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开发机构环境与社会管理框架国际经验研究

2016-10-11 07:49汉春伟
财政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银行政策绿色

李 霞 汉春伟

区域开发机构环境与社会管理框架国际经验研究

李霞汉春伟

内容提要:2015年4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发布。“一带一路”涉及国家众多,沿线地区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之间合作潜力和空间都很大,会形成大量产业产能合作和投融资机会。

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环境与社会保障政策(有的银行称其为可持续发展政策,下文不再做区分)是其应对环境与社会风险和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验总结,可帮助金融机构识别、降低和避免其投资和经营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该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和泛美开发银行,梳理其在推进投资进程中应用的环境管理框架,总结相关国际经验,并进一步进行可持续投资与环境绩效的最佳实践分析,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绿色金融改革与实践的基本定位是秉承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从金融体系的绿色化,投资与资本的绿色化,防范环境风险、提升环境绩效,创新市场机制、促进自然资本的可持续投资等方面,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制度建设与实践,以期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绿色支撑。

多边开发银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投资的环境挑战与机遇

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中国与其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正在更加紧密和深入地发展,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01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中的48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合计7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5.3%。①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0804/t20150804_519427175.shtml.2013年,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东盟、俄罗斯的投资流量分别为628.24亿美元、72.67亿美元、10.2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6%、19.1%、30.2%,对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的投资也实现了59.5%和26%的较高增长。②《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但应注意到,在对沿线地区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主要的投资问题与环境挑战

1.投资目标因国情各异,加大了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国家环境法律和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如果前期准备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和市场调研,势必会使中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出现偏差。特别是部分国家政局复杂、社会动荡、不确定因素较多,各方势力极易通过炒作环保议题对投资进行政治操控,使投资企业被动卷入当地的纷争,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对“走出去”企业环保方面缺少明确法律规定,以鼓励与引导为主

中国政府部门与大型国有企业乃至上市公司坚持“属地原则”(即投资活动遵循投资活动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系统的对外投资配套的环境法律法规或指导意见,导致企业易将与投资属地政府的关系好坏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标准,而忽视环境风险。

3.投资地区和行业不平衡,导致局部环境问题突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敏感度较高,投资活动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不均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集中在采矿、建筑、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资源密集产业。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投资不可持续。

(二)新形势下区域开发金融机构的发展机遇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将加大对沿线国家投资力度,一些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将在沿线国家布局。在带动沿线国家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制造”提质升级;在带动中国对外投资创造性转移的同时,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在此背景下,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金砖银行)和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丝路基金)等区域开发金融机构,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领域提供投融资支持。

1.建设绿色丝绸之路要求建立绿色投资与绿色金融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明确提出了要“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理念和要求,提出要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深入分析绿色丝绸之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在战略与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化的原则;二是国际产能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采取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技术标准与准则;三是“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物流、产品与服务贸易要考虑积极引入环境绿色标准;四是将环保绿色产业有机融入国际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重点任务和项目设计中,通过示范试点和园区合作,将绿色低碳环境技术与产业打造成为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技术产业合作方向与内容。

绿色丝绸之路,要求制定和引入绿色投资与绿色金融机制,体现高标准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鼓励投资企业践行和履行社会环境责任,对违反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建立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

2.经济贸易活动中环境规则和标准不断提高

随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部长级谈判在美国亚特兰大结束,加上已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等,将极大冲击现有WTO协定框架下的国际经贸格局。TPP和TTIP,预示着全球供应链将扩张至相对较新的地区,东盟国家将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迁移的首选目标国,非洲也将成为部分低成本制造业的迁移地。位于全球最大供应链上游的中国,未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将剥离很大一部分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

