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瑞
(郑州财经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持续农业·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以河南为例
周晓瑞
(郑州财经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随着我国可持续农业的不断改革,农业发展也趋于生态化,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一定的基础。文章以河南省为例,结合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了纳入自然资源投放量的经济增长模型,模型指出生产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和劳动增长数、资本增长数、自然资源投放增长数对经济增长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该文根据模型对河南省得循环型农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河南省发展可持续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措施,为促进河南省农业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可持续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河南研究
循环经济模式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提出,它倡导物质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强调遵循生态自然规律进行社会经济活动,以便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1]。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关键时期,经过长期的奋斗,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大国走向了工业大国,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但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现阶段粗放型管理的经济模式,不重视环境和资源效益,使农业的发展受到生态环境威胁,而循环型农业经济的构建能缓解面临的环境问题[3].文章以河南省为例,结合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特点,构建新型经济增长模型,对该省循环经济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快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当地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循环经济是基于现代化发展的理念,合理保护环境资源,提升社会价值,循环利用资源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4]。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在处理农业废物时需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可再次利用的资源,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品的多级利用,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循环化和生态性[5]。在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中,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1)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有能源、水源等各方面的资源,是进行各种农业活动的前提。在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中,对能源进行高效实用能够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一定要加大对自然界能源开发力度,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发挥能源的最大功能。
(2)农业的零污染排放。农业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将农业废物再次转化为二次资源和可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物质的循环利用,不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6]。
(3)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不但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也要切实为农民谋求福利,实现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可提高农民参与农业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制度的实施,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2.1模型假设
目前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一般把构建生产函数作为构建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7]。因为资源总供给受生产函数的制约,而总供给又对经济的长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生产函数对增长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都是以构建生产函数为前提来建立理论模型[8]。但这些理论模型在构建生产函数时往往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将自然资源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式中,强调人类经济活动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9],合理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从资源到再生资源的生产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的循环型经济增长模式。该文将在生产函数中加入资源循环利用率,将其作为函数模型中的变量,探讨自然资循环利用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函数关系。模型的基本假设如下:
(1)E(nN,nA)=nE(N,A),n>0;
(2)生产函数考虑到自然资源因素,纳入了自然资源投放量和资源循环利用率;
(3)技术会影响资源循环利用率,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改革,资源利用率也会相应提高;
(4)制度随着实际经济局势加以调整
(5)资本投入会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加大或减少
(6)劳动力的改变也会影响循环型经济增长
2.2模型推导
(1)根据模型的假设,纳入自然资源投放量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以下函数都省略了时间下标)是:
B=E(C,A,N,r,S)
B表示生产的总产出,C表示生产中的技术,A表示生产中的劳动力的改变,N表示生产中的资本投入,S表示生产中的自然资源总量,v表示资源循环利用率
(2)生产中的自然资源投放量与资源循环率有一定的函数关系,且为一次性。可表示为:
S(r)=-tv+w
(1)
w表示生产中新投入的自然资源量,t表示生产经济活动中的排除量,tv为自然资源循环利用量
(3)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有
(2)
G表示一定经济规模参数,h,i,m表示在生产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和劳动增长数,资本增长数,自然资源投放增长数,且h+i+m=1,h*i*m≠0
对(2)式取对数得到
将(1)代入(2)式得
等号两边对时间求导得
等号两边同时乘以dt得
上式展开得
eB/B=h*(eC/C)+h*(eA/A)+i*(eN/N)+Z*(ev/(1+v))-m*(tev/(-tv)+w)
将ΔB,ΔC,ΔA,ΔN,Δv来代替eB,eC,eA,eN,ev得
ΔB/B=h*(ΔC/C+h*(ΔA/A)+i*(ΔN/N)+m*(Δv/(1+v))-m*(tΔv/(-tv)+w)
(3)
(3)式中,ΔB/B是经济增长率,用j(1)表示,ΔC/C是技术改变率,用j(2)表示,ΔA/A是劳动力转移率,用j(3)表示,ΔN/N是资本投入变化率,用j(4)表示,Δv/(1+v)是资源循环利用增长率用j(5)表示,考虑实际情况,生产中R趋于无穷大,因此-m*(tΔv/(-tv)+w))忽略不计,得到将自然资源纳入生产函数的经济增长模型为
j(1)=hj(2)+hj(3)+ij(4)+mj(5)
(4)
