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安置点回访
——校园成为数百灾民避风港
作为孝感市临空经济区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闵集中学集中安置了大批村民,为受灾群众解决衣食住等临时困难,并配备医疗卫生、公安消防等人员设施,保障受灾群众的健康和财产安全。这里面离不开干部和老师们的付出和奉献。
8月25日,孝感市临空经济区安置点闵集中学内,最后一批转移安置村民带上行李有序地登上中巴车,返回阔别多日的家园。
最后一批受灾群众撤离,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工作告一段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入全面提速阶段。马上要开学了,闵集中学随之进入紧急的清理整顿阶段,迎接学生入校。
从7月21日到8月25日,一个多月来,闵集中学充当着临空经济区最大的一个安置点角色。据了解,闵集中学安置点共设12个安置室,配有食堂、淋浴室、直饮水(冷热水)、救灾物资等,为受灾群众解决衣食住等临时困难,并配备医疗卫生、公安消防等人员设施,保障受灾群众的健康和财产安全。
灾民撤离当日,《小康》记者来到闵集中学,安置区内贴满了各种标识,告知饮食用水安全、卫生防疫等各类知识,每个安置室门口张贴有负责人的姓名和电话。
走进一间安置教室,里面不少灾民正在收拾物品打包行囊。打包好的行李靠窗堆放着,有凉席、杯碗、衣物等生活用品。
牵着条狗,坐在折叠床上的杨寨村村民王先生对《小康》记者说:“这条狗跟着我流浪了很久,半个多月了。当时家里浸水了,我们只顾逃命呀,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带。”王先生说,7月21日他们村里100多村民都被转移安置到了闵集中学内,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
绕过各个安置教室,《小康》记者来到食堂门口。正值饭点,食堂里面人声鼎沸。受灾群众正排着队往窗口领取午餐,午餐是炸肉土豆饭、西红柿鸡蛋肉沫汤,还有一个咸鸭蛋。
在一张桌前,一家四口坐着在吃饭,一对老夫妻,一个中年男子,还有一个小女孩。“像这样我们就满足了,以前涨水的时候简直是遭罪,什么东西都没有吃。”75岁村民刘长清笑着对《小康》记者说,“今年这样的洪水我见得多,1954年的比这个水还大, 1968、1969年当时房子都淹了,以前呀,我们是往山上走,在山上搭棚子,都没什么吃的。”
“只要把肚子搞饱,我们没有其他任何要求。现在一日三餐除了吃的喝的,政府还给我们发了被子、毛巾、牙膏,我们很满足了。”刘大爷告诉《小康》记者,全家人吃完饭就会统一搭车回家去。
“根据汛情,前期我们就在搞防汛工作,着手准备转移安置。”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祁经纬向《小康》记者介绍:“严格来讲,7月6号我们就抽调人马做相关安置工作安排,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两班倒。由于安置时间紧迫,安置人员众多,最高峰时有500多受灾群众安置在这里,操场到处都是帐篷。”
“前期准备过程中,首先利用学校优势条件设施,我们请来医生和公安,设立医疗点、安保点。因为是放假期间,我们就把食堂师傅也请回来给群众做饭,也临时搭建了板房淋浴室,虽然客观条件不太好,但我们尽可能保障老百姓正常简单的生活供应。”祁经纬表示。
受灾群众集中在一个地方安置,各种问题需要调解。祁经纬举例说:“前期有的群众家里面受灾了,心里一时接受不了。社会上有谣言有的说我们把堤挖了甚至说埋了雷管把堤炸了。我们首先向他们传递真实信息,宣传我们的相关政策,争取获得群众的理解。”
村民们在安置点食堂领取食物。图/张玉荣
为何选择闵集中学作为安置点?据了解,第一是因为暑假期间学生都离校了,学生教室宿舍都空置下来了;第二是学校地理位置比较高,容量比较大,容纳人数比较多。
按常规正是暑假休息时间,而对于安置点闵集中学的老师来说却基本都没有休息 ,他们一方面参加抗洪抢险,另一方面做安置群众服务。
