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顺,阮文海
(1.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汉喃研究院,越南河内 100803;2.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越南的城隍信仰与乡村城隍事迹文本化过程
丁克顺1,阮文海2
(1.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汉喃研究院,越南河内100803;2.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越南的城隍信仰既有来源自中国的城隍信仰,也有来源自越南的民间信仰,并在越南各地的村庄流行,目的是一方面纪念对村庄有功劳的人,另一方面祈愿得到城隍庇护、扶持以避免灾殃患难。越南的城隍信仰活动的发展过程相连于乡村神事迹文本化的过程。此乡村神事迹文本库藏非常庞大,是非常宝贵的文献遗产,对于历史上越南乡村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该文概略介绍了越南的城隍信仰与乡村城隍事迹文本化过程。
越南;城隍信仰;俗文化研究;文献
在此我们将介绍越南乡村城隍信仰的来源与发展过程。
(一)越南人城隍信仰的来源
每当提到城隍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它是源自中国的名称,是指保护神灵,不过此神灵是在都会、城池一类的地方,因为“城”字是指城垒,“隍”字是指包着城垒的深壕。而在越南,城隍是指乡村城隍,是庇护和扶持乡邻的神灵,此神灵跟乡村的亭有密切关联[1]。中国的城隍很早就有了,不过关于城隍进入越南、并成为越南城隍信仰的时间则还有不同的意见,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城隍进入越南的时间大概是13世纪末或14世纪初,其时儒教在越南开始盛行;第二,城隍进入越南的时间大概是15世纪,其时儒教已成为全国范围的国教[2]。
在中国,城隍很早就出现了,给各个城市的市民以庇护、扶持。史料记载城隍最早始于公元555年的北齐时代,至唐代城隍信仰就比较盛行了,“隋唐时期,全国自京师直至各府,州,县已普遍修建城隍庙”[3]181。至宋代,城隍祭祀仪式被列于奉祀典礼。至明代,城隍信仰达到了顶峰。明太祖朱元璋(1368 - 1399年)主张增强中央集权,同时给城隍以集中权力。当给城隍颁敕封的时候,皇帝已肯定其含义:“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妄为”[4]。此后,对于神庙颁布规制与定例,并下令在京都立城隍都庙,此庙由国家每年于春秋两季负责祭祀。同时在各府、州、县建立城隍庙,由所在的官吏负责祭祀。明太祖还说:“朕设京都城隍,俾统各府州县之神,以监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3]174-181
同样,在越南的城隍也被分为两类:第一,像中国的城隍都庙一样被奉祀于京城;第二,是乡村城隍,如潘继丙写道:“考察前人的观念,每个地方都有名山大川,朝廷为了管控一方而立庙奉祀此地的山川神。接着,朝廷想表扬对国家有功劳的人与各功臣义士,则也为他们立庙让当地社民奉祀”①Van khac Han Nom Viet Nam(越南汉喃铭文汇编), thoi Ly(李朝), Vien Nghien cuu Han nom, Vien Dong bac co Phap [M].Ha Noi: 汉喃研究院, 法国远东博古, 1996: 263.。从此,人民互相模仿,各个地方都奉祀一位神灵作为村中的主祭。哪村有英雄豪杰,当他已过世就被奉祀;哪村没有,就从别的村里带回来另外一位神灵奉祀。有的地方以梦寐、卜科等方式确定奉祀的神灵。也有的地方是因为偶然的事件,认定某一位神灵而申请神号进行奉祀。总之,人民都相信:地有土工,河有河伯,不管什么地方都有城隍,因此必需奉祀神,让神给人民庇护,扶持。因此,奉祀神之事愈来愈盛行[5]。
如此,在越南的城隍信仰中有来源自中国的城隍信仰,同时还有来源自越南乡村的民间信仰。一方面纪念对村人有功劳的人,另一方面希望被神庇护扶持以免灾殃祸患。
