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长4.8%,较上年同期加快6.8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加快5.6个百分点。
男装优于上年同期
各品类服装中,只有男装市场表现优于上年同期。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男装类商品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2%上升至4.3%,提升了3.1个百分点;女装从2014年同期的5.8%下降至3.3%,下降了2.5个百分点;童装从2014年同期的8.6%下降至6.4%,下降了2.2个百分点。
从男装各品类来看,2015年1—9月,除运动服外,男西装、男衬衫、皮革服装零售量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男西装同比增长7.0%,提升10.3个百分点;男衬衫同比增长2.6%,提升10.6个百分点;皮革服装同比下降2.5%,降幅收窄6.7个百分点。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近年各类男装排名前20的品牌集中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随着市场竞争和品牌数量的增加,男装优势品牌的地位有所下降。
2015年1—8月,前20品牌男西装市场集中度为32.24%,相比2014年全年下降了0.63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最低水平;排名第20—40位品牌男西装市场集中度为11.42%,相比上年略有提升,但近五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2015年1—8月,前20品牌男衬衫市场集中度为30.44%,相比2014年全年下降了0.45个百分点,集中度水平创历年来最低;排名第20—40位品牌男衬衫市场集中度为11.06%,相比2014年全年下降0.53个百分点,近五年集中度水平保持相对平稳。
2015年1—8月,前20品牌运动服市场集中度为66.25%,相比2014年全年下降了0.31个百分点,集中度水平也创历年来最低;排名第20-40位品牌男运动服市场集中度为10.82%,相比2014年全年上升0.74个百分点,近五年集中度水平呈略微上升趋势。
网络零售额增速减缓
2014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8万亿元,增长48.7%。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2014年网购交易额大致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其中,移动端购物市场规模达到9297.1亿元,年增长率达到239.8%。
2015年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速明显放缓,1—6月份,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6%,1—9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4.7%,占社消总额比重10%;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3.6%。
2015年,“双11”天猫服装品牌销售额继续快速上升。
其中,绫致集团实现销售额5.27亿元,旗下品牌Only、Vero Moda、Selected、Jack Jones粉丝数分别达到412万、335.3万、108.5万和334.4万人;骆驼品牌实现销售额4.12亿元,粉丝数达到279万人;太平鸟品牌实现销售额3.83亿元,粉丝数达到191万人;韩都衣舍品牌实现销售额2.84亿元,粉丝数达到923万人;GXG男装实现销售额2.55亿元,粉丝数达到230万人;拉夏贝尔品牌实现销售额2.05亿元,粉丝数达到237.8万人。
“双11”当天,京东商城的服装服饰品类销售同样火爆。
服饰家居类成交1300万单,占3200万单总数的40%;男鞋Skap下单量增长450%;女装MO&CO销售增长600%;Forever21销售增长650%。
未来是体验经济时代
首先,从消费者需求来看,单纯依靠商品和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感觉、体验和口碑将成为未来的消费三部曲。
企业需要从产品、营销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当前消费需求的变化。
其次,面对电商的冲击,实体零售无论转型还是创新,关键还在于以顾客为中心,弥补电商无法提供的体验感,进一步完善店铺的服务,这将成为实体零售的盈利筹码。
第三,当前商品严重供过于求,需要商家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消费者购买。
体验营销是在商品极大丰富的时候,通过体验把差异化体现出来。
因此,未来的实体店必须让消费者参与和体验,使之在体验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感性消费。
目前,有些零售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向体验营销的方向转型,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向“SAVE”营销模式转变
随着消费环境、消费群体、消费习惯和心理的变化,我国零售业产品为王的时代一去不返。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几十年间被奉为经典风靡全球的“4p”营销模式也将不复适用,被一种全新的“SAVE”模式所取代(即解决方案Solution、入口Access、价值Value、教育Education。)
首先,现在是一个物质空前爆炸的时代,市场中供过于求的现象突出,再加之以收入的增高和财富的积累,消费者在购物时,简单功用性的产品并不能够充分激发其兴趣。
消费者想要的,是能够代表其生活方式和个人风格的解决方案。
其次,在传统零售业中,渠道是产品销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20世纪甚至有人以“渠道为王”的说法来强调其重要性。
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生产商与消费者的距离被无限拉近,消费者获取商品的方式不再依赖于一层层的经销商和零售商,而是变得随地可得。在这种情况下,获取方式的便捷性日益重要。
第三,基于产品成本的定价方式已经过时。
消费者根据产品提供的价值承担费用,并愿意对能够提供独特价值(如品牌价值、社交价值、自我认同价值、个性化价值等)的产品支付高溢价,而对产品“成本加一定溢价”定出的价格不予买单。
基于上述观点,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难以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需要厂家与消费者之间构建信息传播和知识上的沟通,通过教育引导消费者进行满意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