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福平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算术、几何等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性的联系。文章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小學生年龄较小,具有爱玩、好奇心重、喜欢被表扬等特点,但同时,他们也很难长时间集中于某一件事情,尤其是课堂学习。另外,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若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学、偏科等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或为了教学需要,或为了增加学生兴致,教师往往需进行一定的提问。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采取怎样的提问策略呢?
一、注重提问的目的性
在对提问进行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与思维特点,并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明确通过提问应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才使问题更具针对性,不要只是单纯地提问,而应问到关键之处。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类》该单元内容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物体或颜色等,掌握分类的依据。为此,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粉笔并将其混合,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会怎样分类,为什么会这样分类。一些学生则会回答“我是根据粉笔的颜色分的”“我是根据粉笔的长短分的”。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可发现多种答案,但也均具有各自的道理,这样不但能够明确提问的目的性,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考虑所提问题对学生的启发性,这就要求正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一方面,问题不能太难,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问题不可过于容易,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与新颖性,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该单元内容时,目的是让学生对“角”有基本的认识,如角的分类、使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等。完成初步的学习后,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在生活中,同学们还能想出哪些图形是与文中的‘角有关的?”“大家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吗?”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能根据刚掌握的量角器使用知识,互相探讨、实践,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一步拓展了思维。
三、注重提问的趣味性
在提问教学中,问题本身的趣味性及提问的氛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提问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保证所提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提问的情境应具有愉悦、轻松的特点。在轻松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引发学生的投入与思考。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时、分、秒》该单元内容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表示时间的几种单位及使用方法。为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事先准备好一些算术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提问学生的答案及整个过程所用时间(精确到秒)。整个提问环节采取竞赛式,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比赛的激烈与有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注重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提问方法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运用提问方式,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比如,采用比较法,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对比,寻找最优解法;采用分合法,即通过对问题的分解与组合,能够让学生对问题逐个突破,对知识进行推移和深化;采用迁移法,由浅到深、以旧引新,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联想,找出共性与差异,学会举一反三。这些方法都是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方式。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多位数乘一位数》该单元内容时,教师在导入时可先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开始,提问学生:“一位数乘一位数与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吗?”“有没有不同点?”等。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中。学习完该单元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多位数除一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等问题。采用这样的方式,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温故知新能力。
由上述可知,数学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灵活设置问题,注意提问的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有效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对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