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命题研究与实践

2016-10-12 03:52王永玲舒德全刘维军
地理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模拟题综合题图文

王永玲舒德全刘维军

(1.邹平县黄山中学, 山东 滨州 256200; 2.滨州市教学研究室, 山东 滨州 256600)

“综合题”命题研究与实践

王永玲1舒德全2刘维军1

(1.邹平县黄山中学, 山东 滨州 256200; 2.滨州市教学研究室, 山东 滨州 256600)

分久必合,高考文综采用新课标全国卷的省区越来越多,全国卷的特点是凸显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本文围绕一道新课标全国卷综合题模拟试题,从命题的背景和立意、命题点的设计、设问与答案、图文材料的来源及修改、试题的打磨等方面展开,探索追寻新课标全国卷的命题思路。

模拟试题图文材料、设问和参考答案等如下所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下图中的大海子盛产冷水鱼,当地从额尔齐斯河引水,通过“人放天养”、夏季休渔的方式发展渔业。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当地水产养殖和加工发展迅速,水产品远销日本、北欧等地,冬季捕鱼也成为一大特色产业。当地的“冷”作为一种气候资源得到重新认识,出现了冰雪旅游、运动等依托“冷资源”发展的新兴产业,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基因。

(1)分析大海子能实现“人放天养”冷水鱼的自然条件。(6分)

参考答案:湖区水域面积广,入湖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2分)湖区纬度较高,湖水温度低;(2分)补给湖的河流源于上游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水温较低。(2分)

(2)分析大海子选择在冬季捕鱼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经过夏季休渔和鱼苗生长,鱼肥,产量大,且肉质鲜美;(2分)当地冬季新鲜食品种类少,市场需求量大;(2分)冬季气温低,便于储藏(或答冬季湖冰厚,捕捞安全)。(2分)

(3)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大海子渔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信息通讯的便捷,使得水产品和冬捕的知名度提高;交通设施的完善,水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先进水产养殖和加工技术的引入,提高水产品产量,丰富了种类;同时促进了水产品的深加工。(6分,答对三点即可)

(4)目前,关于该区域的发展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扩大冷水养殖业规模,打造冷水鱼集散地和精深加工中心。观点二:控制冷水养殖业规模,让水产业与冰雪旅游等产业联姻,走休闲渔业之路。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赞同观点一。理由:该区域河湖以及雪水等冷水资源丰富;渔业发展历史悠久,养殖经验丰富;深加工促使产业链延长,水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增加收入;规模效益使得水产品的销售市场更加广阔和稳定。(6分,答对三点即可)

赞同观点二。理由:冷水养殖业规模过大会破坏生态环境,且产业单一,风险高;该区域“冷资源”丰富,可拓展的产业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产业结构多元化,降低风险;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增加收入。(6分,答对三点即可)

下面对该道模拟试题的命制和思考过程进行陈述。

一、命题背景

纵观地理学科的发展史,人地关系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这也是地理学科命题的背景,试题在命制时的出发点就是人地关系,命题选择的方向要注重落实到探讨人地关系问题,且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师生和社会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是题目的最高价值体现。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命题的取材和问题设计要以现实生产、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例如上述模拟题,选择的区域是新疆的北疆地区,主要是考虑该区域近年来以“冷资源”为依托的相关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冷”是区域发展的不利条件,但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资源配置方式随之发生深度调整,催生出冷水养殖、冰雪旅游和运动、寒地试车、大数据云存储等新兴产业,并驱动“冷资源”利用开始向深层次拓展。这道题的命题背景是考虑区域发展的变化所体现出的人地关系问题。

二、命题立意

命题的立意要关注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和高考地理命题指导思想。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有: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高考地理命题指导思想是: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也就是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两者的共性在于能力要求,即命题一定要凸显出地理学科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四个方面: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上述模拟题从图文材料的梳理和题目的设问及答案组织就体现出对四大能力的要求,也就是命题要强调能力立意,当然也可以提升到学科素养立意,但地理新课标修订中提出的人地和谐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层次更高,综合性强。所以在解决地理问题时体现最具体的还是“四项能力”,在地理试题命制时,比较好把握的也是这“四项能力”。

