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浅析

2016-10-14 22:34张黎黎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欣赏美术小学

张黎黎

摘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335-01

有人认为"小学美术欣赏"就是拿美术作品让学生看,多么轻松!其实不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1.理论联系实际,点燃智慧火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要使美术教学对学生有所影响,只有得到他们主体意识的选择和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在传统教学中是很少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的需要。认为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至高无上的,这种偏见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只是"能复制美术老师思想的学生",他们不能适应未来多变的社会。而且,传统教学导致学生知情分离,美术课堂教学只是重视认知技能目标的培养,忽视情感上的交融,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加强交流形式的针对性

在我国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大多数美术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下所学内容,学生再去机械的模仿,这种授课方式既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使整个美术课堂呆板,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应当找到一种新的艺术教育方法和手段,比如在小学阶段采取"领域专题"的艺术教育方法。

"领域本身并不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它必须较好的与某一种标准的艺术课程体系相匹配。"在"领域专题"的艺术教育方法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画面的主次关系,色彩的对比,画面的风格,使用的工具等问题制定出每节课、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完成一个与主题有关的项目。每一个项目结束时,把这些项目成果的报告在学生当中展示出来,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研究的项目介绍给别的同学,包括题目的产生、目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然后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研讨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的确定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大胆把握,也依赖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变。

3.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3.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茵茵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使他们感到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3.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细节。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刺绣时,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做绘画作品看。

3.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的,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3.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接受,并常常用来作为自己的范本。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儿童之所以喜欢欣赏美的造型艺术作品,是由于生动直观的视觉表象容易唤起他们的心声,但并非每种艺术作品儿童都爱欣赏,都容易接受。只有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儿童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习惯,不断加强欣赏指挥,才能有效地完成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任务。小学生天真幼稚,求知欲旺盛,对各种新鲜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这些心理特征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常常反映出来:年龄较小的儿童喜欢强烈的刺激,他们对于色彩艳丽、对比性强烈、明朗、简练、结构完整的绘画作品,外表华丽、富有儿童趣味的工艺品很是喜爱。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应该对欣赏的内容有所选择,要讲究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这样,艺术作品美的因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启发学生思维,陶冶情操。

4.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成就感主要是来自自己成绩的进步和他人的鼓励与赞扬。美术课上,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大多数会眉开眼笑,有一种自豪感,再加上老师适当的表扬,那就更加心花怒放了。所以,我常带相机进课堂,拍下学生的大作,尤其是手工,如果用橡皮泥进行泥塑,一般下课时多数是拆掉的,我把作品拍下来,就可以永久保留,而且给孩子们观看时,他们也是非常激动,对造型独特、色彩协调、想象丰富的作业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心生羡慕。成就感犹如一种动力,使孩子在学习中有更大的热情、更高的追求。教师的赞许和期望会使孩子加倍努力,增强把事情作好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小小进步而高声喝彩吧。

另外,教学中也会碰到一些特殊情况,我就遇到一位同学是智力型学困生,进步一点点就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刚入学时,她闭锁自己,不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主动跟她说话,她也不看你,也没有回应。美术课上只是画一些乱麻一样的线条,根本不可能跟着教材内容走。虽然不说话,但喜欢撕同学的作业纸,有时一节课撕好几张,还抓同学的脸,自己生气了,就发出像小兽一样的叫声。针对她的这种特殊情况,我对她的要求就是起点低,经常与她接触,多找她说说话,使她感觉到老师对她寄予希望,让她感受到老师也喜欢她,一开始她也没有反应,后来渐渐地能回应老师的话了,有时还主动找我说上几句。上手工课时,她不带材料,我便让其他同学和她一起做,这样慢慢地她对同学也没有敌意了。一个学期下来,在行为上有进步了,不再扰乱其他同学了,慢慢地能画出一些简单的形状了,圆形、椭圆形、糖葫芦、小花,稍有进步我就奖励她一个本子。这学期又学会了画太阳、气球、水果,最近刚刚学会画三角形,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她的画没有经营画面的意识,只是在一张纸上画满而已,但对她已属不易。所以对待她,特别需要有爱心和耐心,鼓励她一点一点的进步。

总之,一个孩子就是一株稚嫩的幼苗,需要真心的阳光、信任的土壤、宽容的春风、关爱的细雨……缺了哪一样,都不会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多给以鼓励,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多一点自信、多一点欢乐,学习起来有更多的愉悦感。

猜你喜欢
欣赏美术小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