在美、日等国回应亚投行成立的官方声明中,和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加入TPP问题的回应中,相关环境规则和标准都被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间的“绿色壁垒”逐渐形成,并业已成为中国绕不开的议题。作为国际秩序制定的新参与方,由中国主导的一系列新兴区域开发机构在环境管理方面尚无自身先例可循,初创阶段可考虑向现有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学习,积极秉承“拿来主义”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道路”的原则,对比分析各国际金融组织现状和本国实情,吸收现有国际金融机构成熟的环境保障机制核心思想,创造性地依据区域特点量身打造可实际操作的弹性条款,使得环境表现不再成为其薄弱一环,而是有特色的可持续运营的基本要求和基石,成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发展的源动力。

二、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环境与社会保障政策概述及对比分析

本部分将回顾现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等在环境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及其实施的经验与教训,并归纳分析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对这些政策的批评与建议,以给未来由中国主导的新兴多边金融机构提供借鉴。

(一)泛美开发银行的环境与社会保障体系

泛美开发银行(简称泛美银行,IDB)是第一个引入环境条款的多边发展银行。早在1979年,泛美银行就发布了环境保护政策(OP-703)。

IDB的环境条款的宗旨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在所有银行资助的项目和活动中强调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提高借款国的环境管理能力,提高其成员国的长期发展收益;第二,保障所有银行的项目和活动都是环境可持续的;第三,在银行的框架下鼓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银行在所有相关活动中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并促进环境意识的主流化。

在内容方面,IDB的环境条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环境保护主流化条款和环境保障条款。环境保护主流化条款适用于涉及公共部门的相关项目和活动,致力于提高公共政策的激励水平,从而催生环境保护的市场机遇。环境保障条款同时适用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旨在保障银行相关项目和活动的环境质量。IDB的所有资助项目都要满足环境保障条款的要求。

具体来说,IDB的环境与社会保障体系称为可持续发展框架,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①Sustainability Report2014,IDB.:

a.强制性要求(Mandate)。包括银行章程和机构战略。

b.部门战略和优先投资领域(Sector Strategies and Priorities)。含部门战略和在农业、自然资源管理、旅游、生物多样性等核心领域的部门框架。

c.保障政策和实施流程(Safeguards Policies and Process)。包括环境安全保障符合性政策,土著居民政策,非自愿移民政策,灾难风险管理政策,发展中的性别平等。

d.绩效评估(Measurement of Results)。对区域发展目标、保障体系绩效等的评估。

e.能力建设与知识共享(Capacity Building and Knowledge)。

泛美开发银行的可持续框架包含内容较全面,包含的政策也比较全面,除一般多边开发银行包含的政策外,还包含气候变化等内容。然而,在社区影响和劳动力工作环境方面并没有相关的政策。

(二)国际金融公司环境与社会保障体系①国际金融公司虽然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但它本身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且在环境与社会保障方面执行一套独立的政策与标准,故将此部分独立成文。

国际金融公司(IFC)成立于1956年,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私营部门分支,其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IFC的《可持续性框架》明确表达了其可持续性战略承诺,并将可持续性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办法,其由以下内容构成:

a《.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政策》,其中界定了IFC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方面的承诺、角色和责任。

b《.绩效标准》,主要针对客户,界定了客户在管理其环境和社会风险方面的责任,指导和帮助客户识别、避免、减缓管理风险和影响,加强利益相关者参与相关信息的披露,实现可持续经营。对于直接投资(包括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提供的项目和企业融资),IFC要求其客户采用《绩效标准》来管理环境、社会风险和影响,以加强发展机会。

c《.信息获取政策》,其中明确了IFC的透明度承诺,体现了其在业务运营透明度和良好治理方面的承诺,列出了公司在投资和咨询服务方面的机构披露义务。

IFC的可持续框架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不仅因为IFC通过其贷款和投资活动影响着其它金融机构,还因为IFC对40多个贷款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社会和环境标准施加着重要影响。这些机构保证在其自身的项目贷款中,遵循由IFC发起并主导的社会和环境标准,即“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EPs)。

