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礼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基于语料库的“随意”和“随便”句法比较研究
姜礼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随意”和“随便”是汉语中一组常用的近义词。文章基于北大语料库,从词语搭配和句法功能两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定量考察。通过比较发现,二者右搭配词语的差异性比左搭配词语的差异性显著。具体而言,二者右搭配动词与左搭配能愿动词或程度副词时差异较大。句法功能方面,二者作形容词时较为相似,都可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但当“随便”用作连词或动词时,二者句法功能差异较大;二者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主要充当状语和谓语,很少充当宾语。
随意;随便;词语搭配;句法功能
(一)“随意”和“随便”左边搭配词语对比分析
通过AntConc3.2.0词频分析软件,我们首先对“随意”和“随便”左边搭配的词语进行了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结果可知,“随意”和“随便”左边搭配词语频率较高的是能愿动词、名词、副词和代词,但二者在搭配这四种词类时的倾向性略有不同。“随意”左边搭配四种词类的倾向性为:能愿动词(39.16%)>名词(28.04%)>副词(12.90%)>代词(11.75%)。而“随便”左边搭配四种词类的倾向性是:能愿动词(33.60%)> 副词(25.88%)>代词(20.16%)>名词(15.10%)。
“随意”和“随便”左边搭配词语的相似点要多于不同点,二者左边搭配词语基本相同。但是二者在左搭配能愿动词和程度副词时,还存在一些细微差异。
1.能愿动词与“随意”“随便”左搭配情况
黄伯荣、廖序东把能愿动词分为三类:表可能性能愿动词、表必要性能愿动词和表意愿性能愿意动词。三类能愿动词与“随意”和“随便”的搭配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能愿动词各语义类别与“随意”左搭配情况
表2 能愿动词各语义类别与“随便”左搭配情况
由表1和2,我们总结出“随意”和“随便”左搭配能愿动词的三方面差异。
第一,从左搭配能愿动词的频次上看,二者左边搭配的能愿动词频次最高的均是表示可能性能愿动词。但是二者左搭配频次最低的能愿动词却不相同:“随意”左搭配的能愿动词频次最低的是表示意愿性能愿动词;“随便”左搭配的能愿动词频次最低的是表示必要性能愿动词。
第二,从左搭配能愿动词的音节上看,“随意”和“随便”左边均可搭配单双音节能愿动词,但二者左搭配单音节能愿动词的词种数和频次都要高于双音节能愿动词。而且与“随意”相比,“随便”左搭配双音节能愿动词的词种数要多些。
第三,从左搭配能愿动词肯定与否定的形式上看,“随意”和“随便”左边搭配单音节能愿动词时,能愿动词一般要用否定形式,大多受否定副词“不”修饰。例如:
(1)公司经理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告诉对方改革后的增值税是价外税,销售价是不含税价格,因此,不应随意加价。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受韵律机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单音节词倾向于和单音节词搭配,双音节词倾向于和双音节词搭配。“随意”和“随便”作为双音节词,为了音节的和谐,一般更倾向于和双音节词搭配,这样才可以构成两个音步,所以当二者与单音节能愿动词搭配时,单音节能愿动词前一般都会出现单音节否定副词“不”。
2.程度副词与“随意”“随便”左搭配情况
张谊生根据程度副词的量级和特征,把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两类。其中,相对程度副词又可以分为最高级、较高级和较低级三个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可以分为超量级、高量级和低量级三个级别。根据这一分类标准,我们统计出了“随意”和“随便”左边搭配各类程度副词的详细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随意”和“随便”左搭配各类程度副词情况
结合表3,通过对比分析“随意”和“随便”左搭配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的情况,发现二者存在两方面的差异。
