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花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郑州 450015)
·三农问题·
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岳花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郑州450015)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农村环境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探讨了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耕地总量下降并伴随土壤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该文从政治学层面、社会学层面以及经济学层面系统地阐述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增强生态环境安全意识、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村生态建设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策河南省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的健康生活,也严重阻碍了“三农”工作的有序推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治理,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建立节约型、友好型、循环型农业,加强对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工作,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较大破坏。研究表明,河南省农村地表水污染严重,在所调查的59个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监测中, Ⅳ类和劣Ⅴ类水平达到50%以上[1]。王虹扬[2]研究认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诱因是由于二元社会导致的城乡差异、生产方式落后以及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等。
文章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从不同角度分析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治理农村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十八大以来,河南农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河南省广大农村生态已经失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严重[5],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着极大威胁[3-4]。
1.1水资源短缺
河南水资源短缺最为突出。据专家估计,河南省全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5亿t,但因人口多、灌溉面积大、复种指数高等因素,人均水资源量仅440t,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3]。由于黄河断流,水流量降低,加上居民用水与工业用水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另外,水资源在河南省各地分布不均,如豫东、豫北平原区的耕地较多,约占全省耕地总量的52%,而水资源仅有全省的28%。
1.2耕地总量下降并伴随土壤退化
图1 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
全省耕地面积由1954年的900万hm2减至2012年的680万hm2,平均每年净减耕地5.5万hm2(图1),每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与一个中等农业县的耕地面积相当。经分析发现:河南省耕地养分含量较低,有机质含量平均不到1%,与全国平均含量为1.5%的水平相比,相差近1/3,且还在逐年下降; 除此以外,全省一半以上的耕地缺钾严重,约22%的耕地磷、钾俱缺; 因此,土壤退化现象严重。
1.3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2000年河南省林业用地面积为410万hm2,到2014年仅有270.3万hm2,森林覆盖率为19.8%。许多丘陵和高山没有绿化,在风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表1)。由于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的自然灾害频发。据统计,河南省全年土壤流失量为1.2亿t,氮、磷、钾等养分流失近100万t,不仅使耕地质量下降,也使洪涝灾害、干旱频发(表2)。
表1河南省土地退化分布
类别分布面积(hm2)流水冲刷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30312土壤沙化开封、郑州64.97风化、流水冲刷交错地区黄河故道区6007盐碱化地区鹤壁、濮阳、新乡4050
表2河南省自然生态灾害发生次数情况
自然灾害类型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水灾3151065336334337旱灾354390964970江河断流768086108119
表31995~2013年河南省农药使用量
19951998200020052013农药使用量(万t)7.36158.32058.35448.56218.6251
表41995~2013年河南省化肥使用情况
19951998200020052013化肥使用量(万t)179.9331802.872182.121182.451187.847
表51995~2013年河南省农膜使用情况
19951998200020052013农膜使用量(万t)3.04233.77213.92214.04264.2114
1.4农村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农村农药化肥的使用、城市生活污染转嫁农村、企业污染排放等问题促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具体原因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近年来河南省农药、化肥、农膜使用量不断增长(表3~5),不仅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还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据分析[4],河南省农药利用率仅为30%左右,剩余的农药造成了水体污染并威胁着生物多样性。二是农村环保工程建设滞后。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并未有效处理,造成了新的污染。另外,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选择城郊地区填埋或焚烧,由于不能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仅占用了农村的土地,同时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中,对村民饮水造成威胁。三是一些高污染企业逐步向乡镇转移,有些乡镇企业采用的多是落后生产工艺并伴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调查发现,河南省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约有60%以上位于农村,这些企业每年排放的煤烟、废气、燃油中的有毒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剧,遇到降雨就产生酸雨[6],尤以河南南部地区酸雨危害较大,而且还向豫北地区延伸。
2.1社会学层面分析
2.1.1人地矛盾突出
种地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他收入渠道较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河南省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 2014年,河南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5%[7-8]。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突显,同时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根据河南省农民增收问题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2014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位于全国第17位,农村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收入来源单一,生存压力加大,导致一些农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开采森林和土地等资源,给当地的农村生态环境影响造成危害。
2.1.2环保意识薄弱
河南省农村人口较多, 2014年为5100万人。对河南省8个乡村受教育情况调查发现,河南省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中高中以下学历占到71.2%,文化素质偏的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由于公共媒体对环境问题关注度集中于城市,对农村的环境问题宣传较少,农村农业废弃物随便堆放、脏水乱泼、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2.2政治学层面分析
2.2.1政府管理缺失
政府对环境的管理实质是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恶化。环境资源属于公共所有,但由于各部门、组织为追求各自的利益,无法避免发生矛盾,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干预和管理[9-10]。河南省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在政策的出台方面还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同时在管理方面,河南省环保部门和其他部分之间配合不协调。农村环境治理涉及矿产、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一旦出现环境污染事件很容易导致部门之间的职、权、利不清,很难形成执法管理网络,最终导致“各部门都管,但又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同时没有形成环境监测体系以及环境考核制度,对农村环境问题无法明确地监测与管理。
2.2.2法律制度不健全
目前,河南省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有《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河南省环境保护法》等,现行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还比较落后,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这使执法部门缺少依据,导致执法力度不足,最终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2.3经济学层面分析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环境进行补偿性修复[11]。然而,河南省在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资金投入较少, 2013年河南省环保投资总额为132.2450亿元,其中用于城市的为91.0056亿元[12],用于农村环保资金还不足40万元。同时很多农村居民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走上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对土地和森林进行掠夺性经营,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恶化。因此,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慢是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经济原因。
3.1提高政府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目前河南省仍然有很多农村存在畜禽养殖场分散、秸秆焚烧点少,畜禽粪便处理设备缺失、屠宰场与农民居住点较近等问题,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提高政府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水平。首先政府部门要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近年来,河南省以“整片+分散”的方式对农村进行规划建设。政府要对农村的畜禽养殖场、屠宰场进行规划,远离居住区和水源区,同时,扶持大型养殖企业,促进畜禽养殖规模化生产,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建立污水集中处理系统,严格控制水源带来的污染。其次,要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当绿色GDP占GDP的比例越高,经济的增长对环境的迫害性越小。将绿色GDP纳入到政府考核指标,一方面可以增加地方领导对环境的重视,改变经济发展大于一切的观念; 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进一步强化对工业企业、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对农村大型工业和养殖业进行考核评价,对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发放准入证和排污许可证,从源头对环境加以保护。同时,对一些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企业,要给予严厉惩罚,使其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3.2转变农村发展方式
