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2016-10-11 06:13黄万永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吸烟史收缩压脑出血

黄万永

(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四川 广汉, 618300)



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黄万永

(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四川 广汉, 618300)

再发脑出血; 临床危险因素

研究[1-2]表明,再发脑出血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都很高,其预后效果不甚理想。对于再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其危险因素的预测与阐明对了解卒中的自然病程以及诊断、治疗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3-5]。本研究探讨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436例首次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随访2年,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将其中再发脑出血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从未发生再发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为38~76岁。对照组年龄为35~77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酗酒史、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抗凝史、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检查以及记录可能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年龄、性别、长期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抗凝史、出血量、出血部位、血压等检测与询问,于治疗1月后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长期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抗凝史、出血量、出血部位、血压)、临床症状以及预后[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昏迷、认知障碍、球麻痹、瘫痪、预后良好],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评价: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为预后良好,患者有重残或者植物甚至发生死亡为预后不良[6]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长期吸烟史、患有糖尿病为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 论

早期的报道[7-8]认为,再发脑出血的发生率极低。Douglas等长期跟踪35例患者,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存活期限29个月,均未出现再发的病例。Fieschi等曾经对104例发生原发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1年以上随访,也没有出现再发脑出血。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患者普遍脑出血以后会有较高再发率,且其再发的危险性高于人群中首次脑出血者[9-10]。

表2 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CT的广泛应用,对于小病灶脑出血的检测技术逐渐成熟,检出率得到明显提高,对于其治疗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提高[11-12]。在发生首次的ICH以后,患者的身体处于超敏状态,且伴复发的危险因素仍旧存在,故发生ICH的在发生率会明显增加。对于不同病因的ICH,发生再发出血风险也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发生再发危险的概率就会增高。但是再出血患者的次数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为2次,只有极少数会有3次甚至以上。这与脑出血的疾病严重性也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再发脑出血患者与首发脑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酗酒史、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抗凝史、出血量、出血部位相比较大致相同[13-16]。但是再发脑出血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均高于首发脑出血患者;再发脑出血的长期吸烟史、糖尿病比率也高于首发脑出血患者。显示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长期吸烟史、患有糖尿病可能与患者发生再发脑出血有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还显示,再发脑出血核心的临床症状[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昏迷、认知障碍、球麻痹、瘫痪]的发生率均高于首发脑出血患者,再发脑出血患者与首发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良好的比率分别为32.00%与74.00%, 显示首发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更为良好。从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来看,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长期吸烟史、患有糖尿病为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4种原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再发脑出血的概率升高。

[1]戚纪胜, 符玲萍. rt-PA动脉溶栓结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2(13): 3642-3644.

[2]Samarasekera N, Fonville A, Lerpiniere C, et al. Influenc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ocation on incid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population-based study. othian Audit of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aemorrhage Collaborators[J]. Stroke. 2015, 46(2): 361-368.

[3]李瑞瑞. “H型”高血压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 石河子大学, 2013.

[4]袁萍, 鲍春龄, 东贵荣, 等. 脑出血急性期头穴透刺的安全性研究[J]. 中国针灸, 2012, 32(7): 577-581.

[5]姬琳, 王兴臣, 戴宏伟, 等. 抵当丸联合西药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J]. 中医杂志, 2012, 53(17): 1468-1471, 1474.

[6]刘春梅, 周俊山.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白细胞和凋亡细胞变化及其与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1, 24(5): 368-371.

[7]王引明, 胡玲玲, 孙钧铭, 等. 醒脑静对脑出血患者S100B、神经肽Y和脑水肿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8): 1473-1475.

[8]王复新, 燕飞, 毕胜, 等. 大鼠脑出血微创后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 30(11): 1012-1015.

[9]李凤增, 王永红, 陈辉, 等.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J]. 重庆医学, 2011, 40(23): 2297-2299.

[10]王雅斌, 彭方.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09(16): 24-25.

[11]孙皓, 郭富强, 王多姿, 等. 中药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2, 25(2): 115-118.

[12]黄海丽, 周可青, 汪青松, 等. 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及相关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5(5): 492-495.

[13]Choi KS, Yi H J, Progressive manifestations of 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 presenting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cerebral infarction[J]. J Korean Neurosurg Soc, 2014, 56(5): 419-422.

[14]薛涛. 老年高血压患者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12): 110-111.

[15]范鲁鼎, 王娜. 创伤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9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s1): 52-53.

[16]刘文广, 顾志成. 21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 39(1): 57-58.

2016-04-22

R 722.15

A

1672-2353(2016)17-185-02

10.7619/jcmp.201617070

猜你喜欢
吸烟史收缩压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