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
(韩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广东 潮州 521041)
吴为明陶瓷艺术评析
杜延
(韩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广东潮州521041)
吴为明在陶瓷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用瓷的研制,二是现代陶艺的成功探索。吴为明的现代陶艺作品与传统陶艺相比,有着“四重”(重自然、重情感、重自我、重文化)和“三化”(多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鲜明特色,是意与象的完美结合,意与象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给他的作品带来了一种诗性美,从而成为人们叹为观止的“诗瓷”。
吴为明;陶瓷艺术;成就;风格;贡献
吴为明1938年生于潮州瓷乡枫溪镇。1953年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窘辍学而进入当地瓷厂学艺,从此与中国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凭借笃学覃思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岭南瓷坛上的翘楚人物,高级工艺美术师,首批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著名高档成套日用瓷设计专家,现代陶艺的成功探索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溪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之一。吴为明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无为斋”,但从“无为斋”里却走出了有为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中国陶瓷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吴为明在陶瓷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用瓷的研制,二是现代陶艺的成功探索。1965年潮安县陶瓷工业公司为改变技术滞后的面貌而组建公司陶瓷设计组时,吴为明被遴选为该设计组成员,开始步入陶瓷造型与设计工作,尤其是潜心研究高档成套日用瓷的设计与开发。为了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他利用一切机遇,到相关的贸易部门和各地图书馆搜集查阅国内外陶瓷资料,拓展知识视野;到先进的陶瓷生产基地登门取经,吸取他人之长;到名胜山川写生师法自然,寻求创作的灵感。终于在1974年试制成第一套“釉下彩92头芍药西餐具”。整套餐具造型优美大方,颜色清新怡人。此餐具在当年秋季广交会上得到国内外专家和客商的一致好评,英国贸易代表团高度赞誉这是“中国最好的一套餐具”。中国外交部曾订购10套作为国家礼品瓷赠送给扎伊尔国家元首与部长们。1976年国庆节,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国庆招待会上首次改用由潮州生产的一批釉下彩中餐具。尔后,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陶瓷展览暨陶艺研讨会上,潮州枫溪产釉下彩餐具、茶具标新立异,与会者称赞不已。1978年吴为明被评为“全国轻工业先进工作者”,应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群英会;次年他又荣获“广东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吴先生深知,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只有创新才是陶瓷的生命力。他善于思考,反复实践。上世纪70年代末,在经历了不计其数次的失败后,第一套釉下贴花纸“釉下彩64头雀屏西餐具”(图1)创制成功。这套餐具是从敦煌壁画的装饰上得到启示,将孔雀开屏的自然美巧妙地转化为图案型的艺术美,主花采用传统的花王牡丹纹饰却又处理成孔雀开屏状,上下再配两条深浅不一的青蓝色小边,在白色盘面上显得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在造型设计上,采用束腰向口式。器型结构紧凑、线条流畅而富有曲线美,看起来晶莹剔透、落落大方。64件产品摆在一起,宛如数只孔雀开屏,故而冠名“雀屏餐具”。该套餐具既有中国传统壁画的柔丽秀美,又有潮州工艺品的清新雅致,还有西方悠闲放达的绅士韵味,给人一种高洁、雅净、舒心的艺术享受,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1980年该作品在“第一次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设计评比会”上获得一等奖,被与会者公认为是全国设计最精美的一套餐具。