综合来看,IFC的可持续框架被很多环境组织所欢迎,其主要原因包括:

a.不断更新与改进:2006年、2012年IFC相继更新了其可持续发展框架,并且继续对其目前采用的可持续发展框架进行评估。

b.广泛参与:IFC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和环境NGO,积极参与到可持续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设置与更新。

c.严格的信息披露:IFC有明确的信息披露政策来保证咨询和投资活动的透明。该政策也持续更新,以便改善管理和审计。

d.影响广泛:可持续框架被应用到IFC的咨询服务和投资活动中,可使其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实践在IFC不同行业全球伙伴的商业活动中主流化。

(三)亚洲开发银行的环境与社会保障体系

作为亚洲开发银行(亚行)保障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亚行环境保障政策的目标是保证环境安全和项目的可持续性,并支持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因素。这些要求适用于所有亚行融资和/或亚行管理的主权和非主权项目,以及它们的组成部分。

亚行要求在开展贷款项目之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评估。项目分为四大类,不同类别执行不同的环评标准,即对A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EIA),对B类执行初始环境检查(IEE),对C类豁免环境评估,对FI类执行环境和社会评估与管理体系(ESMS)。

为落实环境保障政策的要求,亚行及其借款人/客户(客户)将承担不同的职责和任务。亚行负责向客户解释政策要求,并通过尽职调查、评估、监督和能力建设,在项目准备和实施期间帮助客户达到这些要求。客户需要进行环境和社会评价,通过信息披露和协商接洽受影响的人群和社区,制订和落实保障计划,监测计划的实施,并编写和提交监测报告。

亚洲开发银行的保障政策不是一开始就系统建立的,而是在先后推出环境、原住民和非自愿移民三项主要业务政策后,在综合这三项政策的基础上,发布了统一的保障政策声明。一方面,各项政策是在实践中根据需要建立起来的,对其投资活动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另一方面,其保障体系在系统性和统一性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总体来看,亚洲开发银行的保障政策与国际金融公司等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相似。此外,其他多边开发银行中的污染预防、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等保障政策在亚洲开发银行的环境保障政策中也都有所涉及,只是未能单独形成一个政策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四)现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环境与社会保障政策对比①该部分参考了Comparative Review of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 Safeguard Systems,Harvey Himberg,2015.

1.现有环境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趋同性

多边开发银行保障政策不断发展与完善,使保障措施与政策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关注不同区域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差异性。尽管各个多边开发银行的保障措施均独立制定,但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使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1)多边开发银行保障体系结构完善

多边开发银行保障框架的多样性反映了各多边开发银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宗旨目标和战略方向,但在表现形式差异之下,是当前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所共同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的保障政策层次分明并有综合体系,一般都有政策声明、治理原则、运营保障要求、综合环境与社会评估程序以及相应的导则文件。

a.政策声明:规定多边开发银行开展项目评估,环境和社会影响与风险评估的关键目标、政策、原则、范畴以及管理框架。政策声明一般使用于多边开发银行内部,强调自身所要坚持的关键原则。

b.环境与社会审查程序:该程序是多边开发银行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强制性要求,包括项目的准备、批准、监测和监管均需按照文件要求和披露原则进行审查。

c.信息公开政策:信息披露政策要求多边开发银行公开但不限于环境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议题,信息披露属于对机构的强制性要求。

d.指南、原始资料、手册或其他旨在告知借款方/客户实施保障要求“最佳实践”的相关材料:该规定一般不具有强制性,除非多边开发银行与借款方之间有特定协议。

e.独立审议:独立审议政策可保障环境与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能保障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表1是结合上述几个关键要素对主要多边开发银行保障体系的比较:

(2)完善的保障体系的范畴和应用限定

a.按借款性质:多边开发银行对公共和私营部门采用相同的运行保障政策和运行要求,但是在项目层面有程序上的差别。

表1 多边开发银行保障系统要素

b.按借贷工具类型:多边开发银行的保障政策应用于其所有的投资行为。但对于不同的借贷工具(如各种基于政策、纲领和项目的借款),多边银行都调整了自己的保障体系以适应保障结构和程序上的要求。大多数多边开发银行会对公共和私营行业一视同仁,项目采取相同的保障体系,只是根据私营行业活动的某些特定情形调整对它们的程序要求。