(二)越南城隍信仰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在越南,苏沥神于823年首先成为保护罗城的神灵。李家于1010年在升龙定都。至陈代,尚有龙肚神在升龙被立庙奉祀,以及土地神在藤州(今属于兴安小市地区)被奉祀[6]。属明时期(1414 - 1427年),很多神庙根据明代的规格由来自中国北方的官吏被立在升龙与其它州府。1449年黎仁宗依据这格式,下令重修在升龙的城隍都庙。1464年,确定百神奉祀体例,并分成三级:上等神,中等神,下等神[7]。阮朝于19世纪末,建立了庇护顺化京都的城隍庙②阮朝在富春市使立“会同亭”以及祭百神.Huynh Dinh Ket(黄廷结).Tuc tho Than o Hue(在顺化市奉神例) [M].Thuan Hoa(顺化): 顺化出版社, 1998: 116.。这些城隍庙的建立和奉祀与中国城市和京城的城隍庙相同。
另外,在乡村地区,人们建立神庙以便奉祀,大多是李、陈朝时期的福神,有 26位神灵列在《越甸幽灵》一书中③Li Te Xuyen(李济川).Viet dien u linh(粤甸幽灵) (翻译书) [M].Ha Noi(河内): Van hoa(文化出版社), 1994: 101.汉文编篡于陈代132年.。如:被奉祀在臻新庙(北宁省,顺城县)的水国灵神,此神于李朝末曾被其它临近地方人民申请谥号,迎接回来奉祀(臻新庙碑文)。亦在李朝时期,朝廷很重视建立神庙奉祀:“李高宗帝,去赏玩山水的时候,到有神灵的地方,都颁封号并给建立神庙奉祀”④《大越史记全书》, 第4卷, 河内: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影印本, 353页.。这表示,民间社会很久之前就有神庙,而大多数到今天还有存在,另有一部分则成为村亭。
16世纪以前的大多数碑文目前还保存在村亭中,它们原是神庙碑文。例如:罗梅亭(宁平省,华闾县)现有一通立于16世纪的碑,此亭碑原是罗梅庙碑⑤“景统二年分簿田神祠佛寺各处为三分”, 宁平省华闾县罗麻亭的碑文,号码29146-7.。
2013年学者发现在北宁省顺城县清姜社清怀村有个古碑。此碑两面均有刻字,刻写年代同。正面写年代是“建兴二年九月”,即314年,是晋愍帝(313 - 317年)的年号。第二面写“维宋元嘉廿七年”,即450年。
正面的内容写的是关于陶璜作为交州刺史刺史的来历与功状。第二面的内容是关于重修奉祀陶璜庙的经过⑥碑文题目: 晋故使持节冠军将军交州牧陶列侯碑.。这也表明该刺史在羸Luy lau即交州的中心已被立庙(或祠)奉祀(见图1)。此庙里面现有大匾写着“北国良牧”“最灵祠”,而这村原有一座亭,不过又奉祀城隍。这亦表明奉祀神的风俗很早就有了,不过只在庙或祠里奉祀,而成为乡村城隍被奉祀在亭里则在很晚后才出现,最早是15世纪[8]。
同样如此,亭里现有一些年代很早的敕封也是颁给庙祠神的。如于莫朝崇康九年(1574年)敕封给河西省(今河内)应和县的紫阳亭神,该敕封属于紫阳亭,可是在16世纪颁敕封时,紫阳亭尚为紫阳庙,所以这里奉祀的神被称为祠神而并不是如今的城隍神:“敕翊靖扶济,普施洪泽,渊佑大龙王。天地之灵,岳渎之秀,变化无方,神运不测,二五气之精英,感通弗远,点相孔弘,万亿年之显应,解作普施于洪泽,焕褒增耀于隆恩,可升上等神祠,故敕。崇康九年十一月初六日”①有印章“敕命之宝”.。
此敕封告知神是在庙奉祀,而并不是在亭奉祀“上等神庙”。自16世纪以来,越南很多社村就有佛寺、神庙与亭:寺左边奉祀很灵应的圣祠,寺右边则有喧闹的亭门,“左右圣祠灵应,右有喧闹亭门”[9]。
如此,从15世纪、16世纪算起,当村亭出现的时候,神灵奉祀一事已渐渐从庙里转到亭里进行。因此,自17世纪起,在亭里奉祀神灵的事越来越多(见图2,图3)。这种情况与莫朝16世纪的亭的建筑结构相符合,只有一间大堂,尚未有前宫后亭这种用于奉祀城隍神的地方。不过,这里突出的是此阶段的奉祀神一事,已经相当普遍并被国家以规定体制化。体制化的表现之一正是神事迹与敕封神的文本化。
图1 北宁省顺成县清姜社清怀村庙中的陶璜城隍神位
图2 北宁省慈山县亭榜亭, 17世纪
图3 南定省古香祠空路神像
我们在此初步介绍越南的神事迹文本化过程与该文本的实际状况和类型。
(一)神事迹文本化问题
实际上,奉祀神一事很早就有了,不过神的事迹首先实现文本化是在《粤甸幽灵》一书里(1329年)以及在陈朝末编撰的《岭南摭怪》一书。这是民间传说被文本化的重要著作。后来有些文本被编撰于后黎朝初期的15世纪,如最早由翰林院直学士阮顾编撰于洪德元年(1470年)的《雄王神迹》,黎嵩于洪顺二年(1510年)①比如《雄王事迹玉谱古传》(汉文, 抄本, 36页, 号码A.227), 记录雄王第一代至雄王第十八代; 《高山大王神迹》 (河西省内舍社) (号码AE a2/53)、《兴安省东舍社神迹》(号码AE a3/46)、 (河西省异耨社神迹) (号码AE a9/32)等都撰于这个时间段.见: MAI Ngoc Hong (枚玉红).Nghien cuu va danh gia van ban than tich dia phuong Thai Binh(太平省各地方的神迹研究) [D].河内: Luan an Tien si Ngu van, Vien Han Nom(汉喃研究院), 1996年博士论文.编撰的《高山大王神迹》。
