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总医院(100123)刘思璇 王亮 王丁
牙体缺损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坏和异常,其致病原因主要为龋齿,外伤,另外部分也由牙齿发育造成[1]。全冠是修复牙体缺损的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2],目前多种材料可用于全冠的制作,传统的修复方法为烤瓷冠,是瓷粉经过高温烧结融附于金属内冠表面而制作完成的全冠修复体。随着口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CAD/CAM)系统的发展[3][4],氧化锆全瓷冠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美观效果,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本研究选取我院牙体缺损修复的病例,对这两种不同材料的全冠修复体进行了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因牙体缺损来我院治疗的患者68名,共计80颗患牙,其中男性患者20名(患牙27颗),女性患者48名(患牙53颗),年龄25~64岁。病例选取的纳入标准为年满18岁的成年人,牙列完整无明显咬合干扰,无夜磨牙习惯,牙周组织健康,牙龈状况良好无活动性牙周炎,并且依从性较好能配合随访。排除标准为口腔材料过敏史患者,或者存在病理性牙齿磨耗。在修复前告知患者全冠修复体的材料费用,优缺点等,由患者自行选择全冠修复体的材料。最终共制作氧化锆全冠40例(前磨牙16例磨牙24例),钴铬烤瓷冠40例(前磨牙12 例,磨牙28例)。
附表1 全冠临床评价标准
附表2 两类全冠修复体临床结果对比
1.2 修复所用材料 硅橡胶印膜材(DMG),vita 3D比色板,TOSOH氧化锆瓷块,钴铬合金,Relyx Unicem粘接剂(3M)。
1.3 修复前准备 首先对患牙进行完善根管治疗,治疗后观察1~4W,经X线检查确认无根尖病变,并于修复前完成基础的牙周治疗。
1.4 修复操作过程 按照制作要求对牙体进行预备[1],氧化锆全瓷冠牙体预备要求:咬合面预备量2mm,牙颈部形成1mm光滑连续的直角肩台,聚合度2°~5°,钴铬烤瓷冠牙体预备要求:咬合面预备量1.5~2.0mm,颈部根据牙体条件不同,可制备1mm直角肩台,或0.5mm无角肩台,聚合度2°~5°。预备体各轴面点线角圆钝、连续、光滑,最后用专用抛光车针精修完成。排龈后应用硅橡胶印模材制取印模,vita比色板比色,制作临时冠。技工室根据印模常规制作全冠。
1.5 修复体试戴及粘接 全冠制作完成后进行临床试戴,检查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形态颜色,调整咬合及邻接,同时参考患者意见进行外形,颜色的修整调改,以做到与邻牙色泽、外形特征相协调。临床试戴合适后粘接全冠,定期复查。
1.6 全冠评价标准 参考美国公共健康学会评价标准[5],于修复后6、12个月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全冠的临床评价标准见附表1。
1.7 统计分析 对氧化锆全冠与钴铬烤瓷冠在修复体外形、颜色、固位,边缘密合度,继发龋,牙龈状况方面进行比较,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类修复体固位良好,无继发龋坏发生。
2.2 剩余评价指标中0、1级为修复体优良,并统计两类修复体等级优良的数目。结果显示在观察期内两类全冠在边缘密合性,修复体外形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修复体颜色及牙龈健康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5)见附表2。结果显示氧化锆全瓷冠的美观效果及修复后的牙龈健康状况优于钴铬烤瓷冠。
全冠作为修复牙体缺损的固定修复体,良好的保存了患牙的形态和功能[1][6],早期的全瓷冠是由瓷粉经高温烧结而成,虽然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但机械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应用,烤瓷冠由于兼有金属基底冠的机械强度和表面瓷层美观的优点,在早期应用较广泛,但金属基底冠与表面瓷层在咬合力作用下,有崩瓷的现象发生。随着牙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CAD/CAM全瓷材料的应用逐渐增多。与传统手工制作修复体不同,这类材料通过计算机数控软件切削完成,更好的保证了材料的强度与均质性。在目前使用的CAD/CAM全瓷材料中,氧化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强度。其组织相容性好,无金属基底冠刺激或过敏现象,牙龈颈部也无金属灰染的现象发生。有报道其5年成功率为88%~92%[4]。全锆冠是利用CAD/CAM系统设计制作的全解剖形态的氧化锆全冠,无饰面瓷,牙冠可在基底色上作个性化染色。因不需要饰面瓷,因而避免了崩瓷的风险,也减少来了牙体预备量,在咬合力较大的后牙区应用较多。
在牙体缺损患牙的修复治疗中,除了修复体本身的强度及美观外,患牙的牙周状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本研究中两类全冠修复体在观察期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情况,其中氧化锆全瓷冠对患牙的牙周组织健康影响较小。牙周组织作为牙齿的支持组织,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患牙的预后。有研究指出,全冠修复体与牙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其中修复体的材料是影响牙周状况的重要因素。另外修复体制作中表面的良好抛光,以及戴用后患者自身的口腔清洁,可以减少表面菌斑附着,均有利于全冠修复体的牙周健康维护。因此在修复治疗中,应尽量选择对牙龈刺激较小的材料,同时也要加强患者自身的口腔卫生指导,使全冠修复体周围达到良好的菌斑控制,保持牙龈健康,从而维护其长期疗效。
在本研究中,氧化锆全瓷冠显示出更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在下一步工作中,还需对其长期修复稳定性进行追踪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