3.2.1优化布局
实践证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并非越快越好,应与资源、生态环境、人口数量、农村环境相适应; 盲目追求GDP的发展,反而容易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必须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明确河南省各地农村生态类型,科学划定禁止建设的区域、限制开发的区域及规划发展的区域。例如,豫北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可建立生态保护区; 豫中农村地区人口稠密区,严禁污染大的企业落户; 豫西农村地区可安排大型的农业合作社等。同时应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并加快产业的升级[13]。
3.2.2建立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
第一,转变思想。要尽快扭转只追求经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理念,全面树立高产、优质、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环保、绿色的发展意识。
第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要确定合理的种养结构,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应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现代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可在豫南地区发展烤烟、蔬菜、茶叶等优势产业,在豫东发展生物药业及乳业等产业。
第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省市县各级财政须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向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倾斜,建立农村生活废水污水处理、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并不断扩大监测范围,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第四,积极防治农业污染。加强农资市场的管理,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生物农药、肥料、可降解农膜、环保洗剂等,禁止高毒农药、化肥的使用; 推广生物防治、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等技术,在农田周边种植防护林,注意水土保持。
3.3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第一,目前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有《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意见》等,而河南省出台的地方环境政策法律不多,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水污染、土壤污染及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第二,强化执法力度。建立专职农村环境执法队伍,一方面进行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宣教; 另一方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追究当事人责任。第三,领导干部考核制度。转变以GDP数量为核心的考核模式,建立涵盖社会民生、农产食品质量安全、“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综合考核模式。对破坏环境者施以问责制
3.4加强农村生态区划,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系统
首先要针对河南省目前农村环境现状及问题,组织有关专家编制《河南省农业生态区划》,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农村生活区、工业区、农业区[14]。要通过整体迁移或者就近调整等方法,改变目前河南省农村居住混乱问题,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同时要完善农业生态保护规划,结合河南省资源和地理条件、以及产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应该重点发展有机农业、果蔬产业等,做到“一村(乡)一品”,“一村(乡)一业”,以农业供给性改革为契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河南省农业规模化发展。
3.5推动科技创新
改善河南农村的生态环境还要依靠科技的投入,要建立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的队伍,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其他省份在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经验,力争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创符合河南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新技术、新方法,力保河南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在节能方面,应该充分利用河南省农村生态资源,改变目前以煤、柴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同时,要对乡镇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淘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在减排方面,要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杜绝焚烧秸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 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增加生物农药使用,淘汰长残留、高毒农药,严格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此外,要进一步开发生物降解地膜和药膜等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病虫、抗逆农作物、畜禽新品种以及豫北森林的恢复工作。
[1]殷学永. 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许昌学院学报, 2011, 30(2): 121~123
[2]王虹扬, 王立刚.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5): 27~32
[3]梁正高.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7,(3): 37~39
[4]荀彦平, 张有贤.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 23(4): 40~42
[5]李秀灵. 河南省水资源短缺现状及对策.水电能源科学, 2009, 27(6): 40~42
[6]蔺芳, 张家洋,王书丽,等.河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4): 406~409
[7]杨钧. 河南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 29(4): 96~99
[8]河南省统计局.2013河南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9]杨永虎.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政府治理.民营科技, 2010,(9): 123
[10]贺东升, 冯建国,薛正旗.农村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的原理和可行性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1): 13~17
[11]杨勇刚. 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2): 55~57
[12]谷树忠, 谢美娥.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农业资源与区划创新思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1): 5~12
[13]上官丕亮, 殷勇.遏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法律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 2011,(12): 15~23
[14]肖燕, 钱乐祥.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与展望.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 27(6): 60~64
CHALLENGES AND MEASURES OF THE COUNTRYSIDE EC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Yue Huayan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Henan 450015,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so has suffered big challeng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 in Henan province,this paper discussed main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enan province, such a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 decreased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and soil degradation, decline of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serious soil erosion, etc.And then it elaborated the cause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s,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systematically.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which included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curity,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rural development,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tc.It aime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and the reality basis for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ntrysi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research; measures; Henan province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624
2015-09-11
岳花艳(1973—),女,河南宝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Email:yuehuayan0920@163.com
2015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152400410585); 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规划项目“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6-GH-168)
X171.1; F323.2
A
1005-9121[2016]06-014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