1982年在西德杜塞尔多夫市举办的中国陶瓷展览会上,市长戈登对他的“釉下彩64头雀屏西餐具”情有独钟,他盛赞这套餐具“不单是实用品,而且是艺术珍品!”因担心展览会结束时餐具售罄,就采取了预订的方式购买。由此吴先生享誉海内外,成就了中国陶瓷驰名国外的佳话。同年,他的“釉下彩45头忍冬西餐具”再次蝉联“第二次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设计评比会”一等奖。这套餐具采用忍冬(即金银花)图案,洁白的胎质上,蓝色的忍冬花由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并配有一道小边。颜色由深渐浅,淡处纹样与釉面的结合给人一种似有若无的神秘感,增添了餐具的艺术魅力。两次全国评比夺魁奠定了吴为明陶瓷艺术大师的地位。
图1 釉下彩64头雀屏西餐具
在整个潮汕地区,吴先生是最早关注和捕捉到现代陶艺信息的老一代陶瓷艺术家。从日用瓷的设计和制作到现代陶艺的探索和创作,他经历了由渐变到顿悟的发展过程。求新求变的人生态度促使他实现了艺术上的第二次跨越(第一次应是60年代中期由彩绘到日用瓷设计的转变),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使他看到了现代陶艺的前卫意识、时代标志和发展前景,于是投身于现代陶艺的研究与制作,继日用瓷独领风骚后,又取得了现代陶艺的累累硕果。他的现代陶艺作品基本上有三种类型:
1.日用瓷型现代陶艺。把人物、动物、植物等,采用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通过局部或整体变形与釉色的变换,构成瓶、罐、壶、杯等日用瓷造型,表现现代人的现代审美意识和人文理念,实现由实用向审美的价值转变。作品“爱”创作于1991年。这是一个修长的立体罐状。左半部分由赤黑色彩组成的纹样显得格外的敦厚与热烈,右半部分由黄白黑等色彩交融而成的水纹样,显得尤其欢快与活泼。罐口呈鱼状,看上去就像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爱的甜蜜把一对男女融化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它不仅把爱情的美妙与神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且也诉说着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的人生社会本真。现代人的爱情故事被优雅的陶瓷艺术形象地记录了下来,在景德镇首届陶瓷艺术节暨精品展览会上获奖。
图2 永恒
创作于同年的“永恒”(图2),是由土黄、白与黑赤两部分构成的罐状球形体,虽然与“爱”同为罐状,但它比“爱”显得沉稳、圆润、包容和大气。一束赤弦纹和一束白弦纹均以螺旋式上升至盖顶,充满着一种神秘的流动感,象征着世上的万物皆呈循环式渐进的运动状态。由赤、白两束弦纹在罐盖顶自然形成的变形阴阳八卦图,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寓意。阴阳既对立又统一,彼此均衡、对峙,又互相衔接和制约,共同维持着事物内部的动态平衡。罐名定为“永恒”,真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给人浮想联翩的无限遐思。该作品入选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被《中国陶瓷》杂志选为封面。在后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潮州陶瓷专题片时,又作为片头和片尾的特写镜头。毋庸置疑,“永恒”已成为一个时代现代陶艺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三顾茅庐”创作于2002年,一套三只,这是由人物变形而来的壶式现代陶艺精品。左边一个壶身瘦长,壶流下垂如双手合拢,呈弯腰打躬作揖状,壶的上半部以蓝、白为主调的显然是刘备;中间一个一手叉腰,一手甩袖,以棕、白为主调的是关羽;后边一个一手叉腰,一手上举,以黑、白为主调的是张飞。通过壶的形状和釉色的变换,形象地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刘备虔诚,思贤若渴;关羽自信,不以为然;张飞暴躁,急不可待,表现出怒目圆睁的不耐烦。配合着舒卷自如的纹样,三张京剧面谱恰如其分地彰显出壶的深厚文化底蕴。变形的人头缩小为壶钮,分别涂抹为蓝色、红色和黑蓝色,与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辅相成。壶脚不施釉作粗放处理,保持着陶瓷的原材质,以体现其泥性的本质特征。作品以人化物,以物状人,在物我合一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暗示了“诚则成也”的朴素哲理。
