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娱乐圈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郭德刚和曹云金的师徒对撕。详情不表,各位看官可以自己上网去查,各种报道,各种解读,铺天盖地。耍嘴皮子的人撕起来,精彩激烈程度果然比公司间高出几个段位。
撕得背后无非是利益之争。往浅了说,反映的是两个人、两个公司之间的恩怨情仇;往深了说,反映的是一个圈子的文化,一个行业的发展现状。
以郭德刚和曹云金的事件为例,群众围观第一个兴趣点自然是两个人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师徒恩断义绝,公开对骂;看完之后,群众们开始反思到底谁对,相声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做法是该坚持还是废弃?讨论开始,各自战队,简单的“曹郭对撕”事件由此升华到更高层面。从这个角度看,撕逼并不是件坏事。
互联网圈和家电圈最爱撕逼,连“撕逼”这个词也是因为在天涯、百度贴吧等论坛盛行,才逐渐传播到社会。有跑家电圈的记者曾总结道,格力集团的董明珠接受采访的最后一部分必是贬美的,“千年不变”。小米雷军和奇虎360张鸿祎对撕的结果往往是一纸诉状告到法院,不达目的不罢休。阿里马云和京东刘强东倒是没有公开对撕过,但每逢“双十一”和“6.18”的猫狗大战,还是电商行业里的一大景观。
没办法,家电和手机业早就告别了“黄金时代”,现在连“废铁时代”都称不上,卖一台电视挣得钱还不够在北京买一碗炸酱面,不撕得狠一点,哪一天没有存在感,沦落到“老三”的位置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相比之下,汽车圈活得还相当滋润。一位互联网造车人曾不无心酸地对我说,至少当前汽车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一个企业规模小没关系,只要抱住一个细分市场就能生存,但在IT圈不争到前两名是真活不下去。一番话让我顿时明白了为何这么多IT人要来造车。
其实,汽车人自感活得已经很苦。今年成都车展,一位自主车企老总向我感叹,要不是SUV,不知道这两年会有多少自主车企倒下。十几年前,那个躺着能赚钱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现在的国内车市蓝海难觅,红海越来越多,有的区域甚至都成了血海。
自主车企生存最困难也撕得最早、最激烈。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上汽都有过顾水军撕“友商”的行为,战况如何,我们在这期杂志中给了评价。
合资车企当前撕得也很激烈,但我们更关注的是8月那场宝马与奔驰之间的“全铝车身”对撕。有人说,这是豪华车品牌在国内第一次跳出来直接攻击竞品。是不是,现在还不太确定,但可以明确的是,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再不撕也有掉队的危险。这也标志着汽车圈也开始像互联网圈一样全面进入“撕”时代。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以互联网圈为例,因为对撕时常发生,这使得消费者对企业了解得更加透彻,至少在产品层面,消费者想得到客观的评价信息,去“友商”的论坛里看看,再结合KOL的文章和自己的行业,得出的结论基本八九不离十。
汽车圈进入“撕”时代后,那种千篇一律的测试稿会更加没有市场。精明的消费者会在车企对撕中对产品性能了解得更透彻,好车型拥趸会越来越多,间接上也起到了优胜劣汰的效果。至少当前消费者选择豪华车时会问一句:“这车身是全铝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