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芹 潘怀富
(1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人民医院 泰州225500;2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泰州225500)
·基层临床·
参附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朱爱芹1潘怀富2#
(1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人民医院泰州225500;2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泰州22550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7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行心脏超声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1.7%,显效率分别为66.7%和41.7%,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NT-proBN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升高于对照组(P<0.05),血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
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系老年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肺瘀血和体循环的液体潴留,西医治疗包括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为提高疗效,改善心肌血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78例病例均系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58~89岁,平均年龄(65.8±8.6)岁。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55~91岁,平均年龄(68.1±7.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予低盐饮食、治疗心力衰竭诱因、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硝酸盐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40~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1.2.2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疗效判断标准参照文献[2]:显效:心功能提高2级或以上,临床症状缓解;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或心功能出现恶化,临床症状未见缓解或加重。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42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显效率66.7%,总有效率95.2%;对照组36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显效率41.7%,总有效率91.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NT-proBNP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NT-proBNPNT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NT-proBNPNT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LVEF(%) NT-proBNP(ng/mL)治疗组对照组42 3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3.6±8.95 56.8±7.60#45.6±8.10 51.6±7.60#*5 367±608 856±357#4 964±586 1 275±435#*
2.3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冠心病常罹患于老年人,缺血性心肌病为冠心病一种特殊类型,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细胞外基质数量和组成变化,导致心脏逐渐扩大[3],易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一般采用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纤维化心肌收缩力下降、利尿剂及负性肌力药物常会导致低血压和(或)低血容量状态,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为此,临床医师需谨慎地调整各类药物,其结果造成患者恢复缓慢。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悸、心水、心痹、喘证”等范畴,多由于年老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等引起本虚标实,进而导致心阳气虚[4]。参附注射液是人参、附片的提取物,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功效,能够补益虚衰的心气,固摄耗散的心阳。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可以提高心肌细胞的Ca2+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兴奋窦房结和房室结,改善房室传导延迟,增加冠脉血流量,诱导衰竭的心肌DNA和蛋白质加速合成,促进心肌能量代谢,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心肌功能,使机体组织和器官获得充足的血液灌注,提高氧合[5~6],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文献报道疗效满意[7]。
本研究发现,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显效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发现二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均升高,两组治疗后NT-proBNP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上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NT-proBN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然与参附注射液显著提高心肌供血、改善心肌氧供的机理相吻合。本研究仅限于临床住院短期应用,短期疗效令人满意,可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长期疗效的影响与生存率尚无法结论,需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6(12):98-1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1993.57-59
[3]宋伟.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1):52-53
[4]周亚滨,邬慧美,孙静,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8-10
[5]罗学科.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 (9):157-159
[6]葛永彬,毛静远,李彬.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3):337-338
[7]李延谦,刘雪梅,冯敏,等.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965-969
R541.6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7.033
2016-06-26)
潘怀富,E-mail:1395268681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