表2 不同借款工具、项目结构和情境下保障体系的应用

(3)保障体系涵盖范围广泛

目前,多边开发银行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其体系涵盖范围也较为宽泛与趋同。一般多边开发银行保障体系涵盖范围均会包含性别平等、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社区健康和安全、劳工等核心议题。其中:

a.性别平等。多边开发银行或是发布了应用于项目层面的性别政策,或是把系统性的综合性别考虑纳入到了它们的运行保障要求之中,推动性别平等与性别扶贫政策是该议题的核心。

b.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影响力发展,多边银行保障政策中一般都要求评估温室气体排放和项目气候变化影响,并在项目可行性方面对银行和借款方都作了更加具体、详细的运行要求。

c.劳工权利。多边开发银行,都会将劳工权利议题作为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特别是那些专门或是首要服务于私营行业的银行(如国际金融公司,欧洲复兴银行)。

d.社区健康和安全(CHSS)。ADB和IDB在通用基础设施设计与安全(不包括水电站)、危险材料管理、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都有要求。

e.生态系统服务。多边开发银行一般会从环境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把生态系统服务(比如“环境流”)作为关键的可测量要素。

f.国家体系的使用。ADB系统设计与参与了亚洲国家的技术援助,在国家和行业层面上支持强化国家体系。

g.排除列表。一般多边开发银行均发布了排除列表(如赌博、烟草和国际法禁止的活动与产品等),银行将不会对列表中的项目、活动和产品进行直接投资或通过金融中介进行投资。

h.跨领域的人权问题。一般多边银行没有对“人权”承诺提出要求。大多数其他多边开发银行都是在其自助手册条文中提到“人权”,认同客户有责任尊重人权。

在广义条款上,可以发现多边开发银行保障体系之间在涵盖范围和保障的议题方面有着一致性。在它们各自系统中,这些议题有着细微差别。一些议题是战略或是政策层面上的,另外一些则是在多边开发银行运行保障体系的范畴之内。

多边开发银行一般都在自身保障系统中涵盖环境与社会评估和管理、战略环境评价、自然栖息地保护、污染防治与削减(环境健康和安全导则,化学品管理,害虫管理)、物质文化资源、土地征用和使用权以及非自愿移民、原住民等问题。

表3是国际上主要多边开发银行保障措施的详细列表。

表3 国际金融机构保障措施比较

2.借鉴意义和问题讨论

在上述研究的多边开发银行中,考虑到项目落地因素、政策执行历史以及与中国境内企业、金融机构的联系程度,对中国来说更具借鉴意义的首推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

在关注上述两家多边开发机构的环境风险管控体系的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如下值得思考的现象:以亚洲开发银行的环境标准为例,其一方面经常受到其他国际组织的抨击,认为其项目环境评估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有利于亚洲地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避免亚洲生态敏感地区的生态破碎化;但另一方面,亚洲开发银行的成员国经常批评亚行环境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利于对成员国的项目贷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融资进程效率提升。这种“标准模式”的两面性,决定了包括亚行在内的各多边金融机构在利用与完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体系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时不得不采取更多折中的方法——既要考虑绿色投资的政策体系建设,又要为系统安全提供保障。

(1)亚洲开发银行的经验

亚洲开发银行专注于亚洲地区,政策起草会更多考虑地区发展情况,政策执行更灵活,也更易于根据区域执行情况反馈对自身政策做出调整;同时,亚洲开发银行很多环境保障政策在创立阶段借鉴了世界银行的相关条款和最佳实践经验,又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很多本土化的工作,使得亚行的环境政策在达到了所谓国际最佳实践标准的同时,又保障了在亚洲地区项目的可持续性;最后,作为中国主导亚投行的主要区域合作对象,亚行在过往运营过程中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关注。