不过,大多数神迹的来源都是由东阁大学士阮炳于洪福元年(1572年)奉命编撰,管监百神阮贤于永佑三年(1736年)奉命抄写。
在这些文本中,神的来历以天然神较为普遍,跟石神、水神、雨神、雷神、云神、电神、木神、阜陵神等古迹都有关联。这是从原始社会已有的灵物信仰的表现。另外一种是人神,有的源自天神,其中大多数是从天然出生的,如雄王时代的各神位。最后一种是人神与奇异要素,也有奇异要素较差的神灵,也有一种全无奇异要素的神位[10]。古代大多数地区都奉祀天然神以及源自自然的人神。例如河西省(现撤并入河内市)芭为县全地区与临近地方都奉祀伞园山神,属于红河分支的永福省至北宁省各个地方都奉祀三江神。另一方面,不少遗迹奉祀天然神,到了后代又加祀其他人神,因此有一些遗迹奉祀几种不同的神灵。
以上是神迹编撰工作的几个时间点。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任何证据确认东阁大学士阮炳是于洪福元年编撰神迹的人。因为洪福年号只有两年时间(1572 - 1573年),又属于流落在清华省的后黎朝,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编撰那么大量的神迹文本。目前只可以肯定,管监百神阮贤是于18世纪初抄写大量神迹文本的人,现有很多神迹碑文均因管监百神阮贤抄写于18世纪而流传。这符合黎贵惇的记载:“皇朝永盛乙未年(1715年)四月令各处司官者所属有最灵神祠,具抄事神而呈如期,上官阅之以奏攽敕旨”[11]。从此以后,在各地方的神灵事迹被定期开例上报。当由管监百神阮贤作者抄录神迹文本以后,则村神开例一事就模仿这个范本,因此在北部平原区域的大多数神迹文本都有同一种范式。因为各个地方都有村神事迹,所以到 1739年,礼部必须对那些文本来历进行总体对照记录。
另一个重要的神迹抄录时间点是嘉隆八年(1809年),这是阮帝将全国城隍集中在顺化京都,建立城隍都庙的那一年。此后,朝廷又于1810年,朝廷下令地方官吏去找寻功神事迹,1814年朝廷查察并敕封对人民有功劳的神灵,结果有大批神灵被敕封并恭奉祀典。
嗣德(1848 - 1888年)时期,在富寿省有个卖抄书中心,卖书人自称阮贤的后裔,并称手里有阮贤的正抄本。正是因为此事,到现在有很多文本上面写明是从希岗社或雄庙(属于富寿省)抄录的神迹版本。
最后,在越南河内的法国远东博古学院于1937至1939年调查与搜寻乡村城隍奉祀一事,所有关于此事的开例现存留在河内社会科学通讯院,查询名目是:神敕神迹书目。除了以前所开例的以外,这段时间也搜寻到大量的神迹抄本,这些神迹抄本目前保存在河内的汉喃研究院。
总之,神迹文本就从陈朝末和黎朝初大概15世纪时期就出现了,到了16世纪就较为普遍,后来于18世纪和19世纪被大量抄写。
与神迹文本化并行的是朝廷颁给村神敕封。大多数亭里保存的都是从17世纪和18世纪(属于中兴黎朝时期)颁给的敕封(见图4),接下来是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属于西山朝和阮朝)颁给的敕封。不过,亦有些是从15世纪、16世纪颁给的敕封。例如于15世纪洪德时期颁给瑞海社光郎庙(太平省,建瑞县)的一些敕封,或于16世纪颁给紫阳村(河内,常信县)的神敕②15 -16世纪的册封是最早的, 见: Thuy Vinh(垂荣).Phat hien hai dao sac phong thoi Hong Duc(发现两道洪德时期的封敕) [J].Tap chi Han Nom(汉喃杂志), 2001(2): 58-66.。
所以,由国家规定奉祀神圣的制度已在15世纪、16世纪普遍进行。这里也需要强调中国的城隍信仰在明代的鼎盛发展,属明时期(1414 - 1427年)城隍通过郡县政策已直接进入越南。此间,在各州府县建立神庙以及进行城隍神奉祀一事是明朝官吏在此最重要的事务之一。再者,朱元璋在中国利用城隍的神权加强皇帝的权威,同时重视越南的神灵。所以“当明代开始时候朱元璋已下令派南京朝天宫道士到越南祭礼伞园,泸水神。”[12]中国明代正是越南后黎朝统一全国的兴盛时期(1428 - 1527年),这时期的政治体制基本模仿明朝。实际上,当明军退出越南以后,明军在越南所建立的神庙都被当地人民继续维持奉祀。越南的城隍信仰正是从这时期开始成为普遍现象。这也是在越南出现乡村基础行政单位的时期,这时村亭开始出现,城隍信仰逐渐从庙祭转向亭祭(见图5,图6)。中国研究者王小盾认为:“(越南)村亭是社村象征地方(相当于在中国的城隍庙),通常是由退休的官员组织建造。”[13]
