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及相应对策研究

2016-10-15 09:53姚娜荣慧芳黄洁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池州市池州指标

姚娜,荣慧芳,黄洁

(1.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9;

2.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池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及相应对策研究

姚娜1,2,荣慧芳2,黄洁2

(1.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9;

2.池州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池州市作为国家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其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首先选取17个指标对池州市经济发展状况与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两者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至2013年间,池州市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23.09%,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年均下降2.5%,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由0.334提升至0.676,整体呈上升态势,但波动性较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池州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度;池州市

一、引言

池州市为国家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也是生态建设示范市。2003年GDP总量为75.5亿元,2013年为462.2亿元,人均GDP也由2003年的4874元增加到2013年的28547元,增长了五倍之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池州市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着较大压力。考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对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献检索表明,吴雯雯等1吴雯雯,张勇,方金生:《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0期,第95-101页。利用专家打分求平均值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池州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张乐勤等2张乐勤,陈素平,荣慧芳等:《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动态测度与分析》,《地理研究》2012年第3期,第439-449页。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2001-2010年间池州市生态足迹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2015、202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进行预算;王乃举和黄翔3王乃举,黄翔:《文化生态型乡村重构与旅游发展研究——以安徽池州市为例》,《旅游研究》(季刊)2010年第2期,第56-60页。认为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是文明生态型城乡发展的外在动力,并以池州市为例,结合旅游发展内在驱动力进行发展研究;程晓丽等4程晓丽,张乐勤,程海峰:《中小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第5期,第102-106页。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池州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进行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协调水平程度快速提高,由0.1166提升至0.8043。而针对池州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协调度尚无学者涉足。基于此,采用协调发展度综合评价模型,对池州市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池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区域概况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介于116°38′E-108°05′E、29°33′N-30°51′N之间。2013年全市总人口161.9万,土地资源面积8272km2,其中:农用地7291km2,建设用地533km2。池州作为国家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16个试点地区之一,也是“生态安徽”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市。2013年,池州市入选“国家森林城市”之列。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纷至沓来,严峻的城市环境现状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城市建设模式及理念进行反思。如何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池州市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生态池州的构建意义重大。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指标体系构建

对于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评价体系1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7期,第892-896页。,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并使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度以内,同时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所以,本文将借鉴刘定惠2同1。和刘耀彬等3刘耀彬,宋学锋:《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182-187、196页。的研究成果,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作为第一层评价指标,即目标层;将经济、环境和社会子系统作为第二层评价指标,即标准层;遵循科学性、代表性、独立性等原则,分别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人均GDP(x2)、财政收入(x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x5)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6)作为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工业废水排放总量(x7)、工业废气排放总量(x8)、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x9)、工业SO产生量(x10)、工业废水达标率(x1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x12)、“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x13)、森林覆盖率(x14)、人均占有林地面积(x15)、人均水资源量(x16)和人均耕地面积(x17)作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作为第三层评价指标,即指标层。

2.评价方法

对主体的评价包括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熵值法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动值所提供的信息大小,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对评价对象具有权重赋值科学、简洁明了的特点。作为一种客观赋值法,也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4周文华,王如松:《基于熵权分析的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生态学报》2005年第12期,第3244-3251页。。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熵权赋值法对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数据标准化。

其中,x1ij——第i个参评对象第j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

xij——第i个指标对象第j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n为参评对象个数;m为评价指标个数。

第二,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年占该指标的比重。

第三,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其中,k〉0,ej〉0。令k=1/1nn,则0〈ej〈1.

第四,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的差异系数。

其中gj值越大指标越重要。

第五,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第六,计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其中:ui为第i参评指数的效益指数,Wj为指标权重,x1ij为各项指标标准化值。

表1 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发展度计算

1.协调度计算方法

协调度是度量系统要素之间发展的和谐程度的定量指标。计算方法如下1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地理科学》1994年第2期,第322-326页。:

其中,C表达协调度,K为协调发展调节系数(本文中K=2)。

2.协调发展度测算方法

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

其中T表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且T∈(0.1);、a、b为待定权数,文本参考许文来等的研究2许文来,张建强,赵玉强等:《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灾害学》2007年第1期,第129-133页。,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同等重要,故两者均取值0.5。协调发展等级是指在(0,1)的区间范围内进行细化成一系列连续的区间,每个区间代表一个等级、一种协调状态,可以根据区间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出更加明确的判断3庄孔造:《海岛城镇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经济》2013年第9期,第72-76页。。文本将协调发展度氛围6个等级(表3)4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7期,第892-896页。,分别为高度协调、良好协调、中级协调、基本协调、勉强协调、严重失调。