“春色满园”组合创作于2008-2009年。这是一组瓶状的现代陶艺。设计者匠心独运,三只花瓶有三种不同的造型,红、绿、赤三种不同的主色调,每种色调又有不同的花鸟来表现。在装饰的主要部位,使用稍有流动的色釉刻画枝干、小鸟和百花,配以同色调的窑变色釉,涂于周边烘托主体,高温后变幻出的各种纹理,组成了不同形状的色块,似山非山,似水非水,似石非石,似花非花,但总体看来,又给人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的视觉感受,表现了“满园春色关不住”的主题,展示了现代陶艺的艺术魅力。但是,把“满园春色”装在一个瓶子内,不论这个瓶子的魔力有多大,总给人笼罩着一种桎梏的阴影。在笔者看来,这与吴先生长期从事日用瓷的设计与制作有关。日用瓷造型固然可以给欣赏者带来亲切感,拉近作品与消费者的情感距离,但“造型”的思维定势必然会束缚设计主体形象思维的翅膀,难以在现代陶艺的浩瀚天空中自由翱翔。在下面两种类型的创作中,吴先生已摆脱了原有程式的“阴霾”,进入自由创作的思维空间。
2.意象型现代陶艺。以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瑞雪晚霞、树木花鸟、季节变化等为代表意象,随心造型,因需施彩,不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实,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发散思维,表现人类对社会、人生和事物本真的现代认知。同样是表现“春”主题的《春之萌系列》,我们既看不到万紫千红的鲜花,也看不到象征着“园子”的瓷瓶,而是通过9种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种子”意象,在春天到来之时,怀着“春”的梦想,冲破重重阻力和束缚破壳而出,萌发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嫩芽,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的风雨与收获。这些叫不出名字的“种子”,合奏了一曲春天的赞歌。这是对生命的礼赞、对力量的赞颂,也是对破旧立新、新陈代谢自然规律的形象揭示,带给人们的是新生、力量和希望。
“呼声系列”是由五种异样的釉彩瓷器组成,以山峰、树木、鸟禽走兽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滥砍乱伐的山林、干枯腐朽的树干、无窝可栖的山峦、风光不在的险峰,以及只有住在葫芦里才感到安全的小动物心理活动的渲染等,反映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连小鸟都发出了“救救我们”的凄惨呼唤,深刻地揭示出当前全人类都在关注的环境问题。意象简洁明了,但寓意重大深远。
“大象无形系列”釉彩瓷板,由瑞雪、洪荒、绿野和江火组成,这是吴先生于2007年一气呵成的四幅佳作。“大象无形:瑞雪”表现初春乍暖,积雪开始融化,雪水滴滴答答渗入原野,滋润着刚刚苏醒的大地。一些勤快的不畏寒冷的花草树木已吐绿绽红,报告着春的信息。整幅画作釉彩亮丽,诗意诱人,洋溢着早春略带寒意的清新。“大象无形:洪荒”中汹涌澎湃的洪水淹没了大片黄色的土地,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咆哮着、蔓延着……,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条绿黄色的林带屹立在洪水中,于洪荒中透露出一缕生的坚强与未来的希望。“大象无形:绿野”则是另一番景象。远处墨绿色的原野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中间几条溪流由远而近,草木遮盖下依稀可见。近处碧波荡漾中红花绿树掩映,显得温柔而可爱。周边的黄土地上虽无绿色,但潜藏着勃勃生机。画面层次分明,暗示出田野中蕴藏着的巨大生命力。“大象无形:江火”显然是晚霞映照下的江面。一片红,一片蓝,又镶嵌着一道道绿,红蓝绿相间,绚丽夺目。夕阳江边照,彩练水上舞,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令人心旷神怡。这组釉彩瓷板展示了大自然的浩瀚、壮丽和威力无比。大自然可以赐予人类光明与温暖,春雨与瑞雪,也可以带给人类天灾与洪祸,狂风与暴雨。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保护天蓝山青水绿是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
3.堆釉彩现代陶艺。借鉴西方印象派、抽象派、象征派等现代派在造型、构成和色彩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变色釉在高温下所发生的的物理化学变化,依照设计者自己的构想,在一定的器物上敷着不同形状、大小、厚薄的釉彩,经过科学掌控的火烧后形成万象缤纷的现代陶艺品,以此解读现代人的心灵世界。诸如作品“大漠雄风”(图3),以赤色为主调,用不同的铁化物作底釉,按照设计者心中的意象,在底釉上再涂上深浅不一的棕、赤和淡黄色釉等,重点突出红色与白色的作用。但第一次烧成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后来经过多次调整,补充叠加其它的色釉,利用窑内高温时各种色釉的流动变化,终于烧成了如今所看到的“大漠雄风”。该作品生动地表现了在广袤的沙漠里所卷起的狂风巨浪、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天地莫辨,只有一簇簇的胡杨树傲然挺立,与恶风沙魔进行着顽强的抗争。由于设计者采用红白色釉交错,纹饰微微泛黄,风沙形成的漩涡流动感历历在目。画面构成并不复杂,但张扬、狂放和炽烈,更显示出沙漠的广阔、豪壮与雄奇。