图4 都南献大王敕, 景治八年(1670年)
图5 太平省琼附县安同村亭中的祭器
图6 河西省河东市河池村迎城隍神像与神轿
(二)越南神事迹文本现状
越南人社村神迹文本几乎都由法国博古远东学院搜寻并抄写成专门的神迹书库,现保存在越南汉喃研究院。索书号是AE(是用于神迹书一般的索书号),字号上面附上的a、b记号是表示省份的地名,例如a6是海阳省,a20是海防省,索书号AE.a20是属于海防省的神迹书。
在汉喃院图书馆资料库目前存留的共有568种,有从中部义安河静算起属于北部22省的总共2 821个社村的神事迹。
神事迹被分成天然神与人神两类(这只是相对分类法),因为有不少天然神已被人化成为人神,像真正的一个历史人物被传说和史书记载。而有些真正的历史人物又被神圣化成为神灵。这种互相转化使我们可以把神迹视为又有传说又有历史性质的资料。正因如此,虽然是同一个神灵,可能被很多地方奉祀,每个地方又加上本地的情节而有区别。例如:高山大王神位,有一百多个地方一起奉祀,却有不同的爵号如高山、高山长显大王等。这里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到底有多少高山大王神位,哪些是关于神位的正确事件资料?
关于神灵的神圣化与神出生背景的资料有些地方是相同的。通常是父母梦见被送宝贝、骑龙、梦见神仙、道士,或梦见蛇、鸟跳入船就怀孕生贵子。
神出生的空间通常是在一个有香味浓郁、光芒闪耀、空气清新的房间。神化背景的描写也是很轻松地在世,与自然、天地和谐,舒服灵通地去世,跟常人的去世不同。在神迹中,历史人物的神化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除了神迹书库有索书号 AE以外,在汉喃研究院书库尚有其它的神迹索书号,如 A、AB、VHv。大概有数百种神迹,如世谱,行状,事迹,圣迹等。例如:《慈大圣事迹》(A.2825),《教育社神迹》(VHv.1231),《故黎名神谱》(A.160)。在上面所列的神迹书中,有很多神灵事迹已被列在有索书号AE的书库,不过也有很多神位事迹尚未被列入,例如:《宅海大王事迹》,索书号VHv.1229;《峤大王上等神》,索书号A.2625……另外还有索书号AE以外的神迹资料正在增加补充并整理以便完整刻画神灵的形象。
比如雄王神迹[14]有:
1.《雄王事迹玉谱古传》,书号A.227,记雄王18代的事迹和功劳。
2.《富寿省山围县希岗社神迹》,书号AE a9/26。
3.《富寿省山围县河禄社神迹》,书号AE a9/27。
4.《富寿省山围县仙岗社神迹》,书号AE a9/31,记雄王14代的事迹和功劳,由阮固编撰于洪德13年(1472年)。
5.《富寿省扶宁县下甲社神迹》,书号AE a9/17,记从雒龙君至雄裔王的雄王18代的事迹。
高骈神迹也有如下文献:
1.《河东省青池县南扶总各社神迹》,书号AE.a2/79。
2.《河东省青池县南宁舍总各社神迹》,书号AE.a2/81。
3.《福安河安朗府白鹤县白贮总各社神迹》,书号AE.a11/6。
4.《清化省东山县南阳总各社神迹》,书号AE.b2/10。
5.《兴安省恩施县各社神迹》,书号AE.a3/1。
城隍信仰活动有悠久历史,此活动与村亭有密切关联,并于 15世纪、16世纪,特别是 17世纪、18世纪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村亭的世纪。从此以后,与观和庙的恢复并行的是越来越多的村城隍信仰和村亭的出现。这使乡村祭祀有相当大的转变。乡村的人数、范围也越来越大,使城隍信仰活动越来越盛大,城隍的权力也提高了,城隍的神殿渐渐像是国家的“小朝廷”了。村城隍信仰发展过程与村神事迹文本化有密切关联。这种村神文本非常庞大,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研究和重视,并从此总结出古代越南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1]Binh Nguyen Loc.Nguon goc Ma Lai cua dan toc Viet Nam [M].Sai Gon: La Boi, 1971: 440.