第一,从二者左搭配各类程度副词的频率来看,“随意”和“随便”左搭配绝对程度副词的频率均远高于相对程度副词。但“随意”与相对程度副词搭配时,一般不与较低级的程度副词搭配。在我们统计的数据中尚未发现其与较低级的程度副词搭配的例证,“随便”可以与较低级的程度副词搭配,如“稍微”。“随意”和“随便”左搭配绝对程度副词时,也有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与低量级的程度副词搭配上:“随意”一般左搭配低量级程度副词“有点”,而“随便”一般左搭配低量级程度副词“有些”,二者不可互相替换。例如:
(2)这些文章只是作者就某一角度对某一问题所发表的一点看法或意见,似属于理论一类,但又缺乏那种繁征博引、峨冠博带的架势,有点随意发挥性质。
(3)哲学的论证不外是“劝说”,这件事很能说明为什么他的著作里颇有些随便的味道。
但是如果“有点”后面加上后缀“儿”,构成“有点儿”的话,“随便”就可以与其搭配,而“随意”却不能与其搭配。例如:
(4)费亭美不相信:“瞎说,朱先生有点儿随便,强奸阿妹倒是不大可能的。”
第二,从二者左搭配各类程度副词时的感情色彩看,“随意”左搭配相对程度副词时,一般具有褒义色彩,例如:
(5)我也喜欢台湾作家文字中流露的那种天真,他们相当个人化,写身边的东西,更纯情也更性灵,更老派也更随意,更知识分子也更雅致。
例(5)中“更纯情也更性灵,更老派也更随意,更知识分子也更雅致”的排比使用,把作者对台湾作家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势,提高了表达效果。
“随意”左搭配绝对程度副词时,根据绝对程度副词的量级不同,“随意”具有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当超量级程度副词“过于、太”修饰“随意”时,“随意”的程度量级超过了合理的范围,因此“随意”带有贬义色彩;当高量级程度副词“极、很、非常”修饰“随意”时,“随意”的程度量级正好保持在合理范围之类,因此“随意”具有褒义色彩;当低量级程度副词“有点”修饰“随意”时,“随意”的程度量级低于合理范围,因此其带有贬义。如图1所示。
图1 “随意”左搭配绝对程度副词的语义色彩
例如:
(6)而王蒙则遗憾地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现代人对语言的运用过于随意,今后的散文恐怕不再像《古文观止》那样优雅了。
(7)我们在一起吃了顿非常随意和开心的午餐,席间不谈政治,而只谈些家长里短等等。邓小平和女王的聊天,非常友好和随意。
(8)我觉得有的刊物编辑部对“补白”还不那么重视,有点随意、马虎,把它看成可有可无的“小玩艺儿”,因此选材就不那么严肃认真、考虑社会效果。
“随便”左边搭配相对程度副词时的感情色彩比“随意”复杂,它具有褒义、中性、贬义三种感情色彩。例如:
(9)以漫画来说庄子、说禅、说经典是蔡先生最本色最当行最自由最随便的方式,所以一经阐释,震惊海内,必然获得广泛的共鸣,而一册在手,老少咸宜。
(10)平日里,我的饮食也较随便,有啥吃啥,不刻意安排。中晚两餐,以蔬菜为主,少油腻,一小碗米饭即可。
(11)忆及二年来的教授生涯,她话语里难抑激动的心情:“美国学生和我们不一样,在课堂里可以随意走动,吃东西,甚至旷课,比较随便。”
“随便”左搭配绝对程度副词时的感情色彩与“随意”也不相同。“随便”左搭配超量级程度副词“太、过于、过分”时,一般带有贬义色彩;左搭配高量级程度副词“挺、很、相当、极其、极、极为、非常、特别、特”时,一般带有中性色彩;左搭配低量级程度副词“有些”时,带有贬义色彩。例如:
(12)为了远大的前途,就不能过得太偷懒、太马虎、太随便,多少要强迫自己努力去做现在所希望做的事情。
(13)全部食物均显粗糙,但却挺合客人的胃口。除了饮食,来客的着装也相当随便。
(14)哲学的论证不外是“劝说”,这件事很能说明为什么他的著作里颇有些随便的味道。
利用相同的统计方式,我们又对“随意”和“随便”右边搭配的词语进行了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结果发现,二者右搭配词语的词类多于左搭配词语的词类,且二者右搭配词语的差异性比左搭配词语的差异性要显著些。“随意”右边搭配词语频率较高的分别是:动词(68.33%)>后缀(10.66%)>助词(9.55%)>介词(3.81%);“随便”右边搭配词语频率较高的分别是:动词(61.40%)>代词(11.86%)>助词(7.00%)>介词(3.79%)。由上可知,二者右边搭配词语频率最高的均是动词,且二者都可以和助词、介词高频搭配。但是在与后缀和代词搭配时,二者区别较大:“随意”可以高频搭配后缀,如“性、化、感”,而“随便”一般不与后缀搭配,“随便”与后缀搭配的比率仅为0.12%;“随便”可以高频搭配代词,而“随意”一般不与代词搭配,其与代词搭配的比率只占0.07%。例如:
(15)目前在评估目的、评估范围、评估方法方面,都没有确定操作细则和程序,随意性较强。