“高峡”(图4)也是一件令人心醉的佳作。尺幅之内,峰峦叠嶂、连绵不断、山色有红有绿、红的像花,绿的似树,在红绿间又稍稍洒上一点微黄,更突出了花草的繁盛与茂密。山的罅隙长短、宽窄、深浅不一,或横或竖,或直或斜,刀削木刻似的。山顶高处湖水一片,远远望去,湖中花木丛生,花木的颜色不是绿而是蓝,蓝中又不规则地点缀少许的黄,看起来似乎有点怪,但凡到过九寨沟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同身受。《高峡》的色彩,美在缤纷、奇特和变幻无穷。一条银白色的溪流奔涌而出,沿着峡谷飞流直下,可谓“高峡出平湖”、“银河落九天”的形象写真。而这一切,不是一幅水彩画,而是色釉瓷,是靠色釉的装饰和堆积来完成,还要经受火的考验。斑驳陆离的色彩,仪态朦胧的幻像,看似凌乱而实则活泼的笔触,以及自由奔放的流动感,完全是在一千多度高温下由瓷胎和色釉所起的物理化学变化后自然形成。堆釉彩陶艺的可贵就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其“一度性”原创决定了它的每件作品都是“这一个”。这正是它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之所在。
图4 高峡
吴为明是一位虚心好学、博采众长的陶艺家。他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勤勉劬劳,孜孜以求,终身学习不辍。1953年刚一进厂,就主动拜艺人吴维松为师,学习釉上、釉下彩绘。1960年被推荐到广州美术学院青艺班培训,结业后又插入国画系继续进修,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得到画家陈雨田、黎雄才、何磊等名师的悉心指导,为日后的陶瓷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4年经省有关部门选派,作为广东省陶瓷行业8人小组成员赴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临摹古代陶瓷。在故宫博物院学习期间曾多次得到沈从文先生的指教,受益匪浅。1972年由省轻工厅组织到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从中受到启迪,他的日用瓷设计与装饰显然得慧于此。1977年由省陶瓷公司委派到国家外贸部搜集查阅国外陶瓷资料,进一步了解国外陶瓷的发展历史和市场信息。之后,又多次到黄山、桂林等地写生,从大自然的奇妙壮丽、气象万千中撷取创作素材。直到2007年吴先生应邀参观德国法兰克福和法国巴黎世博会时,还特意观看了巴黎和意大利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注重考察和探究西方的现代艺术,视域大开,收获颇丰。
不仅如此,他还吸收了潮州木雕、泥塑、抽纱、刺绣和嵌瓷等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菁华,荟萃古今中外的艺术优长,融化在自己的陶艺语言中,提高理论学养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永善先生曾高度评价他是一个虚怀若谷、刻苦努力的人,也是一个以诚待人的人。“在全国陶瓷展览会上,有时看到兄弟产区的作品存在问题或不如意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分析问题所在,进而是如何改进设计。他从不去指责或用贬义的语言评论同行的作品。”[1]他善于利用一切学习机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博采众长中优化其智能结构,因此具有灵活的艺术哲思、丰富的形象思维、扎实的绘画功底、精巧的造型能力和娴熟的润色技艺。他能够把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外国人的生活习俗和现代审美取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中外交融、古今合璧,既有时代特征与鲜明个性,又有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蕴的独特风格。
吴为明认为,任何门类的工艺产品要想具有强大的市场生命力,就必须做到立足民族传统,吸纳地域特色,放眼世界潮流,适应现代人的审美理念。他设计和制作的日用瓷产品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具有漂亮的外观。产品的外观包括瓷质、造型、色彩和装饰,它是观众和消费者视觉的第一印象,是产品与消费者沟通交流的“名片”,也是消费行为的“向导”。漂亮的外观往往成为产品自我推销的“通行证”。吴先生的产品外观常常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满足感。二是富有文化色彩。日用餐具是一种物质消费品,也是一种精神消费品。没有文化底蕴的日用瓷只是一种平常的器皿而已。吴先生的产品在图案设计、纹样选择以及产品命名等方面,都包含有或富贵或吉祥或祝福或喜庆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使产品的审美价值骤然升华。