“我们总共有50名教职员工,前期阶段是抢险,后期阶段是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学区负责人祝照争告诉《小康》记者:“我们成立有汛期抢险突击队,由中青年男老师组成,有30多人次参加5次抢险。群众转移安置后,我们全体教职工分了两个班次轮流为他们准备饮水、床上用品,负责他们一日三餐,将他们的饭菜打好分发到他们手中,一共持续了四十多天。”
祝照争还告诉《小康》记者,临空籍的老师很多都是积极主动自愿地参加到抗洪救灾中,有些教师家中已经受灾,没有顾及自家而投入到灾民的服务中来。“学校专门成立了几个组,按照我们的预案,成立有接待引导组、定点安置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组,这是学校内部制定的,不然应对五六百人受灾群众会打乱仗。”
为了不打乱仗,每个安置室都安排有两个老师负责服务工作,门口贴有他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老师们也是24小时轮班给受灾群众提供服务。
学校马上要开学了,随着受灾群众转移回家,闵集中学也进入开学准备阶段。防疫人员马上要到校园进行彻底消毒,老师们也正着手清理准备,转入到常规教学,祝照争说:“确保按照正常时间9月1号开学。老师们也要对受灾学生进行家访调查,保证大灾面前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受灾而辍学,对因灾致贫的学生制定救助预案。”
村民们在安置教室里收拾行囊准备离开。图/张玉荣
中午时分,受灾民众拿着行李陆续登上中巴车撤离归家,临空经济区政府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旁欢送,给与慰问并目送他们离开。
随着车辆,《小康》记者来到受灾民众家中,了解安置转移背后的情况。临空经济区道兴社区总支书李茂华告诉记者,他负责的10个村有4个村整体转移了5000多人,在7月21日下午1点到5点的转移过程中无一人伤亡。
“没有见过这么猛的洪水, 来得太急了。这次破堤,没有一点思想准备,财产损失很大。” 李茂华感叹道,“这是最惨痛的记忆吧,很少见到这样的惨状,不过比地震还是好点,没有死人。”李茂华说21天他有16天在抢险一线,没有休息一天,成天和村里干部和民工在一起,辅助武警战士们救援抢险。
“当时,我们遇到些难题,有的民众不肯出来,我们就一个弯一个弯去搜寻,去做思想工作。老弱病残的就抬出来放到车子上运走或者送往医院。”为了尽快转移安置,李茂华说他们就和武警开着冲锋舟到处搜人。“武警战士们抢险非常勇猛,修坝筑堤,真的是车轮战。他们没有休息,只吃盒饭喝矿泉水,有的官兵现场都晕倒了。另外,我们村民们也一直帮着运沙袋运石子运土。”
来到临空经济区农联村杨志春家,洪水过后,墙上两米多高的地方都留下深深的印痕,大铁门不住往下“吐”着锈水。杨志春说现在家里井水要通过杀菌消毒才能喝,做饭用水都要用矿泉水,也要到镇上买菜吃。而最严重的是他的十亩莲藕,“全部都死了,加上成本估计损失20万左右”。而他的弟弟杨志东因为养鱼,鱼池被冲毁,损失也最少30万。
“我们这个地方习惯种水稻、莲藕,还有养鱼,主要靠着这三大部分维持生计。”李茂华说,“现在这些养殖户损失最大,有的甚至倾家荡产,恢复生产连鱼苗都没有买,洪灾过后繁殖基地都没有了,即使有鱼苗价格也很贵。”
灾后重建怎么办?李茂华说:“我们错过了最佳有效时间, 我们这里主要是搞农业生产,要鱼苗没鱼苗,要种田也错过了农业季节时间,争取政府的支持,种植些麦子、油菜,但是这里人也不愿意种,重要还是要靠自身生产自救。”
然而农民生产自救压力也比较大。“养殖户很大一部分人多年也难以恢复,靠政府支持,加上一些外援力量,多少有些补救,但是依然压力很大,有的三五年难恢复,有的十年八年估计也难以恢复。”李茂华说。
63岁的杨志春,他说灾难过后,现在只能想方设法在附近打打零工来补救。“帮人捞鱼、修路、绿化环保什么的,正规的厂家是不会要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更多的村民还是要靠家里在外务工的人来资助。据了解,临空区农村人口中,80%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
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