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武宪
(新疆希尔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沈武宪
(新疆希尔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为了更好地探讨抗车辙剂加入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抗车辙剂掺量、应力比和温度等变量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应力疲劳方程。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随抗车辙剂掺量增多而增大,k值随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明显增大,而|n|值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说明抗车辙剂掺量越多,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对应力比的变化的敏感性越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随应力比的增大而降低,疲劳寿命随抗车辙剂掺量的变化趋势越大,其中当应力比超过0.3时,疲劳寿命大幅降低;温度越高,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和k值越小。
;道路工程;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疲劳寿命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道路交通随之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和日趋严重的交通渠化,以及普遍的超载重载现象,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沥青路面车辙现象日益突出[1-3]。车辙不仅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品质,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而且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4-6]。沥青混合料模量不足是导致车辙的重要因素,在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变形不断累积,最终导致车辙的出现和疲劳破坏[7-9]。研究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抗车辙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10-12]。然而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究竟如何,国内同行鲜有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抗车辙剂掺量、应力比和温度等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为抗车辙剂在沥青路面中的进一步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1.1原材料
沥青选用AS70#基质沥青,其基本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粗细集料选用玄武岩,矿粉为磨细的石灰石粉,其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抗车辙剂选用常州筑威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DXG-2抗车辙剂,外观为纯黑色颗粒状固体,由多种聚合物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混合料级配采用SMA-16,其合成级配如表2所示。
1.2试验方法
采用美国SHRP计划选定的三分点弯曲疲劳试验评价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10]。试验采用MTS材料试验机控制加载,力传感器的精确度为1 N,位移控制精度为0.001 mm,采用环境箱控制温度,精确到0.1,平行试验次数为3次。
表1 沥青的基本技术指标类别针入度(25℃,100g,5s)/(0.1mm)软化点/℃延度(5cm/min,5℃)/cm闪点/℃RTFOT后质量损失/%实测值67.859.0>1002850.45技术标准60.0~80.0≥46.0>100≥260.0±0.8
表2 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率上限100100856532242218151412通过率下限100906545201514121098合成级配10095755526191816131110
测定不同抗车辙剂掺量(0%、0.5%、0.6%和0.7%)、不同应力比(0.2、0.3和0.4)和不同温度(15 ℃、20 ℃和25 ℃)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研究抗车辙剂掺量、应力比和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应力比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
图1为不同条件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可以看出,当实验条件一定时,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逐渐增大,例如当应力比为0.2,温度为25 ℃时,当抗车辙剂掺量由0%增大至0.5%和0.7%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分别由38 506次增大至108 754次和138 034次,分别增大了1.82倍和2.58倍。这主要是因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结构沥青,另一部分是自由沥青,其中结构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整体强度起重要作用,而自由沥青主要对沥青混合料的变形韧性起主要作用。抗车辙剂添加在沥青混合料中对自由沥青有吸附作用,进而改变了结构沥青和自由沥青的比例,抗车辙剂对自由沥青的吸附作用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而增强,造成沥青混合料中自由沥青含量的下降和结构沥青含量的增多,从而使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增大,沥青混合料试件强度增加,疲劳寿命提高。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应力比越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越低,且疲劳寿命随抗车辙剂掺量的变化趋势越大,例如当温度为15 ℃,应力比为0.2,抗车辙剂掺量由0.5%增大至0.7%时,疲劳寿命由209 674次增大至250 935次,增大了19.7%;而当温度为15 ℃,应力比为0.4,抗车辙剂掺量由0.5%增大至0.7%时,疲劳寿命由9 164次增大至13 677次,增大了49.2%,表明应力比越大,添加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改善效果越好。解释其原因主要为,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内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小裂缝,且裂缝随着逐级加载而不断扩展,当裂缝扩展至一定程度时,会使沥青混合料试件出现疲劳破坏。应力比越大混合料内部裂缝的扩展速率越快,因此疲劳寿命越低,同时抗车辙剂颗粒具有较高的弹性,在裂缝扩展时,能吸收部分能量使裂缝的扩展速度降低,应力比越大抗车辙剂颗粒的变形越明显,吸收的能量越多,因此对疲劳性能的改善程度越大。