三是实用与保健的结合。日用瓷毕竟不同于工艺美术瓷,它不仅要有审美功能,而且还要有实用功能,二者缺一不可。从人们的消费观念来讲,日用瓷的实用消费要重于审美消费。他的日用瓷餐具能够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习俗、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制作适应人们心理需求的产品,以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在实行技术革新后,采用釉下彩贴花纸的方法可以杜绝重金属超标给人身体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用、美观和保健开拓了广大的国内外市场。他的日用瓷餐具已成为餐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艺的材质为媒介,以手工技艺为主的摆脱了功用性的一种观赏性、情感性、观念性的纯艺术的形式,它是现代艺术思潮在陶瓷领域中的反映和表现。”[2]或者说,它是现代人的现代理念和现代陶艺创作方法的物质载体。吴为明的现代陶艺作品与传统陶艺相比,有着“四重”(重自然、重情感、重自我、重文化)和“三化”(多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鲜明特色。在审美取向上,他不看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再现,而着力于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在世界的剖白,其创作活动几乎是一个纯艺术的审美思维过程。在创作手法上,多采用联想、夸张、暗示、隐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将艺术家的个性、认知、情绪、意念、审美以及人生体验,甚至是瞬间的顿悟,通过意象和色彩的丰富变换视觉化地表现出来,它比一般的陶瓷作品富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辨。
他的现代陶艺作品是意与象的完美结合。意是灵魂,是思想,是意境;象是实体,是构图,是色彩。意依象存,象因意美;意无象则意失,象无意则象死。意与象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给他的的作品带来了一种诗性美,从而成为人们叹为观止的“诗瓷”。
吴为明是一位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陶瓷艺术家。半个多世纪的陶瓷生涯使他对瓷土的特点、瓷胎的干湿、釉彩的性能和窑温的掌控都了如指掌。他认为,土、釉、火是陶瓷艺术的三大要素。色釉彩的关键是颜色釉的使用,底釉一般用花釉,在底釉上叠加几层色釉形成堆釉,加层的多少和釉彩的颜色根据设计者的需求而定。在烧制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呈现出千变万化的不同效果,这种窑变效应由多种因素所决定,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摸索到一定的经验。陶瓷是火的艺术就在于此。他在高档成套日用瓷的设计和创作岗位上辛勤工作了20多年,精心设制了数以百计套的餐具、酒具、咖啡具、茶具等,还为国内许多宾馆和酒店设计过各种配套用具。他的作品畅销国内外。据有人统计,由他设计首创的“向阳45头西餐具”,从1980-1988年出口竟达3937.6万件,创外汇3664.03万元,成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日用瓷市场上的一张璀璨亮丽的名牌。他的有些品牌产品至今还在市场上流行。他探索研制的陶艺精品也已脱颖而出,受到陶瓷界、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好评不绝于耳。由于艺术语言的朦胧性和作品主题的多义性,现代陶艺作品在我国短时期内还无法占领大众文化的消费市场。吴先生硕果累累,享誉海内外。他先后获得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设计评比奖6项,全国陶瓷质量优胜产品奖2项,省级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奖11项。他的作品选送到美、英、法、德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被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博物馆和收藏家订购与珍藏。
