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个体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和工作的游戏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担任游戏过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当孩子活动时,教师是他们最忠实的观众和听众;当孩子对活动规则模糊不清时,教师是耐心的引导者,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规则意识;当孩子在活动中兴趣减退或转移时,教师就是孩子的玩伴;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孩子的合作者,为孩子搭建通往成功的桥梁;当孩子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疑难时,教师是孩子的支持者,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发现更合理的操作方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是活动的总导演,而是环境的提供者、观察者、发现者、支持者、客观评价者,这些不同的角色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灵活地更换、交叉、重叠,催化幼儿对经验的掌握,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良好区域环境的推进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活动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因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具有兴趣性和探索性的可供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区域活动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自主学习。
1.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班级区域创设时,让幼儿参与空间布局,在师幼共同商量下确定丰富多彩的多功能区角,让每一个区域都固定与灵活相结合,“伸缩”自如。“农家乐”用纸箱制成低矮的屏风,上面装饰了许多孩子制作的农家风味菜肴,标有价目表,游戏时,它是餐厅的点菜谱,扩大屏风位置是宽敞的餐厅;缩小时是食客的包间,结束后是小挡墙。图书区是由呼啦圈制成的书架,阅读时移动书架,占用区域外部空间,扩大活动范围,灵活便捷,在上面陈列图书,幼儿把图书按类归位,游戏结束时,是室内精巧美观的装饰物。
幼儿的智慧源于材料。在材料收集时,一是充分利用自然物,如美工区的石头染色、贝壳描画、纸浆手工、葫芦雕刻、柳枝编制、木片拼图、果核涂色等,他们随心所欲玩乐,得到自由的体验和享受创造的乐趣。二是巧用废旧物品,如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小容器,在自然角种植,让自然角成为观察与照顾植物的小乐园。孩子把瓶盖穿成了串铃吊在区域上方;废凉席成了美工作品的衬托物;旧纸片卷成了小椅子;小段树杈挂起了进区卡。幼儿参与多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也提高了,更乐于区域活动了。
2.合理策划游戏材料
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巧用半成品材料,体现多样性与层次性,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摆放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探索,围绕目标投放多样性材料,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使材料“细化”。
3.注意材料的安全性
收集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大自然和废旧材料,教师必须注意幼儿安全卫生,与幼儿一起经常清洗,在阳光下暴晒,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游戏过程中的推动者
当我们决定教什么或让幼儿做什么时,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想干什么,而是孩子想干什么和能做什么,或要获得什么。所以,我们在活动中要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可能,学会慢下脚步去聆听、去思考,对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适时调整区域目标、内容和材料,注意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游戏态度、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如在建构区中两个幼儿拿着大纸箱摆来摆去,明显看不出要做什么,老师轻声问:“你们是在造汽车吗?”他俩立即说:“对呀,造成大汽车吧。”于是在工具箱中,开始寻找各种材料,制造出公共汽车。小结时,我请他俩讲述成功经验,并为孩子们留下思考的问题:有了这辆车能干什么?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幼儿利用这辆车创造出了角色游戏,开设了汽车站,产生了司机、售票员、服务员、交警等一系列活动与场景,使活动有了延续性。
三、区域活动后的激励者
教师是评价活动的激励者,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见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即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也引发幼儿自发自愿的交流讨论,让幼儿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根据幼儿兴奋点产生新的游戏。多角度评价,从常规习惯养成、兴趣情感、坚持性、专注性、创造性、探索欲望、自信心、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协商解决困难的途径、活动规则的创新、活动的创意等多个方面,激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在评价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引起幼儿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
区域活动是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玩、玩得好、玩出信心与成就的区域,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发现并关注幼儿兴趣,分析幼儿需求和发展,让他们在摆动物品中积累经验,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移情,在反复失误中接近真理,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生活经验,在新奇的环境中不断挑战,在探索的环境中有所发现。教师要扮演好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更好地为幼儿主动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山西省祁县小天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