从1979年亚行在其贷款业务中正式引入环境评价开始,亚行已积累了30多年的环境评价和管理经验。在这期间,政策原则和环境保障最初只是关注技术评估和缓解措施的水平,目前已逐渐发展到强调发展和实施综合性的环境管理计划,操作程序的合规性也有很大的提高,但在实质方面的合规性(真正把环境评价的结果和建议融入项目设计,客户对环境管理计划的自主权,以及环境管理计划的执行效率)仍然存在问题。2006年,亚行下属业务评估局的《环境保障专项评估报告》认为,亚行的环境政策中的保障部分是有效的,有效避免了亚行援助的项目产生重大负面环境影响,但较高的交易成本也影响了项目的效率。近年来,在亚行内部对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评估也强调了必须改善政策绩效。

与环境相关的问题中,有几项保障要求分散在亚行的不同部门及其负责的政策和战略中。这种分散的处理方式影响了对项目效果的全局性认识。另外,亚行环境政策中的保障内容主要关注环境评价的原则和程序,并没有明确提出政策的原则和要求以解决与污染防治(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管理和物质文化资源相关的项目影响与风险。环境评价基本上是以一种设定的方式在处理这些问题。

在过往环境保障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亚行还逐渐意识到:过去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项目准备阶段以满足程序和时间表要求,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监督和结果重视不够,应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保障政策。相关的政策措施包括由保障政策专家加强监督、建立解决投诉机制、监测报告需经外部专家认可,以及建立独立的顾问团队。

(2)国际金融公司的经验

国际金融公司作为世界银行集团的下属机构,本身继承了世界银行相关的环境保障政策;作为世行的私营部门,它本身又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且在环境与社会保障方面执行一套独立的政策与标准。IFC是第一个协助中国政府制定并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的国际组织,并一直与中国政府部门和银行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引入良好的环境社会标准和最佳实践,支持中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变革。

IFC在中国开展的环境与社会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在国家政策层面,IFC支持中国政府的绿色信贷政策,协助建立可持续金融的监管框架;(2)在银行层面,IFC开展了关于赤道原则的战略咨询,并为银行提升能力建设和开展培训提供资源。兴业银行就在IFC的帮助和支持下于2008年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IFC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了备忘录,协助进出口银行进行能力建设,制定海外投资(尤其是非洲地区)所涉及的环境与社会政策,控制相关风险。

不同于世行,IFC采用更加以结果为导向的政策,并为私营企业客户提供清晰的指导。在此过程中,IFC设置了一些更为灵活的标准。尽管这确实有一些进步,但仍然遗留了一些问题,例如,模棱两可的话语、缺乏公众咨询的时间表和标准以及无法及时披露信息。实施标准增加了对企业自产信息和自我监测的依赖,这就使影响评估报告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以及缓减措施的全面性受到质疑。虽然IFC试图证明其实施标准的领先性,但一些议题,如人权等,IFC的标准甚至不及其它金融机构和私营企业严格。因此,即便完善如IFC的可持续标准,也面临一些根本性的变革:

a.对于某些不应支持的项目,如发展中国家的伐木业和采掘业等,IFC没有一个禁止区。

b.IFC的可持续标准没有整合促进零碳排放或碳平衡等气候变化领域的原则与最佳实践。

c.IFC的标准并不总是代表最佳实践,部分银行以此为借口拒绝实施更高的标准或准则。

d.IFC的审计机制不应局限于尽职调查。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金融机构环境与社会保障体系前景分析与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关系中角色的重大转变,即从过去国际社会乃至国际秩序的旁观者或参与者变为积极的施动者和塑造者。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环境风险控制是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多边开发银行的环境与社会政策框架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显著的借鉴意义,其管理框架不仅可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政策体系的完善,更有助于中国金融机构和具体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风险控制。