吴为明还是一位善于改革、勇于创新的陶艺家。他深深地懂得,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的艺术,再好也不过是一堆枯萎的鲜花。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3]这种“大美”、“明法”和“成理”需要人类去发现、解读和表现。艺术的科学化和生活化是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这种发展就需要人们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吴先生有句口头禅:“人有的我不搞。”在这句朴素的话语里蕴含着自信、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上世纪70年代,由于彩绘所用的色釉里含有铅、镉等重金属,虽经高温烧制但总有极少量的残余尚未被气化,有损人的身体健康,出口检测时也难以过关,制约着潮汕地区整个陶瓷行业的发展。吴先生废寝忘食、苦心孤诣,广泛查阅资料,反复进行实验,在借鉴釉上彩技术的基础上,终于创新出一种新技术——釉下彩。釉下彩无毒害,耐磨强度与抗腐蚀性较强,适应现代化的微波炉蒸煮、洗碗机洗刷、高温药物消毒等卫生安保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打开了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釉下彩”一词曾一时成为他的雅号。当时的彩绘完全靠手工操作,无法进行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他又迎难而上,带领两位助手,用自己设计的工具,历时一年多,经过100多次实验,最终研制成功了釉下彩贴花纸新工艺,结束了潮汕地区不能生产釉下贴花纸瓷的历史。投放生产后,劳动效率提高十倍以上,并带动了一批花纸厂的创办。这两次技术革新,既突破了日用瓷因重金属铅、镉超标而不能出口的“瓶颈”制约,又打开了因手工艺操作彩绘而无法批量生产日用瓷的羁绊,使潮汕地区的陶瓷生产整整提升了一个新的档次,开始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对中国陶瓷质量上的提高和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正能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我国的陶瓷专家队伍主要有两部分人组成。其一,学院派。他们是由专业院校和专家学者、教授名师培养出来的,有着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思想前卫,视域宏阔,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西方文艺思潮、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钟爱有加,较多从事美术陈设瓷的设计与创作,但实际操作技能相对弱化。其二,师徒派。这部分人一般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多是家庭作坊或小型工厂里成长起来的,是由师傅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带”出来的。他们往往聪颖智慧、心灵手巧,又刻苦钻研,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陶艺心领神会,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大多从事日用瓷和卫生建筑瓷的设计与创作。受知识结构和视野的局囿,他们对西方的现代艺术热情不高、问津不多。像吴先生这样自学成才,且在日用瓷的设计与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蜚声国内外的专家,在“不逾矩”之年又踏入了现代陶艺的新领域进行着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实在是师徒派中的“尤物”。
当年吴为明在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的途中,看到广阔的沙漠荒原上坚强地生长着一排排的胡杨树。据说这种胡杨树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胡杨树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吴先生的脑海里,他曾创作过一幅“胡杨魂”作品,意在礼赞胡杨树吸收的少、奉献的多,活着为沙漠撑起一片绿荫,死了仍顽强地昭示着生命存在的不屈不挠精神。其实,这正是作者人格的具象写照。
[1]杨永善.吴为明作品集:序一[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0:6.
[2]林礼腾.现代艺术陶瓷创作的灵魂:艺术家审美情趣[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3):21.
[3]徐庆伟.解读当代陶瓷艺术大师:洞悉当代陶瓷艺术与陶瓷设计理念[J].大众文艺,2013(8):118.
(责任编辑:佟群英)
J03
A
1001-4225(2016)05-0042-06
2014-11-03
杜延(1977-),女,河南洛阳人,韩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副教授。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潮州民间装饰艺术的多元文化性研究”(2012-DF-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