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创新流动机制,营造良好文化生态,化解身份认同问题,形成流动常态化和职业流动自觉,以消解阻滞教师流动的因素,满足流动教师主客观需求,促进教师合理地流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身份认同;职业自觉;孤独与幸福;常态化
近来年,通过优化均衡师资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安徽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如:2013年颁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2365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由上年的43.4%提高到60.9%”,“招聘特岗教师3673人,全部安排到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建成教师周转房3228套”1《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情况》(安徽教育网),http://www.ahedu.gov.cn/170/view/14206.shtml.,2014年“初步建立‘省考、县管、校用’中小学教师新机制,招聘教师7415名”,“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教师‘无校籍管理’等改革试点”,“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年度交流轮岗不低于10%和中小学校长在同校任职两届应予交流制度”,“在48个县(区)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2085套,可入住教师20115人”2《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情况》(安徽教育网),http://www.ahedu.gov.cn/170/view/15069.shtml.,2014年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47428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12%;校长交流3144人”3《安徽省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安徽教育网),http://www.ahedu.gov.cn/26/view/ 268834.shtml.,等等,促进安徽省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有序地流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从有流动经历的教师个体调查或访谈来看,还存在着相关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分析与消解,将会出现形式上流动,实质上流失,进而成为阻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的隐形因素。
本研究从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阜阳市、芜湖市等选取近两年内有流动经历(包括长期流动即人事关系调出,短期流动即短期交流与支教)的30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其中长期流动教师100名,短期流动教师200名,并随机对其中65名教师进行访谈,问卷回收289份,回收率96.3%,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281份,有效问卷达到93.7%,其中,长期流动教师有效问卷91份,短期流动教师问卷190份。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编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情况调查问卷,在编制问卷的过程中,在综合研究了相关人才流动机制及理论的基础上,参考了有关资料和相关调查问卷,从影响教师流动的主客观因素,流动的路径、政策、方式、动机,以及流动后对区域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访谈内容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提出问题)编制问卷,问卷由基本资料、流动基本情况(由35个题组成),采用五点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为1、2、3、4、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了可接受水平,本次施测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数据处理主要采用差异显著性检验,以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全部数据。
通过对有着流动经历教师的调查分析发现,在流动的目的与动机、流动的态度、以及流动对于流动者个人的影响与对流动单位的影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方面已成为影响教师流动的显性或隐性阻隔因素,值得进一步思考。只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教师流动的目的和愿景。
表1 教师学科结构流动情况统计
(一)教师学科结构流动
从调查(见表1)与访谈中发现:(1)从长期流动
教师的情况看,由城市流向农村,语、数、外等“主科”教师少,教学效果好的优秀骨干教师少,教学效果差的多;由农村流向城市,语、数、外等“主科”教师多,“副科”教师少,教学效果好的多,教学效果差的少,进一步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2)从短期交流与支教的情况看,从城市流向农村,语、数、外等“主科”教师多,“副科”教师少,教学效果好的优秀骨干教师多,教学效果差的少;从农村流向城市,语、数、外等“主科”教师少,“副科”教师多,教学效果好的优秀骨干教师少,教学效果差的多等,进一步造成农村学校结构性缺编。
表2 不同流动形式下教师对流动的认识和态度(x-±s)
(二)流动的认识和态度
从调查(见表2)与访谈中发现:
1.对于长期流动(人事关系调出)的认识与态度。对从城市或示范(优质)学校流向普通学校、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来说,流动是一种惩罚性的,且是一种被动性的、强制性的,流动的教师主要是教学效果不好或业绩不佳的老师,甚至是出现问题的老师;反之,对于从农村薄弱学校流向城市或普通学校教师流向示范(优质)学校的教师来说,基本上是一种奖励性的、限量性的和竞争性的,而且是优秀教师多,教学效果不好或业绩不佳的老师少。
2.对于短期交流、支教的认识与态度,从城市或示范(优质)学校流向普通学校、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流动的多数教师是优秀骨干教师、“主科”教师,流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拔或晋升职称,流动是一种奖励性的,且多数是主动性的、竞争性的,是为下一步晋升职称或提干提供条件;还有一部分教师流动是为了完成政策规定的义务。而对于从农村薄弱学校流向城市或普通学校教师流向示范(优质)学校的教师来说,基本上是一种奖励性的,但由于是短期的行为,薄弱学校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或担心优秀教师的流出,常常派出的是“副科”教师或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学习与锻炼,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优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抱有不正确的目的流动,对于被动的或认为是惩罚性的教师来说,将会出现工作懈怠,强化职业倦怠,在工作上应付,得过且过,起不到示范作用,甚至出现经常迟到、旷课等情况,有的请人代课,更有甚者“吃空饷”、“站岗位”等,造成不良的影响,导致薄弱学校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
