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菊
[摘 要]吉林省凭借文化地理等资源,在对韩旅游中有较大的优势。旅游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经营资源与条件,整合游客的各种感官感觉,进行旅游景观、旅游活动、旅游服务等各项产品的创新工作。本文将从吉林省对韩国旅游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对韩国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韩国旅游;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060 — 02
一、开发韩国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一)地理位置距离较近
韩国是典型的半岛国家,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的南半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三面环海,北面与朝鲜相邻。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韩国地理位置也相近,而且两地的文化相近,所以去往韩国旅游的经济阻力很低,而且韩国的气候和吉林省的气候是相近的,前往韩国游客也会很快适应。在地理位置上吉林省和山东省都是去往韩国旅游的最佳途径。
(二)两地文化交流增多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近几年来,韩国的“韩流”、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等市场进入国内形成为“哈韩族”,而吉林省最为明显。韩国服饰也影响着国内的服装潮流,而这些因素也促进了很多游客去往韩国旅游感受韩国文化。并且两地都是汉文化所以游客去韩国旅游的文化阻力是没有的。吉林省因有少数民族朝鲜族的原因更多的会对韩国文化了解增多。多年来,吉林省的朝鲜族利用语言和风俗习惯相同的优势,为吉林省与韩国的经贸、旅游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的朝鲜族的先民来自于朝鲜半岛,大部分居住在吉林省,由于历史原因吉林省朝鲜族人们有很多在韩国求学、经商、定居,韩国的学生、商人等等也会来到吉林省求学、经商等。因此在长期的中韩交往中,使得吉林省和韩国互相成为旅游的潜在市场。
(三)韩国旅游产品吸引力越来越强
为鼓励两国国民互访,中韩两国领导人于2014年7月共同宣布将2015年和2016年确定为“中国旅游年”和“韩国旅游年”。据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度1月份至9月份中国已接待韩国游客数量达到329万人次,同比增长6.8%,可见“中国旅游年”已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韩国各界为了迎接“2016韩国旅游年”,推出各种方案吸引中国游客,赴韩国游客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韩国的人文历史和多山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韩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吉林省的游客,韩国为了发展旅游在旅游产业方面进行了投资,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还投资了游乐设施,比如:乐天世界、爱宝乐园等等。这些遗迹的保护和游乐设施的建设使得韩国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四)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
随着中韩两国的建交,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由于吉林省和韩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两者之间的经贸、旅游、人文交流也日益频繁。在旅行社业方面,吉林省的旅行社目前出境旅游产品中韩国旅游产品价格亲民,需求量高。吉林省2104年上半年赴韩国游客达到29.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11%,极大的推动了吉林省的旅游业发展。吉林省与韩国的旅游交流加快了吉林省与韩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商业往来、资金流动、物流发展,推动了两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因此韩国旅游产品开发可以提高吉林省旅游业的竞争力,推动吉林省的经济发展。
二、韩国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韩国旅游区域特色浓厚,少数民族文化、“韩流”文化、近代流入的外国文化以及新时期的韩国文化——漫画山、北村韩屋、景福宫等,已成为城市的旅游品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成熟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游客希望通过购买个性的旅游产品获得特别的体验。而在吉林省的韩国旅游产品中,市面上的产品大众化线路居多,各家的产品都无差别无特色,有特色的韩国旅游产品较少,无法满足游客的个性需求。并且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旅行社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容易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这几年赴韩游客增多,韩国旅行社为了抢夺客源甚至出现了负地接的现象,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游客需要有质量保障和特色的产品来满足需求。
(二)旅游产品价格不合理
吉林省目前韩国旅游产品大都是以首尔一地或者济州岛一地5-6天跟团游和半自助游为主,由于旅行社要考虑到产品的整体价格更具有竞争优势,一些真正能反应韩国自然和文化的精华旅游景点没有被安排到行程当中,游客在韩国游览后会觉得索然无味。韩国的旅游产品中安排购物环节的居多,基本上赴韩旅游产品中都有免税店购物环节,旅行社为了能拿到更多的回佣,往往把购物点的时间延长,缩短了在景点的游览时间。导致很多旅行社积极开发购物团,对购物团的宣传较多,靠价格低廉吸引游客。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旅行社开发的韩国旅游产品价格不合理,游客在选择韩国旅游产品时有后顾之忧。
(三)对韩国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吉林省在韩国旅游产品的宣传停留在对韩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宣传上,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宣传手段进行产品宣传,大多以价格为亮点吸引游客,很少体现出韩国的特色文化。旅行社的销售人员在对韩国旅游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对韩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向游客推介韩国旅游产品仅停留在对韩国旅游产品的介绍层面,难以通过韩国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游客。
