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诗月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无与伦比。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前迫切的任务。有必要在全球化、多元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纵观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师,有义务为当今的问题出谋划策。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1.从“有声”到“无声”
小学英语教师在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中,将口语交际摆在突出位置。比如在低年段英语课堂教学中,鉴于学生对英语比较好奇、比较新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于模仿影音中的语音语调,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然而,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不再对英语表现出那么浓厚的兴趣,大声朗读、积极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同样的任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的判若两人,总而言之,年级越高,英语口语交际氛围越来越“冷漠”。
2.从“有趣”到“无趣”
许多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会有一种新鲜感,这时的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浓厚,加上一些比较适合他们的课堂活动,他们总能满腔热忱地投入口语交际,甚至表演得开怀不已,仰天长笑,交际氛围越来越浓厚,热情高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东西增多,加上难度的增加,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减弱,部分学生认为口语交际已经成为一种负担。
3.从“有情”到“无情”
年龄越小的低年段的学生,他们越能够参与到课堂中,越能够表现自己,因此,设计的各种英语口语交际活动始终能够让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到了高年级英语课中,鉴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加之认知水平有限,往往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严重现象,这样的课堂是冷冰冰的。
4.从“有字”到“无字”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书写作了明确的要求,到了高年级,学生能说、能写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同时能根据相应要求为相关物体作简单的描述。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听、说、读这几方面技能的缺失,特别是认知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他们对单词的拼写。尤其到了高年级,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很多单词往往都已遗忘,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独立拼写出单词和句子,更多时候只拿着笔,但笔下无字。
如此看来,如今的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已经到了令人担忧、迫在眉睫的局面,亟待解决。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能力,长此以往,使学生虽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依然能够大胆、流利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真正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二、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刚上课的老师们,无须一本正经地直接进入文本的教学,可以先留个两分钟做个小游戏,让学生热热身、热热脑,有助于让部分学生从自由自在的课间中舒缓过来,这样学生的上课热情大涨,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英语课。
英语是一道美味佳肴的菜肴,而教师就是一个个技艺精湛的大厨,如何让这道菜肴更美味,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手段,如唱歌、跳舞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表示水果的单词前,可以让学生自带水果,尝尝味道,看看颜色,有助于他们的记忆;又如在学习某些单词,诸如:hot,cool等时,让他们通过摸一摸的方式识记;在教授关于季节的单词时,通过动画的形式,让他们感知不同季节带给他们的变化,加上播放录音,在这样的课堂环境里,无形中已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这样学生既放松了他们的身心,又解决了他们不愿进行交际的这种局面,可谓双丰收,久而久之,他们会爱上英语课堂。
2.努力创造语言环境。
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纵观当前的英语教学课堂,很多都被汉语浸润着,如果有了母语汉语的“滋润”,整个英语课堂就会充斥着“中式化英语”,使他们越来越受母语的干扰。所以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着力使一些重要句型在情境中呈现,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情景剧中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因此,尽量避免汉语的渗透,使学生逐步对英语有所接受。哪怕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揣摩老师想表达的意思,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我在教学giveorders这一词组时,学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随即走向一个女生,对她说:Stand up,please.该生站起。我于是对学生说:Just now I gave her an order.“Stand up”is an order.You see?说完又对该生说:Sit down,please.学生又坐下。Boys and girls,here“Sit down”is an order,too.Are you clear?我没有马上告诉学生give orders是发出指令的意思,但学生已通过我与那名女生的互动交流正确领悟了意思。
3.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置身在良好的交际情境里,学生如沐春风,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口语交际长久地、持续地、高效地进行下去,如我在教学“Asking the way”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对问路、指路的基本句型进行了学习,接着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调动学生情绪,我出示了几张昆山亭林公园、周庄、千灯古镇、森林公园等昆山旅游景点的图画,让学生分组用英语说说去这些地方如何问路。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这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地想为同学介绍,此时的课堂氛围异常活跃,让人刮目相看。
4.培养跨文化意识。
由于中西方文化有所差异,比如中国人吃饭用chopsticks(筷子),外国人用餐用fork and knife(刀叉);中国人被表扬总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外国人被表扬会开心地说“谢谢”。面对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英语与汉语的不同之处,恰当地对英语进行表达。因此,我们要大力支持、鼓励学生课外善于积累,可以参加形式多样的英语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比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时刻留意书本背后的知识,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熟悉与了解。
5.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正确的教育与惩罚无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一些后进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多为他们搭建交流的平台。比如“Good!”,“Great!”,“You are so clever!”,“Good job!”,或摸摸他们的头,给予肯定的微笑。这一次抚摸、一份微笑,不仅传递着老师对学生的爱,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见,鼓励、肯定教育的魅力是无穷的。
总之,要让学生走出“哑巴英语”学习的怪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方向,真正为学生提供口语教育的大舞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地施展才能。因此,这需要教师不断解放自身的思想,让新课程理念指引着我们向前,使学生积极、乐于、主动地去说、去道,真正落实课改的各项要求,进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