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2016-10-14 01:08郑美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郑美玲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而且目前的形式也决定我们必须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搞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然后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138-01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1.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语感。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因此沉淀语感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把别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轻松的阅读状态下,对阅读对象获得全面和整体的感知与认识。长期以往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必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知识和语言材料,激活、沉淀学生的语文阅读语感。

1.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必须以识字、阅读为基础。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材中的文章哪些需要重点研读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1.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如何有效的阅读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和自读能力。

2.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提出余下几点教学方法改进的意见。第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大纲》是语文教学的总纲领,是据以编写课本、指导教学和检查教学的总章程、总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大纲,在备课时一定要以大纲为准则,以大纲的精神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第二,知识的传授要有前瞻性。老师教学不能是中考考什么,平时就教什么。根本不去顾及学生未来的发展,这种短视教育的行为实在是贻误后代。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考试中涉及到的内容,也要传授学生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要用到的一些知识。同时,老师应该还要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缜密。第三,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培养。面对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死板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组织全校的老师进行教师技能的交流和学习。定期开展教学比拼,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技巧。第四,鼓励老师上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对老师进行培训,让每一位老师都熟悉使用多媒体软件。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提倡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手段,并对多媒体教学成果好的老师进行表彰。

3.以学生为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那么,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二是要为学生在文本语言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文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唤醒学生记忆,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

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强化有效的阅读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完成,因而阅读能力必须注重有效的训练,即训练时必须讲究"适度"、"梯度"、"力度"。训练犹如登高,坡度太陡,使人无法攀登,当然不行,但如果坡度过缓,就会让人无法领略克服困难的愉快而丧失攀登的兴趣。因此,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跳一跳摘桃子"。讲究"梯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加大训练难度,以便最终达到学"一篇"而读"一类"之目的,讲究"力度",就是"除非不练,练就要练得学生一辈子忘不了",训练起点不要高,但要求要严,训练要实,讲求实效。在七八年级的阅读教学阶段,我们要紧扣课本编制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着重分析三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初中阶段如能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训练,其阅读能力就能够得到真正的培养,阅读水平也能够得到较大提高。

5.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但仅凭几节语文课,就想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这是很难的,也是不可能的。有人曾说:"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促进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既要带领学生直接走进生活体验、感悟、印证,又要教育学生一个大语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还要广泛涉猎、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会有阅读能力提高的可能。鲁迅说:"大可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对这一点我们有着广泛的共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就充分体现这一点,并作了规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名著推荐与阅读"中列出了多部古今中外名著。

综上所述,课堂上阅读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阵地。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阅读材料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仅仅靠阅读课的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合大量的阅读练习。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把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确保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阅读教学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切方法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让学生有收获,切不可为方法而方法,更不能只求形式的花哨而忽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