[2]Tran Lam Bien.Quanh ngoi dinh lang - lich su [J].Tap chi Van hoa Nghe thuat, 1983(4): 3-7.
[3]王永谦.土地与城隍信仰[M].北京: 学宛出版社出版, 1994.
[4]卿希泰.中国道教: 第3卷[M].上海: 知识出版社, 1994: 110-111.
[5]Phan Ke Binh.Viet Nam phong tuc [M].Sai Gon: Sai Gon, 1970: 98.
[6]Ha Van Tan.Dinh Viet Nam [M].Ha Noi: Khoa hoc xa hoi, 1998: 50.
[7]Nguyen Duy Hinh.Tin nguong Thanh hoang Viet Nam [M].Ha Noi: Khoa hoc xa hoi, 1996: 73.
[8]Dinh Khac Thuan.Gop phan nghien cuu lich su trieu Mac o Viet Nam [M].Ha Noi: Khoa hoc xa hoi, 2010: 307.
[9]Dinh Khac Thuan.Van bia thoi Mac [M].Ha Noi: Khoa hoc xa hoi, 2010: 217.
[10]Tran Thi An.Dac trung the loai va viec van ban hoa truyen thuyet dan gian Viet Nam [D].Ha Noi: Luan an Tien si Ngu van, 2000: 78.
[11]Le Quy Don.Kien van tieu luc: 2 [M].Ha Noi: Khoa hoc xa hoi, 1977: 435.
[12]Vuong Kha.Luoc su Dao giao Viet Nam [J].Tap chi Van hoa dan gian, 1999, 2(66): 76-88.
[13]Vuong Tieu Thuan.Van khac va su lieu lang xa: Dien am, dien nghia, dien ca va dien tu [J].Tap chi Han Nom,2000(4): 90-99.
[14]Nguyen Thi Phuong.Gioi thieu kho sach than tich tai Thu vien Vien Nghien cuu Han Nom [J].Tap chi Han Nom,1996, 3(28): 39-44.
The Study on Vietnamese Town-god Worship and Text-based Process of Village Town-god Stories
DINH Khacthuan1, RUAN Wenhai2
(1.College of Sino-nom, Vietnamese Social and Science Collge, HaNoi, Vietnam100803; 2.The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China410082)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own-god belief in Vietnam and the village town-god text-based process.Vietnamese town-god faith originates both from Chinese Chenghuang (town-god) worship and from Vietnamese folk religion.It is popular in all the villages around Vietnam which purpose is to commemorate the contributors for villagers on one hand and to pray to the town-god for the shelter and support in order to avoid calamities and adversities on the other hand.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own-god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Vietnam is linked together with the text-based process of village god deeds.The village god text-based treasury is very large on scale, belonging to a very precious heritage, for history in rural Vietnam history, cultural traditions, customs and documentary heritage and meanwhile, these documents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research of Vietnamese history, tradi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Vietnam; Town-god Worship; Study on Vulgar Culture; Documentation
B933.333;K893.333
A
1674-3555(2016)04-0020-07
10.3875/j.issn.1674-3555.2016.04.003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刘慧青)
2015-06-01
越南国家科学和工业发展基金(NAFOSTED)
丁克顺(1952- ),男,京族,越南河内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和汉喃碑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