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洪
摘要:随着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创新的课堂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创新的教学模式适应了教育的发展需求,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浅谈了创新教育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88-0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成为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影响因素。而各个领域的工作创新也在实际上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创新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开展,物理课程开始在初中就被列为专门的学习科目。初中是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采用创新而非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学科。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作用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习惯了按部就班的节奏,大多缺乏创新与怀疑的精神,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日后开展物理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而基于现实的初中物理教学状况,笔者对于如何开展初中物理的创新教育在本文中给出了措施策略。
1.将生活情景导入物理课堂
物理与艺术在一些方面是大同小异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物理亦是如此。物理是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提炼的理性自然规律。因而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的将生活情景充分导入到物理课堂中,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景教学下逐渐深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在生活中,家长们总会教育孩子们注意躲避高空坠物,或是不要随意在高处丢弃物品。究其原因就在于即使是很小的物体从高空处坠落都会对击中的人体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物理中重力的知识。孩子们大多对高科技感兴趣,老师还可以多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与物理相关的高科技的新闻内容,这样也可以更有效的导入课堂正式的学习。
2.转变课堂教育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总是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方式也占据了主导。这样的课堂教育方式看起来高效便捷,实则长久的运用容易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感到疲倦与枯燥。为了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老师应当转变课堂的教育模式:由老师主导,学生跟随转变为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课堂模式。同时在课堂中,老师适当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从而也为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老师可以适时的提问学生,"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听到老师的声音?老师的声音又是如何进入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通过类似的提问,给同学们创造课堂发言的机会,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学生们更愿意积极思考,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潜移默化中由学习上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动方。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
素质教育改革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那就是学生应当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物理是一门基于实践的自然科学学科,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具备对于学生学好物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老师在教学上需要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逐渐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挥好学习上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的开展自主学习,对所学的物理知识保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例如,在学习凸透成像原理时,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的器材和场所,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试验,并根据实验来总结规律。最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总结的成果进行补充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进行了自主实验探究,又充分学习到该部分的知识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显著的帮助作用。
想要让学生学好物理,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的物理课堂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发开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唯有创新才能让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晨.初中物理教师实验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魏婷婷.初中物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