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前儿童体能训练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分析

2016-10-14 11:17陈盼盼
求知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体能训练生物学

陈盼盼

摘 要:本研究将对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物学特征,总结出适合学前儿童体能特征的训练方法,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前儿童;体能训练;生物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5

1.运动系统

(1)骨骼。儿童的骨骼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软骨组织成分较多,有机物质和水分较多,无机盐少。在成年人的骨骼中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为7∶3,而学前儿童的骨骼中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百分比各半。儿童骨骼硬度小但弹性比较大,不易骨折但易于发生变形和弯曲。在发育过程中,如果矫正不及时,身体骨骼的大部位很容易变形。骨骼成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发生变化。

(2)关节。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其关节软骨相对较厚,关节窝比较浅,韧带以及关节囊的伸展性较大,但韧带较薄且松弛。所以学前儿童的关节活动范围较成年人更大,但牢固性较差,容易脱臼。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骨骼肌 肉不断发育,关节窝厚度逐渐增加,韧带增厚,肌腱力量加强,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近5岁时,肌肉水分减少,韧带和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因此儿童在体育练习的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

(3)肌肉。人体的肌肉有很多种, 运动系统的肌肉是附于骨骼上的骨骼肌。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的支配,成为运动的动力。而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幼儿肌肉嫩,蛋白质、无机盐较少,水分较多,收缩能力较弱,动作力量和耐力不足,因而容易疲劳。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内有机物增多,肌肉重量增加,肌肉力量相应增强,肌肉水分减少。学前儿童上下肢大肌肉群发育较小肌肉群要早,但是不易掌握精细的动作。所以,教师要根据学前儿童的肌肉、骨骼以及关节的特点指导他们进行锻炼。发展学前儿童的肌肉力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2.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是耐力素质训练重要的生理基础,所以适宜的耐力练习是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安排运动练习时,体育教师要善于根据动作的结构特点、动作节奏或用力情况,教会儿童在运动中调节呼吸,学会运动与呼吸相配合。由于无效腔的存在,在运动的过程中加大呼吸深度才能有效地提高肺通气量,所以在运动中要让孩子们学会深呼吸。同时深呼吸对心脏有良好的挤压作用,有利于静脉血回心。但是在运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避免儿童长时间憋气。

3.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发育最早最快的器官,出生后的小儿脊髓反射的神经通路已经发育完全,在婴儿期就可以形成简单的暂时联系;3~6岁大脑皮层各个区域之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分化水平大大提高;3岁时小脑发育基本上达到成人水平,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稳定性;6岁时条件反射的形成已比较稳定,形成动作技能的能力更大。神经系统对机体指挥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机体的速度素质、动作的灵敏性以及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上。

(1)速度素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速度素质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反应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的长短、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反应时间是决定反应速度快慢的基础,反应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灵敏程度(兴奋阈值的高低)、中枢延搁和效应器的兴奋性。动作速度主要是由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及面积、肌肉力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和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等因素所决定的。移动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步长和步频。移动速度主要取决于动作频率,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动作周期数和每一个动作周期在特定运动方向上的位移幅度。这两个因素状况的改善以及它们之间的合理组合是提高移动速度的关键。

(2)身体的柔韧和协调性。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尤其是主动肌与对抗肌之间协调关系的改善,以及肌肉收缩与放松调节能力的提高,可以减少由于对抗肌紧张而产生的阻力,有利于增大运动幅度,提高柔韧素质。同时身体平衡性的练习有利于改善前庭器官的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侯 勇,张 军.幼儿基本体操评分规则初探[J].体育函授通讯, 1997(4):37-39.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体能训练生物学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