(16)六星期后,人人家具公司的经理亨利·密契力先生写信到洗衣店给他,叫他随便哪天晚上八点以后上他家去,他会接见他的。
具体来说,“随意”和“随便”右搭配的4种词类中,动词与二者搭配时差异较大。邵敬敏将动词分为8类:动作动词、使令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动词、形式动词。其中动作动词,根据动作行为的强弱又分为具体行为动词和抽象行为动词。8类动词与“随意”和“随便”的搭配情况如表4和5所示。
表4 动词各语义类别与“随意”右搭配情况
表5 动词各语义类别与“随便”右搭配情况
表5(续)
从表4和5中,我们可以看出“随意”和“随便”右边搭配动词时,有以下几方面差异。
第一,“随意”右边搭配的动词主要是抽象行为动词,“随意”很少与具体行为动词搭配。从表4可以看出,当搭配频次限定为不小于10时,“随意”右搭配抽象行为动词出现了544次,词种数为29,而“随意”右搭配具体行为动词仅出现259次,且词种数只有17。而“随便”右边搭配的动词主要是具体行为动词,很少与抽象行为动词搭配。“随便”右边搭配的抽象行为动词(出现频次不小于10次)只有3个,总共只有33例。但“随便”右边搭配的具体行为动词共有55个,总共出现了1 753次。例如:
(17)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是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地确定的,随意调整不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对中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也是有害而无利的。
第二,“随意”右搭配具体行为动词时,一般不与单音节具体行为动词重叠“VV式”搭配,而“随便”却可以与其高频搭配。比如“聊聊、说说、谈谈、翻翻、问问、走走、看看”等。例如:
(18)走进一家专卖摄影器材的小店随便看看,只见一个顾客左挑右选,售货的先生仔细、耐心、热情地给他说明、解释。
①ADL。总分数是一百,60分之上表示着可以独自生活。在40~60分说明还不能完全的靠自己。20~40分几乎不能独自生活。低于二十分则说明完全不能独自的照顾自己。
第三,“随便”与趋向动词搭配的频率和词种数高于“随意”,且它可以和复合式趋向动词“进来”“出来”搭配,而“随意”不可以。例如:
(19)见秀立刻叫众人全都出去,在门口设了岗哨,不许闲杂人随便进来。
(一)“随意”“随便”句法功能的相似性
“随意”和“随便”作形容词时,二者的句法功能比较相似,都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且在对话语境中作为应答语时,可以独立使用。
1.“随意”和“随便”充当主语。例如:
(20)这种随意是无技巧之技巧,是一种朴素到极处也美到了极处的境界。
(21)美国人的随便是有名的,但对参赛的各代表团团长来说,来到说布法罗他们才算真正有了具体的认识。
例(20)、例(21)中的“随意”和“随便”都是主语中心语,在句中作主语。
2.“随意”和“随便”充当谓语。例如:
(22)平板三轮用处多,又拉人来又载货,横穿逆行真随意,人们称之“惹不起”。
(23)学生没必要使用拉尔森老师这样的称谓,只要叫他汤姆就可以了。这种叫法虽然很随便,但使人感到亲切。
上述两例都是“随意”和“随便”作谓语的句子,这里的“随意”和“随便”都是陈述主语的。
3.“随意”和“随便”充当宾语。例如:
(24)通过上例,我们很容易指责庞德的误译、误解或随意,但同时又很容易理解庞德的苦衷,乃至所有汉诗翻译家的苦衷。
(25)他在他爸爸的厂子里工作,是那么随便。
上例中“随意”和“随便”分别位于行为动词和判断动词后作宾语中心语。
4.“随意”和“随便”充当定语。例如:
(26)如此高雅的艺术殿堂,秩序却乱糟糟的,随意的掌声还可以依剧情来理解,时而响起的尖利的呼哨声却令人难以接受。
(27)他哪里知道正是自己这一句随便的玩笑话激励了约翰逊誓要击败他从而取代他的雄心壮志。
例(26)、例(27)中,“随意”和“随便”作定语,用来修饰名词“掌声”和“玩笑话”。
5.“随意”和“随便”充当状语。例如:
(28)政治家们要尊重科学,不要对科学问题随意表态,更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支持一种观点、压制另一种观点。
(29)只要随便挑起一些雪片放在放大镜下面一看,我们就一定会惊叹:大自然竟雕琢出了这样精致美丽的花朵。
例(28)、例(29)中“随意”和“随便”修饰动词“表态”“挑起”,作状语。
6.“随意”和“随便”充当补语。例如:
(30)吃得随意、玩得开心,度假休闲等都市新潮,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不断创新。