共商、共建、共享绿色“一带一路”,其实质就是建立一个绿色、环保、低碳的共同体。构建绿色金融机制,应该在金融改革的全过程中嵌入绿色理念,而不是建立另外一套系统,建立另一个割裂的体系。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下绿色金融改革与实践的基本定位是秉承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从金融体系的绿色化,投资与资本的绿色化,防范环境风险、提升环境绩效,创新市场机制、促进自然资本的可持续投资等方面,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制度建设与实践。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全面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金融机构体系的绿色化

a.在兼顾效率的前提下,引入并构建相对高标准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体系。“一带一路”倡议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投资,其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中国金融机构和有关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投资项目需要引入并构建相对高标准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体系。中国在未来推动多边开发项目的投融资决策中要充分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融合进金融和投资项目管理的日常业务中,引导资金流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注重绿色环保,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投融资行为。

b.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加入赤道原则等国际现行标准,加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的能力建设。赤道原则是金融机构可持续项目融资的通行标准,是国际上商业银行自发成立并遵 循的一个行业准则,我国目前仅有兴业银行加入。作为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和国际投资的第一步,可先加入赤道原则等国际现行标准,加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方面的能力建设。通过加入相关国际标准,采用相似的政策体系,提高中国相关金融机构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c.借助多边开发银行经验,推动中国银行与金融机构环境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中国金融机构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环境与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更有利于与国际同行竞争,加入赤道原则等国际现行的标准是一个加快能力建设的途径。多边开发银行已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环境与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也大都经历了数次修订。应推动更多的中国金融机构与国际上的多边开发银行在环境与社会保障政策上进行合作,吸取其政策与投资实例经验与教训。

(二)建立机制与平台,促进投资绿色化

a.结合多边开发银行策略,建立“多赢”的“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多边开发银行用于绿色产业引导和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资金仍然有限,面对巨大市场空间但存在明显环境经济政策缺陷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产业,在中国参与推动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构建过程中,建立PPP绿色产业基金将是多边开发银行绿色信贷的重要补充,可有力引导多边开发银行和社会金融资本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产业的投入力度。PPP将是下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投融资模式。

b.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投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绿色投资,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连接起来,通过建立绿色生态工业园区试点等方式,重点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投资,促进投资目标国的绿色增长。

(三)构建对外投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平台,出台政策指引

a.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出台“对外投资重点行业生态环保风险评估与贷款政策指引”。由于政策选择和国际产业竞争,中国企业多进入相对高风险产业和地区,尤其是环境高风险行业,国内配套的金融机构也较易产生贷款风险,且信贷风险更多地转化为商业风险。为此,应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出台“对外投资重点行业投资风险评估与贷款政策指引”,重点在钢铁、矿产、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强授信的环境标准,确保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优势产能合作时,可以引入环境与社会风险控制准则和绿色信贷保障。

b.建立完善和相对透明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信息公开制度。现有多边开发银行适用的信息公开制度可以保障各参与方及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中国金融机构在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践上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有一定差距。中国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需按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在项目的贷前、贷中、贷后等各个阶段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和社区的关切。同时,信息公开制度对于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也可以担当监督的角色,保障项目的实施不会对环境与社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四)建立绿色债券,推动自然资本的可持续投资

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债券,重点推动自然资本的可持续投资等新兴领域。为实现“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五通”,为“一带一路”跨境或境外项目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发行绿色债券,该绿色债券应主要用于境外或跨境环境友好型和气候友好型投资项目。同时,根据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的发展趋势和经验,重点关注自然资本可持续投资,重视生态系统功能的服务价值,探讨自然资本在未来“一带一路”投资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政府、投资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力量的共赢格局,主动参与制定自然资本投资回报规则,以及相关的配套机制。

(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绿色金融综合示范试点

借助金砖银行、亚投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国际区域合作与实践。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将实施绿色金融推升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可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增长点和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中国对外投资进程中重点推动绿色金融,特别是选取重点国际区域开展绿色金融合作示范,则有助于中国对外绿色投资体系的建设。为此,建议以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运转为契机,分别重点推动中国与湄公河及其他东盟地区、金砖国家绿色金融政策与可持续投资示范合作,实现环境与社会保障框架理念的区域化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

(责任编辑:邢荷生)

F205

A

2096-1391(2016)07-0070-11

猜你喜欢
银行政策绿色
政策
绿色低碳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