表3 流动给教师带来的适应问题的描述分析
(三)流动带来孤独与所导致畏惧的
从调查(见表3)与访谈中发现:目前影响教师流动的原因,大部分不是因为收入不高,而是担心在新的环境中产生孤独感的问题。从城市流向农村的教师,特别是进入偏远的乡村,远离城市,多了一份宁静与安详,但无法享受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与便利。又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在课余时间,交流群体少,即使能够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也主要是一些农村的家长里短,缺少专业文化交流或时尚文化交流,导致内心孤独,产生对流动的畏惧感和抵触。
(四)社群对流动者的认识与态度
从调查与访谈中发现: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农村社群具有传统的离家观,对从城市流动过来的教师,他们常常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常常议论,导致一种误解,认为从城市流动到农村来的教师是一些工作能力差或品德等方面有问题的人,因而给流动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认为流动是一种惩罚,带有明显的敌视心理。如:针对“从城市学校调入农村学校,开始的时候同事及周围人群对您的评价怎样”,89.7%的教师选择了“看不起”或“敌视”态度;而针对“从农村学校调入城市学校或从薄弱学校调入优质学校的教师,开始的时候同事及周围人群对您的评价怎样”,81.5%的教师选择了“敬佩”或“亲善”态度,无论流动者自身,还是社会其他成员,都认为流动是一种奖励与肯定,并积极主动参与。
表4 不同职务的教师对流动制度的差异分析(x-±s)
(五)流动制度不健全
从调查(见表4)与访谈中发现:“需要政策支持”。无论哪种职务的教师都认为需要政策支持,说明流动的随意性比较大,缺少长期规划。且普通教师认为更需要政策支持,和中层干部及校长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F=3.30,p〈0.05)。往往因为缺少完善的制度规范,导致教师流动难以形成常态,被动流动者抵制,主动流动者专营,形成了不正确的流动目的,不利于实现教师流动的真正目的。
表5 影响教师流动主要原因
(六)影响流动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见表5)与访谈中发现:从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看,教师参与流动的主要原因,1/3人因为工资福利待遇,而大约2/3的人为了晋升职称。在对流向农村的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有72.1%的教师由于农村交通不便,生活用品难以满足,造成生活不便,而不愿意参与流动。对于已成家的流动到农村的教师,特别是有了孩子的教师约占87.2%,因为担心流动打乱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孩子的教育,造成家庭生活不正常,没有规律,而不愿意参与流动。
(一)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流动行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常态化,形成教师流动职业自觉
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建立专门的宣传流动教师平台,及时宣传教师流动政策,报道流动教师的情况,以提高社会的关注度,逐步改变对优质学校关注多、赞扬多,对于薄弱学校关注少、批评多,导致薄弱学校教师感觉再努力也得不到肯定,弱化了薄弱学校教师的自信心和丧失自尊心的恶性循环局面。因此,多关注薄弱学校,加强对薄弱学校教师的宣传,因为他们取得任何一项成绩,都要比优质学校或城市中的学校付出更多,通过宣传薄弱学校,让薄弱学校教师感觉到温暖,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以实现他们人生更大价值,这样才能留住人、吸引人,推进教师流动进程。通过宣传,让流动者认识到流动是教师职业的要求,是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制定政策,使教师流动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打破教师终身制、校籍制,实施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定期交流制,形成教师流动职业自觉。“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政策的规定缺乏具体明确的程序、步骤和办法等细则,导致执行中的随意性比较大,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必须通过制度规定,让参与流动的教师认识到,流动是教师职业职责的一个部分,人人必须参与,人人都有机会。严格规定流动的周期和方式,有计划地进行,既可以上向流动,也可以下向流动、双向流动,“建立健全教师流动的管理机制,树立动态的教师管理理念,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师引进制度和行政调配政策,以创建良好的教师流动生态环境”。同时,根据国家颁布的师生比,结合区域实际核定每个学校岗位数,科学设置教学岗位,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确定流动指标,确保各个学校开足各门课程,防止造成学科结构性缺编,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统计与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师生比等,编制区域内教师需要总量和岗位总量交由编办和人社部门核定,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校具体的编制数和岗位职数进一步核定中小学之间的教师、干部交流比例。如法国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师流动方面,“教育部首先汇总各学区/省上一年的入学率、师生比等信息,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师岗位编制分配到各学区/省(一般情况政府会考虑适当提高贫困地区或社会问题较为严重地区的学校师生比),此后教师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站建立个人档案并递交换学区/省的申请”,以参与进行合理的流动。
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影响他们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和教学点实施师资特殊配备政策,防止结构性缺编,以调动交流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交流方式视同人员调动,人事关系及工资关系调整同步进行,以形成一种教师流动的常态机制,让每位教师在参与流动时,达到一种心理认同,成为一种职业自觉。如:安徽省政府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1《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情况》(安徽教育网),http://www.ahedu.gov.cn/170/view/14206.shtml.。2014年安徽省“初步建立‘省考、县管、校用’中小学教师新机制,招聘教师7415名;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严格教师资格准入,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教师‘无校籍管理’等改革试点”。