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娟
摘 要:留守儿童由于学习缺少家长监督,生活缺乏亲情抚慰,成长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由此产生了种种问题,如缺少自信、比较消极、产生孤独感等,而这些问题终将转嫁给学校。针对此教育困境,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应该以实用为导向,加强农村小学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文章就围绕促进小学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实施策略,具体阐述了我们的收获。
关键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策略
当前,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由此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由特殊的未成年人组成的群体——留守儿童。而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则成了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3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杨梅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自筹资金建设学生公寓,开设寄宿服务,以满足众多外出务工家庭子女在学校留守读书的需要。现在,我校有全寄宿班23个,占全校教学班数的51%;在校学生2918人,其中留守学生1444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49.5%。作为身兼学校和家庭两种职能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我们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还要关心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这就对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所以,在这种现状下,我校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让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近年来,我校多方筹集资金完善了运动场及运动设施的建设,更新了电脑室的电脑并向留守少年儿童开放,使他们在课余时间有了更多的去处;改造了学生宿舍楼的太阳能热水器,每一间宿舍都安装了空调,使留守的孩子有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为确保安全,我校还在宿舍楼的每一层楼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施。学校还设置了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了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学校设有校医室,配有专职校医,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日常保健服务。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还成立了“杨梅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配备“三电一书”(即电话、电视、电脑和图书),定期对全校留守儿童开放。
为保证留守少年儿童的饮食安全,学校狠抓食堂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每天对厨具、餐具进行消毒,同时严把食品采购进货关,实行定点采购、索证采购,确保不出现食品卫生事故。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生活的乐园
近年来,我校先后开通了校讯通和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使家长逐步成为“杨梅小学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学校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了“校园资讯”“师生风采”“家校联系”等栏目,受到家长的青睐和好评。班主任、任课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微信群” “QQ群”,设有“通知平台”“展示平台”“ 辅导平台”等栏目,便于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此外,我校还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站。
总之,我校在实施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中,为家校合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实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心灵的乐园
(一)致力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留守儿童心灵的乐园
我校是茂名市教育委员会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站,有许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多年来,我校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和谐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心灵的乐园。
1.实施“书香苑”文化长廊工程
在学校主校道右边,食堂前面建设文化长廊,长廊里布置图文并茂的新课标必背古诗壁画、杨梅小学学生硬笔作品展、杨梅小学学生读书卡作品展、学生优秀画作、剪纸艺术等;长廊外墙则刻有孔子头像和 “勤思多问——迎着晨曦上学,想想我要问些什么,踏着夕阳回家,问问我有什么收获”等语句激励学生。
文化长廊旁边则是植物园区,有沙漠植物园、果树植物区等,各式各样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色彩斑斓的花朵吸引着蜜蜂、蝴蝶翩翩起舞,学生下课走向食堂时总会不自觉地驻足观看。
2.加强传统文化环境建设
在学校大门旁的围墙和小广场的墙体布置《弟子规》壁画。在大操场的外围墻布置“新、乐、信、敬、学”等主题的文言文壁画。在第二栋综合楼一楼展示中国文房四宝、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相关资料,在第二栋教学楼前的宣传栏则有世界文学名著简介、中国四大名著、书香校园等推荐书的专栏。学生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浓浓氛围。
3.突出运动文化环境建设
