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传承在实践中创新

2016-10-14 03:01
非遗传承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学校

涵 玉

上海市文来实验学校前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学校大力引进国际和国内先进的教育资源和学校管理理念,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融汇中西的世界公民和社会精英为办学目标,积极开展外语特色学校建设,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2015年9月,学校凭借皮影项目被评为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基地”。

皮影发展成果显著

一个小戏台、几个皮影人物道具、简单的乐器、桌椅板凳、灯光、音响……便可以给观众呈现一台绝妙的精彩演出。

在2015年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活动上,由上海市文来实验学校学生表演的皮影戏《三打白骨精》给观众及嘉宾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次活动中文来实验学校的双语皮影荣获上海市“我是非遗小传人”团体金奖和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基地”称号。

作为一所新建的学校必须要有自已的特色,学校结合自身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将皮影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在实践中贯彻“以学生为主,是学生的皮影,而非皮影的学生”的传承理念,以皮影为载体,结合学校的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启蒙民间艺术,传习“非遗”工作,弘扬民族精神。

据朱君校长介绍,学校在建校之初便确立了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而学校又是一个中外文化融合发展的综合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将中外文化有机融合,以中华文化为根,融入西方文化,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是既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了解西方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在中外文化融合的办学理念以及文化立校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很自然地将皮影引入校园,以此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文化抓手。

结合实际,探索新路径

自开设课程、组建社团以来,学校深入挖掘中外文化内涵,在弘扬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容西方语言魅力和文化特征,整合教育资源,将英语和沪语元素融入皮影,创作了《新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小耗子的故事》等双语和三语剧目。皮影都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并参与其中。编写校本教材《光影里的快乐》,使皮影戏在传承中得到发扬,在创新中得到延续。

每周五下午,七宝皮影艺术馆馆长、皮影传承人朱墨钧老师便会准时来到学校指导皮影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还配有两位传习教师跟学,协助朱老师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在教学楼五楼,设有皮影馆。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皮影走廊,走廊里既有系统的皮影知识,又有丰富的传统皮影和现代皮影的剧目(场景),可让学生们“预热”。接下来是功能齐全的皮影剧场,可供学生演出、观看、制作皮影道具。皮影剧场内有小舞台、专用皮影戏台,配有灯光、音响和液晶电视。小演员们登台操作皮影,演唱皮影,同时小乐队配以打击乐器,音响播放背景音乐。上百名小观众们可以坐在台下尽情地欣赏皮影节目。小观众看完皮影也可以上台和小演员们进行互动,零距离接触皮影。还可以跟传承人学做皮影,最后将皮影作品带回家作留念。

学校目前成立有“5A”皮影社团,学员从三年级到初一不等,每学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5年来已有150名学生熟知皮影知识,会操演皮影,成为学校皮影发展成果的缩影。据了解,由于学生都较喜欢皮影,想加入皮影社团,每到报名时,都会有一些学生因为报不上而不悦,可见皮影已经成为文来实验学子的一张“名片”。

学校皮影发展生生不息

朱校长说:“学校目前制定了项目发展五年规划,并细化到年。三年,使皮影在文来校园里扎根、生根、发芽、壮大,使皮影融入每一个文来实验学子的成长记忆。下一步计划创作皮影操,把皮影小人的动作编成皮影操,在校园中推广,在课间操中穿插皮影操。此外还要推广到劳技课程中,将皮影道具制作纳入劳技课程,在制作基本道具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皮影的魅力。最后,将皮影融入艺术课、音乐课及其他课程中,开发另一种形式的皮影呈现方式——唱皮影,使皮影传承成为学校文化立校的出发点、制高点和落脚点。”

学校以皮影为载体,既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启蒙民间艺术,把“根”留在学生心中,又进行特色教学,将民间艺术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让现代教学兼容古老的皮影艺术,又发挥西方语言、地方语言的特点,开创英文皮影,沪语皮影,使古今文化交融,中外知识交汇,开创了一条学生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新课改方式,皮影课程也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

七(2)班学生陈灿维是学校皮影社团的一员,在这次《三打白骨精》皮影表演中主要扮演“唐僧”的角色。他说:“刚开始学习时是有点困难的,但朱老师耐心教导我们,一段时间后我就学会了。一起出去表演时大家都在台上努力地演出,这几次演出都让我很难忘。双语皮影的创新可以让我们享受快乐的同时了解更多的英语单词,在学习皮影过程中我可以了解皮影久远的历史,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还表示,要把皮影学会,长大后再把它传授给更多的人,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学生有了皮影,让知识有了厚度;皮影有了学生,使传承有了温度。

小知识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样式的皮影戏。皮影戏也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唐宋,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 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学校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的来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