“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年度交流轮岗不低于10%和中小学校长在同校任职两届应予交流制度,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33872人、校长交流3144人。为9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1.98亿元”2《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情况》(安徽教育网),http://www.ahedu.gov.cn/170/view/15069.shtml.,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逐步走向常态化,改变教师认为流动仅是一种惩罚或奖励的认识,使每位教师认识到流动是教师职业一种责任和义务,逐步形成一种职业自觉,一种自学的职业生存方式。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流动方式,创新流动机制,促进教师有序合理地流动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教师管理由“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改变现行以校定编、岗位到人的教师管理模式,将编制、职称与教师流动结合起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内中小学教师统一的编制、职称制度,“实行‘无校籍管理’,把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真正做到‘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扫除教师合理流动的障碍”,进行动态化管理,形成流动常态化。
建立健全城市示范学校教师支教、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上挂制度。规定城市示范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或中层以上干部每隔5年必须下乡支教一定年限,申报高级职称(中高或小中高职称)的城区教师以及取得中级职称任职资格后将聘任的城区教师必须下乡支教;同时,开展农村学校教师上挂制度,特别是对农村偏远的薄弱学校综合素质好的的中青年教师给予上挂锻炼机会。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有序地流动,必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流动。如:(1)选调制度。为了提高在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向农村学校合理补充新教师的前提下,开展适当的选调工作,形成农村教师合理地进出、上向流动与下向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以形成农村教师发展良好的生态。(2)竞岗交流。核定各校岗位数,对有实际增补需求的城区缺员学校,经核准同意后,由学校面向岗位富余的农村学校教师公开竞聘。(3)自愿交流。教师流动应遵循普适性原则,流动向每一位教师开放、机会均等,开放范围应该是普实性,对所有合乎条件的人开放,而不是只向其中一部分人开放,同时,鼓励城区教师自愿到农村学校服务,并实施倾斜政策,本着教师个人有意愿、缺编学校有需求的原则,开展学校间自愿交流。(4)集团互换交流。为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郊学校与城区学校结对协作交流,将农村薄弱学校作为城市示范学校的分校,集团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教师进行了互换交流。(5)挂职交流。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干部交流,进行校际间交流或由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挂职等形式。(6)公开招聘。对于公开招聘的特岗教师规定在农村学校服务不少于5年。如:2013年安徽省“全年招聘特岗教师3673人,全部安排到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目前在岗的特岗教师已经达到15570人(其中服务期满留任6114人)”1《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情况》(安徽教育网),http://www.ahedu.gov.cn/170/view/14206.shtml.,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安徽省“各地通过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教师走教等方式”2《安徽省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安徽教育网),http://www.ahedu.gov.cn/26/view/268834.shtml.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
(三)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教师的生存环境
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校舍或对原有的校舍进行改造,兴建中小学图书室、实验室和音体美训练室,同时,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配置配全电脑,建设多媒体教室,加快校校通、班班通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开展在线教学,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如:安徽省2013年已经“完成2365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由上年的43.4%提高到60.9%”3同1。,为教师流动提供了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自愿流动奠基,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生活现代化建设,消解流动教师的心理孤独与担忧
人是社会人,人在交流中生存与发展,人是文化人,人在文化交流中提升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交流的对象与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流。由于教师工作环境与性质的特殊性,导致教师交流的群体范围比较窄,教师为人师表,有些人敬而远之,往往造成教师更加孤独。在农村,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交往的范围更为狭窄,交流的内容更为陈旧与低俗,导致内心更加孤寂,这是流动教师最为担心的问题。“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要求教师从一种生活方式改变到另一种生活方式。一旦文化适应不顺畅,就会出现所谓的文化震撼乃至文化冲突,出现理解障碍与行为紊乱”,将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职业态度、教学热情、对待学生的态度等,因此,必须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学校和谐人文环境,特别是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必须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建设互联网工程,校校通工程,配备电脑,免费使用,以利于个体享受现代文明,从而消解因农村的偏远与相对落后造成的孤独感。
(五)加大投入,推进农村(偏远)学校周转房建设,为流动教师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