在相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其中当温度超过20 ℃时,再升高温度会使疲劳寿命大幅降低,例如当抗车辙剂掺量为0.5%,应力比为0.3时,当温度由15 ℃升高至20 ℃和25 ℃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分别由23 535次降低至19 747次和7 682次,分别降低了16.1%和67.35%。这主要是因为,沥青混合料为典型的粘弹塑性材料,温度降低时变硬,粘性比例降低,而温度升高时变软,粘性比例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粘度逐渐降低,荷载作用时沥青混合料的变形越明显,裂缝扩展速度下降,因此疲劳寿命降低。
对不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利用式(1)所示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1)
式中:Nf为疲劳寿命,次;P为试件所受应力,MPa;k,n为回归系数,与材料组成与温度有关,k值越大表明抗车辙性能越好,|n|值越大表明疲劳寿命对应力变化越敏感。
表3 应力疲劳方程回归结果抗车辙剂掺量/%温度/℃回归方程相关性系数R2015Nf=325.52x-5.92520.957320Nf=9.2789x-5.61080.985625Nf=2.8443x-5.70770.98830.515Nf=2191.8x-4.68840.984320Nf=541.93x-4.191320.990525Nf=48.853x-4.42420.97450.615Nf=3442.4x-4.5720.981020Nf=846.45x-4.27680.992625Nf=91.674x-4.22450.97360.715Nf=4169.5x-4.28360.968220Nf=794.65x-4.27550.993525Nf=101.51x-4.17420.9793
从表3可以看出,各试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与应力比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符合传统的疲劳力学响应模型。当抗车辙剂掺量相同时,k值随温度的升高大幅降低,当温度为15 ℃时,k值均在320以上,而当温度升高至25 ℃时,k值降低至102以下,表明温度越高,混合料疲劳寿命越低。|n|值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逐渐降低,表明疲劳寿命对应力比的敏感性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而下降。
1) 在应力比和试验温度保持不变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逐渐增大,当应力比和温度分别为0.2和25 ℃,抗车辙剂掺量由0%增大至0.5%和0.7%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分别增大了1.82倍和2.58倍。
2)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应力比越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越低,其中当应力比超过0.3时,疲劳寿命大幅降低;应力比越大,疲劳寿命随抗车辙剂掺量的变化趋势越大。
3) 当抗车辙剂掺量和应力比保持不变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其中当温度超过20 ℃时,再升高温度会使疲劳寿命急剧下降。
4)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与应力比之间符合传统的疲劳力学响应模型;当抗车辙剂掺量相同时,k值随温度的升高大幅降低;k值随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明显增大,而|n|值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多逐渐降低,表明抗车辙剂掺量越多,疲劳寿命对应力比的敏感性越低。
[1]HAJJ E Y,SEBAALY P E,SATHANATHAN T,et al.Impact of Antistrip Additives on Pavement Performance Using Mechanistic-Empirical Pavement Design Guide[J].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2013,25(3):308-317.
[2]杨朋.高模量沥青及其混合料特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高立波.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4]王刚,刘黎萍,孙立军.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抗变形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217-222.
[5]肖庆一.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6]伍石生,徐希娟.掺加PR PLA STS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公路,2005,1(1):156-159.
[7]欧阳伟,刘云全,王连广.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J].公路,2008(1):180-183.
[8]吴金荣.沥青混合料动静态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9(2):64-65.
[9]施晓强,杨军,陈先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3,33(6):309-312.
[10]汪于凯,李立寒,孙艳娜.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模量的试验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4,36(2):194-198.
[11]余红杰.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改性机理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2.
[12]李洪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J].公路,2011(2):123-126.
2016-05-31
沈武宪(1972-),男,主要从事路桥工程的施工及管理工作。
;1008-844X(2016)03-0067-03
;U 41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