(四)开发韩国游产品能力不足
近年来韩国游产品在吉林省旅游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在开发的初期人们去韩国旅游热情很高涨,随着时间的发展,韩国游产品销量逐渐下跌,这也有产品开发人员能力不足的原因。目前很多旅行社的产品设计人员对韩国了解不够深入,对游客的需求也没有真正地知晓,单从旅行社的利益层面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当游客有了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出现后,旅行社的产品设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且提供出让游客满意的旅游产品。
三、开发韩国旅游产品的对策
(一)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1.在原有资源和基础上的创新开发。这类开发主要是利用韩国原有资源和开发基础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增添旅游活动内容和项目,以达到丰富特色,提高吸引力的目的。比如在海滨自然景观旅游中,增添一些水上运动项目,如飞行伞、划艇、滑水等都是不错的项目,可以突出原有资源的特色。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进行旅游产品开发。这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经过精心构思和设计,创造出特色的旅游活动项目,如“迪斯尼乐园”“未来世界”等就是成功的列子。
3.针对不同客户,开发对应产品。如针对未婚青年男女,可以开发以济州岛、雪岳山等自然风景区为主的观光旅行的婚游产品;为吸引中国30-40岁已婚的游客,可以开发家庭旅游产品。目前韩剧在我国很受欢迎,可以扩大主题旅游的旅游领域,应进一步开发韩国饮食(比如电视剧太阳的后裔等)、购物(韩剧里演员的服装和首饰等)、医疗美容等主题旅游。
(二)开发新品种以改善旅游产品结构
目前,对于中国游客韩国在旅游产品(旅游地点与旅游行程安排)的情况上比亚洲主要旅游竞争国处于劣势。与韩国差不多旅游费用的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旅游行程,中国游客可以参观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地点并可以享受欧洲与其他异国的文化,并且这些国家也安排了中国游客喜爱的购物活动。尤其是在日本,虽然旅游费用较高,但是日本拥有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旅游地点及项目,比如在夜里安排游客欢迎的温泉洗浴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开发新品种来改善旅游产品结构。
具体可以从旅游线路来开发新品种,路线也成为了旅游产品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项。旅游路线的不同旅游产品的升值空间也不同。旅行社可以把单项的旅游产品进行重新组合和安排,来适应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比如首尔3日游和首尔5日游,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景点和旅游服务项目;如果在适度调整首尔5日游的交通、餐饮和住宿的档次,那么也就有了首尔5日游标准游和豪华游的旅游产品。我们可以把首尔游视为一条旅游产品线,而对这以产品线保持首尔这一大的旅游目的地不变的前提下,调整该线路中不同的项目来满足不同类型的游客。
(三)加大韩国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
1.深入挖掘韩国旅游产品的内涵
旅游产品的竞争最低层次是价格竞争,再上升一个层次是质量竞争,最高层次是文化的竞争。旅行社在销售韩国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涵盖韩国的地方文化、韩国的生活情趣,将销售人员培养成韩国文化的代表,用韩国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游客,因此在设计和宣传韩国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韩国文化,通过文化层次的竞争来获得客源。
2.各方加上市场联合促销
在对韩国旅游产品进行促销过程中,要实行整体的促销战略。吉林省各个城市的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景区等应加强合作,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利用平面、立体、网络等新式宣传韩国旅游产品。比如户外广告、电视、广播、新闻发布会、举办旅游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旅游产品宣传交流会、韩国旅游产品论坛等形式进行宣传。
(四)提升产品开发人员能力
韩国旅游产品需要旅游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旅行社的产品开发人员应定期去韩国跟团踩线,深入了解韩国的风土人情和资源分布状况,与韩国接待方座谈交流,彼此交流对韩国旅游产品开发的看法,增进了解。定期与国内的客户交流座谈,认真听取游客的意见。同时产品开发人员应定期的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或者参与培训,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设计出游客满意的旅游产品。
结论
旅游是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重要交流沟通形式,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用来突出自身形象和特征的重要营销手段。旅游产品开发有初期总会有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让更多的旅游产品逐渐完善。近年来韩国旅游产品也成为了我省主要旅游开发项目,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吉林省要提升韩国旅游产品内涵,增强韩国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提升产品内涵、丰富产品类型、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韩国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吉林省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田月,王艳琼.中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2016,(15).
〔2〕于鹏,张宏梅.旅韩中国游客的旅游动机及类型研究——基于问卷调查与网络文本的结合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3〕李萧.浅谈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
〔责任编辑: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