表3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等级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4-2014年《池州统计年鉴》5池州市统计局:《池州统计年鉴(2003-2013)》,池州:安徽省快马印务有限公司,2003-2013年。,部分数据来源于池州统计公报,部分工业污染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6程晓丽,张乐勤,程海峰:《中小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第5期,第102-106页。。由于通胀因素存在,导致各年物价不可比,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确保样本数据的可比性,本文将人均GDP等经济指标数值进行调整7张乐勤,张荷花,张素平等:《基于协整分析的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因子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第4期,第37-42页。,计算公式为:实际变量=变量当年价*100/CPI价格指数(以2003年为100)。

(四)评价结果

根据以上研究方法及相关数据,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公式(1)-(5)得出表1、表2中各项指标数值的熵值及权重值;利用公式(6)-(9)可计算出2003年到2013年池州市经济发展效益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效益指数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如表4)。

表4 2003-2013年池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指标值

四、结果分析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发水平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池州市经济效益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由2003年0.1136到2013年0.9068增长了79.32%,增长速度很快。期间,2003-2004年间,由于“非典”疫情导致效益指数有所下降;2008-2009年间,2008年雪灾导致池州市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状态,相应的池州市的生态环境效益指数出现一段缓慢上升态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近十余年来池州经济总体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这一方面源自于近几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和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密不可分。相比经济发展效益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效益指数发展较为缓慢,从2003年的0.4998波动下降到2013年的0.3881,期间降低了11.17%。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区域环境造成了压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资源环境过度利用的基础之上。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度计算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2003年到2013年池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度C由0.3644到0.7048,趋于上升势态,其中,2008年到2011年协调度达到0.9以上。说明了池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关联程度较强。

由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等级表(表3)可知,池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在2003年到2005年间,一直处于严重失调状态,2006年开始转入勉强协调状态,到2008年达到中级协调,之后呈现上下波动状态。说明了池州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健康程度也在逐渐降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不稳定性增强。

根据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同,可将协调发展度分为3种类型1张欢,苗红:《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关系定量研究》,《宁夏工程技术》2013年第1期,第73-76页。:即u1〉u2,为“环境发展滞后型”;u1=u2,为经济与环境同步型;u1〈u2,为经济发展滞后型。从表4可以看出,池州市在2009年以后即开始进入“环境发展滞后型”。

五、结论与建议

采用协调评价法综合模型,以2003-2013年池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依据,基于熵值法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池州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池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相互影响,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状态不容乐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池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以生态历史作为经济发展主导方向。池州市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建设。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以生态立市作为准则,充分发挥综合生态功能,加强生态屏障建设,推广生态产业结构等,推动绿色生态社会建设。

(2)制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应做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寻求最优动态平衡点,努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3)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工业设施设备的处理能力,从源头改善污染情况。

(4)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中,严格执行环评制度等基本环保法律制度。池州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必然隐藏着高污染项目转移,要利用环评制度等基本环保法律制度对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生产后污染物排放量等严格把关,严防产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等。

(5)建立以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体系,提高群众环保积极性。细化完善产权、市场、税收等环境经济手段,针对污染产业,提高污染产品成本,降低污染产品利润。

(6)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作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旅游城市,池州市政府应充分考虑旅游

Research on Chizh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Coordin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YAO Na,RONG Huifang,HUANG Jie

Chizhou,the first national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suffers the great pressure of its fast economic growth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selected 17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Chizhou city,and then used the mod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to study their coordination.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in 2003 to 2013,Chizhou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23.09%,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fell by an annual average of 2.5%,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from 0.334 upgrade to 0.676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but the waves move more.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zhou city.

eco-environment quality;economic development;coordination level of development;Chizhou City

F062.2

A

1009-9530(2016)02-0051-04

2016-01-16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Q2015D24);池州学院人文社科项目(2015RWZ006);池州学院研究中心项目(XKY201317);安徽省创新训练项目(AH201411306168)

姚娜(1992-),女,安徽省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员。荣慧芳(1984-),女,池州学院讲师;黄洁(1992-),女,池州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池州市池州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探析——以池州市石台县为例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池州印象
爱是什么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池州市神山水泥用石灰岩矿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银幕上的《圣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