三、命题点设计

有了命题背景和立意的支持,下一步就是设计命题点。地理事象基本都具有区域性特点,地理学科命题的一大特色就是落实到区域,所以命题点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所要考查的具体问题及其分布的区域。所选择的区域要具备可供探讨的人地关系问题,不能无病呻吟,至于该区域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区域,并不是重点,关键是遵循命题的背景和立意。如果所选区域具备小切口,并且能探讨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最好不过了。

其次,命题点的设计要参考考试说明中的考点,由考点解读出知识点和能力点。每道题的命题点设计都必须符合整套试卷的考点设计,在全盘规划整套文综试题考点分布后,确定这道模拟题承担考查以下考点任务: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当然,试题不可能覆盖全部知识点,主干知识抽样考查是全国卷命题的一大特征。

有了上述的背景、立意以及命题点的确定,就可以遵循上述原则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设问。

四、设问与答案

新课标全国卷综合题的设问往往是围绕同一主题展开递进式追问,目的在于实现多层次、多角度考查考生对“四项能力”的应用。在选定区域确定了要考查的相关问题后,需进行问题清单的罗列,逐个进行探讨,最后进行取舍,综合题一般的原则就是留下三到四个问题,再进一步打磨修改。

上述模拟题我们总体列出了关于干旱特征、地质地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最后确定以“冷资源”开发为背景,以新疆大海子渔业发展作为核心问题,提出的四个设问也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分层次、分步骤探索大海子“能实现‘人放天养’冷水鱼的自然条件”“选择在冬季捕鱼的原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大海子渔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以及“该区域在水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背景下,探讨对比区域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措施”。其中最后一问是开放性的,主要是为考生用地理学的不同视角对比分析、表达不同见解提供了空间,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的设问在近五年的新课标全国卷中没有缺失过,应该是今后地理高考命题的主流特色。

关于设问的方式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如“分析××的原因”、“说明××的影响”、“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等等。

另外设问的提出必须明确所要考查的具体考点,如上述模拟题,四个设问中所涉及的相关具体小考点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总之,确定命题背景较为关键,因为背景是设问的源头活水。

答案的制定则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对于问题的分析要注重过程的完整性,即有因有果;需注意学生的答题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分值的布局和阅卷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最终的效果是条理清楚、思维严谨、有理有据、专业性强、无模棱两可,即使是开放性的问题也要把握其合理性和关键点所在。如上述模拟题第(1)小题的部分答案:“入湖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湖区纬度较高,湖水温度低”,基本符合上述要求,不是简单的模板套用和罗列,答案本身就考查了学生对“四项能力”的把握程度。

五、图文材料来源及修改

通过以上的工作,上述模拟题算是成功了一半,现在需要给它丰满的羽翼,即图文材料的配备。关于图的来源,该题原图来源于学者论文,下载后不清晰,笔者用相关画图软件进行了重绘和整理,最后在图中所体现出的主要是“水”这一要素。当然试题的其他要素不一定全部需要图来承担,文字材料也很关键,该题文字材料的来源有专业论文、百度百科、新闻、相关网页等。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图的阅读量不是很大,我们对材料进行了整合与修改,最终用简练的语言为题目进行铺垫和支撑。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地理相关图文资料,平时可以多关注《中国国家地理》《国家地理》《地理中国》等许多和地理学科相关的网站、节目、杂志等。虽然图文材料的选取和调整是随着设问的修正随时进行的,但建议命题时先不进行具体图文材料的修改和整理,如果发现在该区域的命题思路和范围非常狭窄时,可考虑更换其他区域,以免做无用功。

