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君, 刘巧娟, 王建勇, 王宝珍
(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2.石家庄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河北省高职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研究
李爱君1,刘巧娟1,王建勇2,王宝珍1
(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050081;2.石家庄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5)
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受教育观念、学校重视程度和教师自身的影响,存在性别结构不平衡、中青年教师占比大、学历和职称偏低、工作量较大、科研水平亟待提高、参加培训进修的机会较少的问题,应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学历、教学和科研水平来提升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栋梁人才的使命[1].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和体育师资队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机制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查阅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相关论文130余篇,学习相关的政策和材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就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相关问题,向高校有关专家请教.依据需要设计了体育教师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20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发放了问卷,每个学校发放20份,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4份,其中,有效问卷381份.利用Excel及SPSS 18.0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以找出目前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1.1性别结构
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性别情况见表1.
表1 体育教师的性别结构(N=381)
表1显示,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中,男教师占78.2%,女教师占21.8%,男教师的比例远大于女教师.由此看出,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性别结构呈严重的不平衡状态.
1.2年龄结构
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年龄情况见表2.
表2 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N=381)
由表2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0.2%;年龄在36~45岁的占57.4%;年龄在46~55岁的占10.8%;56岁及以上的占1.5%.可以看出,中青年体育教师在河北省高职院校中占比较大.
1.3学历结构
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情况见表3.
表3 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N=381)
由表3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占调查总人数的63.3%;研究生学历占36.7%.可以看出,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学历水平总体较低.
1.4职称结构
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称情况见表4.
表4 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N=381)
由表4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中,职称为助教和讲师的比例较大,占64.1%;职称为副教授和教授的占比较小,为35.9%.这说明,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太合理,职称偏低.
1.5周工作量
所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周课时情况见表5.
表5 体育教师的周课时情况(N=381)
表5显示,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周课时在17学时及以上的占20.5%,13~16学时的占52.8%.由此可见,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周工作量比较大.
1.6科研状况
教师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以及数量是衡量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情况见表6.
表6 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论文情况
由表6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省级论文1021篇,占总发表论文数的79.3%;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和核心刊物的论文篇数相对较少,分别占总发表论文数的12.7%和8.0%.可见,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相对较低,科研水平亟待提高.
1.7培训进修情况
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近五年的培训进修情况见表7.
表7 体育教师近五年的培训进修情况(N=381)
由表7可知,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有42.0%的人在近五年从未参加过培训或进修;参加过1~2次培训进修的教师占33.9%;3~4次的教师占16.5%;5次以上的教师占7.6%.这表明,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次数较少,而这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师资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1教育观念
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的长期存在,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只看重学生的分数,重视“主科目”,忽视体育、美术等“副科目”,从而使体育学科的地位低下,体育教师也不被重视.当前,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人们彻底转变思想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体育教师自身也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2.2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体育工作,加大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力度,才能有更好的场地和设施、更高的师资配备和更优的体育工作环境,体育教师也才能有更多的学习和培训进修机会.
2.3体育教师自身
高职院校所拥有体育教师的数量、性别、学历、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都能影响其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而这些因素中,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与体育教师自身有密切关系,且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得到改善或提高.
(1)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
当前,各高校招聘教师时往往要求其具备研究生学历,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做好规划,加大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一是要创造条件,鼓励体育教师在职进修,加大体育教师外出进修硕士学位的力度[2];二是把好进人关,引进高学历的体育人才,培养优秀体育教师;三是应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增加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使体育教师开阔眼界,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和训练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在职教师的人数及专业方向,开设好体育选修课,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各学校的体育部门应多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各学校的领导应做好不定时的听课工作,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体育教师之间也应提高相互听课的次数,通过体育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互相交流,进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3)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
高职院校一是应创设良好的体育科研氛围和科研条件,使体育教师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多写论文;二是邀请相关的体育专家开展讲座及培训,丰富体育教师的科研知识,使其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三是应加强校内外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多从外界获取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培养一批科研骨干[3];四是实施青年教师“拜师制”,即高职称的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学习,让高职称教师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起到指导和带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五是针对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提高其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4)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
各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改变其固有教育观念,建立正确的评估、奖励与惩罚制度,使其端正态度;同时也可把其思想道德状况作为评优和职称评定的指标[4].各高职院校领导应重视体育工作,注重提高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关义华.石家庄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2]王向阳.湖南省高校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3]张学研.我国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审度与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5,9(4):15-20.
[4]王勇.高校体育教师道德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14-115.
责任编辑:金欣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of Hebei province
LI Ai-jun1,LIU Qiao-juan1,WANG Jian-yong2,WANG Bao-zhen1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College,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Hebei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nefficient in that gender imbalance is serious,larger in proportion of age,academic titles low,workload heavy,research achievement insufficient,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few.Therefo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in relation to upgrading their overall qualifications.
Hebei province;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mechanism
2016-04-22
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GJXH2015-58)
李爱君(1975-),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1009-4873(2016)04-0032-03
G8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