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林
摘要:本文结合译林版《英语》教材中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围围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的应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把讲台上的学习转变成课桌上的学习,打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围围坐;合作;学习;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168-02
2015年非常有幸参加了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局组织的杭州卖鱼桥小学跟岗学习培训。走进卖小的教室,我发现教室的布局焕然一新,过去"插秧式"的课堂已经变为了"围围坐"的学堂。学校推行"围围坐,抱团合作"的任务型课堂。这种课堂构建模式让学生去体会知识的应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老师打造高效的课堂力求让讲台上的学习变成课桌上的学习。
在跟岗学习期间这种教学模式让我收获良多,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进行了尝试,在这期间学生改变了很多,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更爱学习英语了。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谈一谈。
1.培养起了学生的提问能力
传统教学中,基本没有这种过程,学生也要问,但大多数学生都在课后才问,问题都是综合性强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课堂上累积而成的。而"围围坐.小组合作学习"却给学生制造出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并提问。教师则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及时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学生不再有问题的累积,学习也就不会再有更大的问题。
例如在教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1Thelionandthemouse语篇部分时,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得到如下板书:
Lion:bigandstrong,sharpteeth,loudly
Mouse:smallandweak,quietly
通过板书让学生在无意中发现问题:Thelion'steethareverysharp,butwhyhecan'tgetout?狮子有锋利的牙齿为什么还需要弱小的小老鼠的帮助?以此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深度思考,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各小组踊跃积极发言:Maybehecouldn'topenhismouthinthenet.Maybeheisscared.Maybethenetistootight,thelioncan'tmove.Maybehehasatoothache...答案五花八门,虽然没有回答对,但他们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起来,对于这个无法在文章中找到正确答案的问题,老师提示各小组结合图片再次阅读和讨论,最后他们通过讨论和观察图片,发现狮子的牙齿就像课文里提到的非常sharp,但是sharpteeth只适合捕杀猎物,而看起来弱小的小老鼠却有两颗对称的大板牙,能轻松的bitethenet.教师在无意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科普了动物知识,各小组的同学更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轻松解决了课文中看似矛盾的问题。
2.培养起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传统的课堂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有意为主,因为教师始终以"讲"为主,学生是听众。而"围坐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学生自愿去学习,自主去探究,完全在无意中就培养起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5Aparty的storytime时每个小组我给了一张课文图片,如下图:
让 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合理续编,小组根据讨论汇报各组的想法Group1:Ithinktheyaregoingtosingasongnext.Group2:Maybetheyaregoingtodancenext.Group3:Ithinktheyaregoingtoputonaplay"Thelionandthemousenext.Group4:Perhapstheyaregoingtoplaythepiano...学生创编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利用现有的语言知识储备,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本课的目标语言结构begoingto结合自己参加party时的经验续编故事,大力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
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围着教师转。而"围围坐,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指导、辅导。即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通过自学、自发、自做、自交、自省、自固、自纳、提高等环节,完全自主学习,充分体现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强,学生不再厌倦学习,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例如在教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3Ouranimalfriends,storytime时老师通过前置任务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高效的预习,小组长再具体分配到每一位组员需要重点负责汇报的项目。学生在预习时就很容易抓到关键,理清各种animalfriends的featuresandabilities.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自主学习在上课前已经基本掌握了故事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消除恐惧感,对老师的授课能积极作出回应,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培养起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中,也有讨论,也有交流,但讨论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而交流主要是和教师交流,有很多学生却没有交流的机会。但在"围围坐.合作学习"中,不仅有小组间学生的交流,还有各小组间学生的交流,还有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这样学生的"问题"交流更充分,更加彻底。
5.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教师高高在上,师道尊严,学生很难亲近;而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也就各自为阵,互不相干扰,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紧张,毫无民主和谐可言。反观"围坐式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围围坐"小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也会学习到其它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品德意志,从而提高自我。由于有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公平竞争机制作前提,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会更融洽。
6.有利于后进生的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后进生主要采用的是思想教育,课堂上多提问来帮助他们,很难得在实质上辅导一下(我校大部分学生放学后要按时坐校车)。而在"围围坐.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所评价的是整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一次完整的、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总结、分析、评价,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整个活动的升华。基于教师所评价整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从而就使得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有表现差的,因此组长会针对组员的学习,学生就会你帮我,我帮你,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督促,这样一来,后进生在全组的监管之下,也要积极努力地学习,从而出现全体都积极向上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对学生采取评价倾斜策略。如学习小组在充分进行合作探讨交流后,让各小组在向全班交流展示时,让优生与差生在回答同一问题时,优生得1分,差生得2分,适当提高差生得分值,鼓励差生多参与,多发言,提高差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组得分值;也鼓励优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时给差生做好到位辅导,激励差生在小组中把问题弄懂,懂透彻。同时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这次讨论的报告员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记录员,这样,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全面锻炼能力,让"围围坐.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成为真正实质性的高效合作学习。
当然任何模式都有它的优缺点,"围围坐"由于学生面对面而坐,比起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更容易说话,虽然学生对这样轻松的"学习"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热热闹闹,小组间交流都很好,但有些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明确合理的分工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有效的基础。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组员不参与或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实行小组角色分工。如一个讨论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报告员负责将小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样让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使他们都有机会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5.01
[3]《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