六、试题打磨

图文材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设问的合理性和价值的高低、答案的规范和合理性,都是试题打磨过程中要注意的。图文材料、设问、答案的每一次改动,应有明确的改动意图,要规避一些不合理和不严谨的现象。当然最终的目的是要体现出命题的背景和立意,尽量不违背初衷,这是试题打磨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打磨设问和答案,以第(1)小题设问为例,该小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因为高考试题非常善于在考点的交汇处命题,所以用一道小题考查多个考点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该小题最早的设问是“分析大海子盛产冷水鱼且肉质鲜美的原因”(8分),答案是“湖区纬度较高,湖水温度低;补给湖的河流源于上游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水温较低;由于湖水水温低,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补给水源洁净,河湖沿岸工业污染少,水质好”。在打磨过程中发现了不严谨的地方:即设问不清楚,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但可能让学生误解为是一个问题,且答案并不能很好的服务于设问,即肉质鲜美的原因仅从生长周期长和水质优解释欠佳。经过思考后改设问为“分析大海子盛产冷水鱼的原因”,但又觉得考查较为单一,没有深度。再改设问为“说出大海子适宜生长冷水鱼的条件,并简析其营养价值高的原因”,这时候设问成了两个,问题也较为合理,但在答案组织上就会遇到上述同样的困难,即营养价值高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有超出地理学科范畴的地方。继续打磨,思考是否可改为“分析大海子盛产无公害冷水鱼的原因”或“分析大海子盛产绿色、有机冷水鱼的条件”,但通过打磨,总会发现会有各种不合理和不严谨的地方,终觉得不够理想。最后再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大海子主要是通过人工定期投放鱼苗,但不会投放肥料或饲料的方式发展冷水鱼养殖,而这种方式当地称为“人放天养”,经过几次探讨辨析后,最后的定稿题目设问就变为“分析大海子能实现‘人放天养’冷水鱼的自然条件”(6分),答案是“湖区水域面积广,入湖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湖区纬度较高,湖水温度低;补给湖的河流源于上游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水温较低”。可以发现,该题分值由8分变为6分,最终的设问问题虽然是一个,但是这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考查两个方面,即能“天养”和冷水鱼生长的条件,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增加深度但不提高难度,答案也更加趋于合理性。问题的设问方式、内容、措词、答案、分值都发生了改变,但更加合理、严谨,且更能体现命题的背景和立意。

其次关于图文材料,例如上述模拟题,图文材料随着设问的改变进行了数次调整,最后要实现图像清晰、图例规范、文字简练、信息全面的目标。这道题目最终只用到三种图例,图内文字只有“大海子、额尔齐斯河”这几个关键词,文字材料控制到了160字左右。这个过程看似容易实则艰难,尤其是文字材料的打磨,从当初的300字到后来的160字需要逐字斟酌,最终要达到表述行云流水,提示点到为止。

试题的打磨过程有时候是命题最艰难的过程,要参考平时的阅卷分析和反馈,注意一些学生答题中的问题和细节。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声逐字逐句地阅读,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最终目标是意图、材料、设问、答案环环相扣,设问体现意图,材料支撑设问,答案对应设问。一个人往往容易一叶障目,看不清真伪和本质,所以试题打磨过程需要多人参与,最好在成题以后,有“局外人”参与审校。这样,经过多轮次的探讨,消除每一处不严谨的地方,使得题目越来越符合命题的真实意图。当然,命题也需要时间的沉淀,一道好题也许用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才能打磨好,有时候就需要阿基米德从浴缸里跨出时的灵感和幸福感。

七、关于命题的思考

首先是中学教师对地理学科的思想和前沿理论成果了解有限,其次是全国卷高考题的背后是国家顶级专家和专业资源的支持。高考命题专家站得高看得远,对问题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尤其是题目的价值表现,所以中学教师命制的模拟题与全国卷高考题相比,在命题背景和角度方面存在差距。如上述模拟题,设问和答案在命题背景和立意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即高度和深度不够,设问面也感觉稍窄。但我们也在努力地提升自身命题的水平,争取让模拟试题真正起到模拟高考的作用。

新课标全国卷的命制,每年有传承更有创新,模拟试题的命制,要紧跟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方式的变化。但模拟试题绝对不仅仅是对高考题的模仿,而应该是在地理课程标准框架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不断探寻考查主干知识能力的新方向和新方式。唯有如此,模拟试题才能与高考题同步成长,我们的教学才不会总被落在高考的后面。

猜你喜欢
模拟题综合题图文
巧用全等形 妙解综合题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画与理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三)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四)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题选编(一)
an=f(Sn)型数列综合题浅探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高频语法题
综合题命题宜渐次展开和自然生长:由一道综合题的打磨说起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