2.3模型分析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看出,在将自然资源纳入经济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后,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率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它和技术,劳动力,资本共同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技术改变率,劳动力转移率,资本投入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循环增长率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同样在其他影响因子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技术改变率,经济增长率提高; 提高劳动力转移率,经济增长率提高; 提高资本投入变化率,经济增长率提高。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利用将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长期影响,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表1河南省经济和农业资源利用情况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元)农业废物利用率(%)20092224.432475.260.220103002.743312.858.720113661.184007.456.420124079.264430.158.920134356.604695.159.320144576.104893.760.920155137.665444.061.2
表2河南省经济增长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年份经济增长率(%)水资源利用量(t)20092.452320102.150020112.548720122.745620133.243520143.441220154.1396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农业改革,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农业产业模式[10]。循环经济要求的是高效的资源利用率,资源的减量化和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因此,河南省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采取循环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渐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努力构建资源再生利用的经济模式,进一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河南省政府在加大对自然资源的调控后,在2006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农业发展方面,河南省加强了能源建设,在一池四改的模式下,开展了沼气的综合利用[11]。其中,商丘市累计建立沼气池48.3224万座,周口市建立4000座,这两个区域的农村已经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河南省的一些城乡结合部,发展了以旅游为基础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这些区域开设农业观光园,结合花卉种植,蔬菜采摘等旅游模式,既满足消费者需求,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型农业经济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污染排放量,为河南省建立了节约水源和土地资源的农业模式,提高了该省的农业发展水平。
由表1可见,在2011~2015年,农业废物利用率呈稳定增长趋势,大概每年可以提升百分之一的利用率。而每提高百分之一的资源循环利用率,河南省人均GDP增长2000~3000元。利用模型公式得出2009~2010年间的经济增长率为5.1%, 2010~2011年间的经济增长率为4.9%。, 2011~2012年间的经济增长率为5.2%, 2012~2013年间的经济增长率为5.1%, 2013~2014年间的经济增长率为5.3%, 2014~2015年间的经济增长率为5.4%。因此,可以看出河南省在进行循环型农业经济模式后,增大了农业废物利用率,也就是公式(4)中的j(5)增大了,相应地人均GDP也在增加,经济增长率也在增加且呈稳步增长趋势。
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河南省也严格遵循了水资源减量化原则,农业灌溉用水大量减少,人均用水量也在减少。从表2看出2009~2015年水资源下降了127t,科学有效降低了水资源用量。同时,随着水资源利用的减少,经济增长率也不断增长,从2010年增长2.1%,到2015年增长4.1%,呈明显持续增长趋势。
根据农业循环型经济增长模式,河南省各个影响因素方面采取了对应措施。(1)在农户种植方面,科学合理种植,节约化肥农药,降低成本。(2)在技术方面,省内大力推广节电节油节煤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稻壳进行循环利用,将木屑加工成再生碳能源,在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3)在劳动方面,政府开展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对富余农民转移到其他技术部门,实现有效农民劳动力转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该文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特点的分析和纳入自然资源投放量的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得出技术和劳动增长,资本增长以及自然资源投放增长均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需处理好农业发展和生态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相应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改善劳动力市场。该文以河南省为例,研究出纳入自然资源投放量的循环型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有利于农业功能的拓展,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周震峰, 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25(5): 348~351
[2]林向红.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生态经济, 2006,(2): 110~112
[3]尹昌斌, 唐华俊,周颖.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27(1): 4~8
[4]马凤娟, 张中斗,汪虹,等.以循环农业思路加快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农业经济, 2011,(7): 3~5
[5]白云峰, 涂远璐,郑建初,等.现代循环农业系统结构模型及实例分析.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4): 516~519
[6]李志纯, 谢可军.湖南循环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 2009, 6: 5~6
[7]杨萍, 季明川.发展循环农业、促进节能减排.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 2008,(4): 4~5
[8]郭洪海, 姚慧敏,杨丽萍,等.山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31(4); 81~86
[9]王昀.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步伐.新华日报, 2005,(5):1~2
[10]吴洪涛.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9
[11]白金明. 我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RESEARCH ON RURAL CIRCULAR ECONOM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HENAN
Zhou Xiaorui
(School of Electronic Commerce,Zhengzhou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Zhengzhou,Henan 450000,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and the appearance of agriculture has changed a lot.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agricultural economy system is th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s current agricultural economic system.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ycle,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l of natura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xplored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st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rcular economy; agricultural economy; Henan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629
2015-07-17
周晓瑞(1981—),女,河南洛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Email:zhouxuan_5916@sina.com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问题研究”(152400410622)
F303; F323
A
1005-9121[2016]06-017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