(31)大家一阵哄笑,笑声会使人变得随便,一个个抢占座位,拿起酒杯,徐永要喝老黄酒,马海西要喝白兰地。
例(30)、例(31)中,“随意”和“随便”充当补语,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二者在充当补语时,既可以单独修饰动词,如“吃得随意”和“变得随便”,也可以和其他成分组合来修饰动词,如“相处得随意自然”“显得随意而又入时”。
7.“随意”和“随便”的独用现象。例如:
(32)陈鲁豫:你看你先来可以吗?潘玮柏:随意。
(33)吴健:随便。陈鲁豫:你这个随便就不好把握了,我这标准。
例(32)和例(33)中,“随意”和“随便”均可在句中独立使用,一般是作为应答语出现在对话语境中。
(二)“随意”“随便”句法功能的差异性及倾向性
1.两者句法功能的差异性
“随意”和“随便”同为形容词时,二者的句法功能基本相同。但是“随便”与“随意”不同之处是,“随便”还有动词和连词两种用法。
第一,当“随便”用作连词时,表示“无论、不管”,后面一般需要跟疑问代词或者小句。多用于口语中,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当“随便”后面跟疑问代词时,句中一般需要与副词“都、总、也”等词连用。例如:
(34)芭蕾舞也好,民族舞也好,随便什么舞蹈他都爱看。
(35)如果你答应帮一个女人的忙,随便什么事她都肯替你做,但是如果你已经帮了她一个忙了,她就不忙着帮你的忙了。
当“随便”后面跟小句时,句子里常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例如:
(36)随便你去还是不去,她都不在意。
第二,当“随便”用作动词时,表示对某人的行为不加限制,可以说成“随某人的便”。一般在句中作谓语。
(37)明天上午的会议,参不参加随便。(参不参加随你的便。)
(38)谈不谈,谈什么,都随赵教授的便。
2.两者句法功能的倾向性
参考上文中“随意”和“随便”前后所搭配词语的词性,再通过人工分析矫正,我们分别统计出二者在句中充当的句法成分的频率,如表6所示。
表6 “随意”“随便”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频率
从表6中可以看出,“随意”和“随便”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随意”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倾向性是:状语>谓语>定语>主语>补语>宾语,“随便”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倾向性是:状语>谓语>定语>主语>补语>宾语。显然,“随意”和“随便”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和谓语,很少充当宾语,这与形容词的句法功能是一致的。且“随意”充当主语、定语、补语的频率要高于“随便”。
文章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定量考察了“随意”和“随便”的词语搭配和
句法功能情况,并对二者句法特征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二者右搭配词语的差异性比左搭配词语的差异性显著;二者作形容词时,句法功能比较相似,都可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但是当“随便”用作连词或动词时,二者句法功能差异较大;且“随意”和“随便”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二者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和谓语,很少充当宾语。
注释:
①“随意”右边搭配动作动词共计2 935例,由于抽象行为动词和具体行为动词出现的词语较多,无法一一列举,故抽取出现频次不小于10次的词语罗列。
②“乱+v”类是指副词“乱”修饰动词组成的谓词性短语,其中“v”主要是具体行为类动作动词,例如“乱丢”“乱摆”。
③“随意”和“开来”搭配时,后面必须出现“开去”。
④“随便”右边搭配动作动词共计3 760例,由于出现的词语较多,在此无法一一列举,故抽取频次不小于10次的词语罗列。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赵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6.04.015
2016-04-05
姜礼立(1988—),男,博士研究生。
H136
A
1673-0887(2016)04-00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