由于农村或薄弱学校,教师饮食居住条件较差,有时难以保障,特别是对于远离家乡的青年教师,如果不给予一定的饮食居住条件,他们无法安心工作。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学校教师住房建设,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偏远薄弱学校教师的住房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之中,对于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住房问题,由政府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着力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如兴建教工宿舍或周转房,完善水、电、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为农村教师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解除流动教师生活之忧,使之安居乐业。如:2014年安徽省“为解决乡村教师住房困难,在48个县(区)建设12085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可入住教师20115人;并利用各地在建的公租房,把乡村教师纳入到公租房保障范围”1《15.1万乡村教师享受生活补贴》(安徽教育网),http://www.ahedu.gov.cn/26/view/269349.shtml.,消解了流动教师生活之忧,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
(六)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待遇
加大奖励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特别是对于长期在农村偏远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提高绩效工资,增加生活补贴。在职务(职称)晋升上也向偏远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或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并定期为农村教师进行免费体检。加大对扎根农村并在农村薄弱学校做出突出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完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政策体系,继承引导性政策和鼓励性政策……将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与物质利益、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挂钩”。同时,根据流向薄弱学校教师的生活情况、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制定相关流动奖励性补贴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体现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向流向薄弱学校的、做出突出成绩的一线教师或长期工作在薄弱学校的教师倾斜,以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如:2014年安徽省“约15.1万名乡村教师享受生活补贴,年金额约3.6亿元。我省现有乡村教师16.6万人,占中小学专任教师的35.3%,他们工作担子较重、待遇偏低。目前,全省已有80个县(区)额外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增量部分用以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共有15.1万名乡村教师享受生活补贴,年金额约3.6亿元”2同1。,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及薄弱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提高了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度。
Teacher rotation in compulsory education:Barriers and operation
YIN Shidong,WU Guiling,LI Wenfang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operate teacher rotation more efficiently 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in a balanced way.By surveying 300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ers with rotation experience and interviewing 65 among them,the paper analyzed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eacher rotation,the rotation path and patterns,the motivation of rotation,and the impact of rotation on education of a certain region.It also probed into the underlying reasons and problems of rotation and raised some measures towards them,such as by innovating rotation patterns,creating cultural ecology,addressing the identity problem,normalizing rotation and improving teacher's conscientiousness for rotation.It concludes that with the above suggested measures the barriers of teacher rotation could be removed,teachers'reasonable needs could be met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could be improved.
compulsory education;identity;career self-conscientious;loneliness and happiness;normalization
G40-052.2
A
1009-9530(2016)02-0122-06
2016-01-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机制研究”(14YJA880089);安徽省哲学社会规划项目“资本与建构:农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AHSKY2015D68);“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师资配置及其优化途径”(AHSKY2014D35);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基础教育三项改革专项课题(D20)
殷世东(1972-),男,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吴桂翎(1972-),女,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领域:教育史。李文芳(1978-),女,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教育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