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信
摘要:在现代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法,使得初中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因此,怎样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对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总结,希望对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05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为了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任务与目标更好的完成,农村初中对于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整个改革的主线。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的教学模式仍然重视单个学生的接受情况,教师一味地重视课堂教学的系统完整性,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这种"教师中心,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不高。如果教师可以改变教学策略,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还可以将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弥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身、心等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1.初中思想品格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1.1思想品德教师自身的原因。首先,由于农村思想品德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再加上老师渐渐出现的惰性心理,使得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整体专业性不高。更有甚者,一些农村学校没有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让其他主课老师兼任,由于这些教师不是专业出身,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研究认识以及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读课文,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只是为了应付将来思想品德考试而教学。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绩怎么会有大的提高,教师怎么会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1.2由于农村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无法及时转变,导致其对新的教学方式研究不够透彻,只是进行了表面研究,而对于其内涵却领会不深刻。现代教育教学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由于老师的守旧思想作祟,使得其教学的中心并没有向学生转变。这些情况主要表现在,课堂备课不充分,课堂设计不合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对于学生的提问不够明确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就会被老师打乱,造成学习效率不断下降。
2.学生本身原因
与大城市的学生相比,农村初中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还是活动能力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距。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非常单一,按照现代农村初中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知识的来源往往只是依靠书本或者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新教材感到陌生,新教材中,对于知识点的介绍并不会面面俱到,有的只是点到为止,而对于知识的更深一层的研究,就需要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农村初中学生配套资料较少,使得他们根本不会进行知识的研究与扩充,再加上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高等原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提升缓慢。
3.农村初中学校配套设备不齐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将学生学习所需设备进行完整配套,而由于农村初中学校规模小,教育投入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相应的配套设备根本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配套设备不齐,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设备、网络、电化教室严重不足,这使得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想要表述的知识无法进行有效地传授,再加上学生没有足够的设备进行网络查阅资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使用网络进行资料处理的能力受到严重的制约。农村初中学校配套设备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课堂教学效率。
4.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高效性实践研究策略
针对现代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4.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积极奋斗,不安于现状;摒弃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不迷信权威,用创新的思维看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努力研究教学教材,细心备课,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
4.2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起因与目的,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源动力。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顺利的接受所学知识,思想品德教师才会实现教学目标。
4.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中,灌输式的教学法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老师要以此为切入点,将思想品德知识与学生实际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了解经济生活》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以达到本节课教学目的。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我们周围的经济变化,通过生活中的经济变化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由于老师所讲述的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使得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4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实践,从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但是,在现代农村教学中,很多学生并不喜欢学习,要达到社会发展要求,还需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求知欲,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从而使其学习效率不断提高;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分歧,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对于不同的意见,积极反驳探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开阔,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4.5善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气氛。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将所传授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软件展示给学生,将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转变,使学生摆脱了机械读书的困境。比如,在进行《民族大家庭》这一章节的学习时,老师运用多媒体软件制备教学视频,将我们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俗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平时可能知道一些少数民族,但对于各民族的习俗却了解较少,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他们的习俗,必将提高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也应成为教师该重视的问题。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淑君.思想品德课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策略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2]成玉善.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22)
[3]白翔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
[4]吴麒.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4(08)
[5]陈怀俊.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