在第一栋综合楼一楼大厅的柱子上张贴有中国体坛明星简介,“体育与健康”宣传专栏,介绍体育锻炼的好处、奥运会的来历等。墙体张贴有“体育无处不在,运动无限精彩”等运动标语。在小学西面学前班的墙体上设置了“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的壁画。
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好的运动场地,学校花巨资把原来的泥运动场改造成了塑胶运动场,还增设了沙池、羽毛球场、篮球场等。内墙上布置各年级国家体育达标标准评分表、“我的中国梦”“我运动,我阳光,我快乐,我健康”等各种运动图形壁画和运动标语。外墙有“体育小知识”和“运动文艺比赛表演”展示栏,从各个方面体现运动的拼搏精神,让学生从中感受力量的美丽和拼搏的意义。此外,外墙还设置了“世界和中国地图”,让孩子在运动的同时,放眼世界,胸怀祖国。运动场投入使用后,每天的清晨、傍晚,总会看到学生、老师奔跑运动的身影,形成了学校一道美好的风景线。
4.加强管理文化的环境建设,使师生素质与校园环境文化相配合
为了让学生不乱踩草地,学校在草地、花坛旁树立了“生命有了绿色,才有活力”的标语。
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在沙池旁贴出“温馨提示:孩子们,玩沙子时,请不要用手揉眼哦”,在校道旁贴出“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的标语,在第一栋教学楼设置了“卫生与健康宣传专栏”等。
为了让师生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学校在运动场墙体设置了“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壁画,在学生停车场设置了“左看右看,安全过道”壁画,在老师停车场张贴了“请减速,注意来车”温馨提示语,在高压塔上贴出“有电危险、禁止靠近和攀爬”等警示语。教育师生食品安全知识,进行防火、防地震、防交通伤害、防活动伤害等教育。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修养和廉洁建设,学校在第一栋综合楼一楼设置了“齐心共创强,杨梅果飘香”宣传栏;在前面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图片展;在教学楼墙体贴出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校训;在第一栋教学楼的墙体设置了“杨梅小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专栏”“优秀老师团队”宣传栏;在主校道旁设置了“师生风采,学习典范”;在综合楼墙体设置了“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榜样伴我行”宣传栏等。
我校用心去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其发挥极强的德育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净化人的心灵,从而达到培养一代新人的目的。
(二)努力创建班级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习文化的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学校的好差直接关系到下一代是否能健康地成长。班级文化是学校的主阵地,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弘扬学生的高尚的品质。
1.统一规划,真抓实干
学校有规划、有目的地部署班级的文化。在教室的后墙开辟出班级的文化园地,黑板的两侧为宣传专栏和班级公约,教室两侧张贴伟人像及名言,教室门口张贴“文明之星”“礼仪之星”“学习之星”等头像,并附有说明,走廊、楼梯贴上有指导的标语。除此之外,每个班级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学校也会派出专职领导到各个班级进行指导,督促班级文化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甚至亲力亲为,做到领导、老师齐抓共管。
2.营造气氛,积极参与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要营造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一种手段,更是学好文化知识的契机。在“文化园地”選贴学生作品,如剪纸、绘画、手抄报、作文、钢笔字等。根据学生喜好或特长有针对性地选取作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积极发挥他们的特长。学校还组织人员每月进行评比,优胜的班级颁发奖状,在全校公开表扬,并将他们的经验在学校推广。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
3.改变观念,弘扬个性
在班级开展“争星”活动。“争星”就是结合学校的星级评定标准,根据班级的实际在班级设“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卫生之星”等各种荣誉。整个活动过程是学期初先由班主任、科主任提出方案,然后学生讨论,最后得出评定细则。这样的活动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也让他们在“创星”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营造宿舍、餐厅文化,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我校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住校学生。这些孩子年龄小,离开父母,难免会产生某种家庭失落感。鉴于这一情况,我们老师一方面营造宿舍文化,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对宿舍进行人性化布置,甚至让孩子们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装点自己的宿舍小天地。另一方面营造餐厅文化,通过一些温馨的话语、图案,让孩子们在餐厅就餐有如在家里跟父母就餐一样。此外,我们还建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和管理人员监督岗,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并对孩子们不良行为或坏习惯进行记录,作为总结评比的依据,以此强化孩子们的养成教育,达到了让孩子们在校园中快乐、健康成长的预期目标。
经过学校各方面的努力,我校留守儿童在道德、行为、学习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凤凰卫视、广东卫视、珠江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对我校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报道。茂名市委宣传部曾将我校留守儿童服务站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杨梅小学为留守儿童营造快乐成长的乐园》以内参资料的形式印发给市直党政机关及各县区党委、政府和教育局,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可借鉴经验。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杨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