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兵 张 帅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2)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前提和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安全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尚未有效解决,领土争端问题层出不穷,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如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又日益凸显,决定了我国对国家安全的研究既必要又迫切。其中,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依托和基础,没有经济安全的国家安全是不稳定的安全。离开经济发展,一国的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必然无法保障,国家应对内外挑战和威胁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国家和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角色也是由其经济实力所决定,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然而,我国对经济安全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美国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就已经将经济安全纳入到了国家安全的范畴,而我国对经济安全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各界对经济安全的重视远远没有达到与经济安全的重要性相匹配的程度。合理地分析“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形势,预判“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安全,深入地剖析“十三五”时期的重大经济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和落实“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规划。
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不仅与本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全球经济形势也密不可分,因此,研究经济安全应当遵循“从外部着眼,从内部着手”的原则[1],一方面关注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运行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关注本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从可能的外部冲击出发分析一国经济内部存在的问题,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认识经济安全的状况[2]。
对国家经济安全内涵的科学界定是科学地分析国家经济安全状况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不仅指处于不受“干扰和威胁”的状态,还包含消除“干扰和威胁”的能力,否则外部的一点风吹草动就会使原有的经济安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只有具备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能力才能更加稳定的保持安全的状态。经济安全要求通过加强自身机制的建设,使我国经济具备抵御外来风险冲击的能力,以保证我国的经济在面临外在因素冲击时能继续稳定运行、健康发展。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可以分为国家经济安全条件和国家经济安全能力两部分。经济安全条件是指影响本国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经济安全能力是指自身所拥有的足以抵御外部冲击对本国经济安全带来波动的内部因素。前者侧重外部条件,后者强调内部特征,二者相依相伴,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经济安全研究的两个方面。
采用指标体系法来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安全的预测分析。基于经济安全的内涵,我们构建2个二级指标:经济安全条件指标和经济安全能力指标。其中经济安全条件指标包含8个三级指标,经济安全能力指标包含10个三级指标。这18个指标通过下述的评价体系反映我国的经济安全状况:首先,通过专家调查法和文献整理法确定每一个指标的上下警限,划定安全区间;其次,根据预测的指标数值确定所属区间,运用插值法和定性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指标的百分制得分;最后,根据得分和安全类型判断标准确定指标的安全类型。
我们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建立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第一,文献整理,确定初选指标。我们通过对经济安全领域的专家著作和文献中所涉及的指标进行搜集和整理(考虑到经济安全的内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我们只选取了2006年以来的文献),建立初选指标池。将每个指标的统计次数加总,根据次数的多少从高到低进行打分。第二,统计调查,筛选关键指标。建立了指标池之后,我们对这些指标的关注度做了统计调查。关注度的高低体现了指标影响力的大小,关注度越高的指标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可能越大。我们将关注度分为社会舆论关注度和社会科学界关注度,前者体现了广泛性和时代性,后者体现了专业性。对社会舆论关注度的调查我们采用了百度搜索引擎,将指标逐一代入,得到具体数值,依据数值进行排名打分。对社会科学界的关注度我们采用了中国知网的学术搜索,具体方法同上。综上,我们将专家意见、社会科学界关注度及社会普通人士关注度分别赋予了60%、25%、15%的权重,与各部分的得分相乘得到指标的综合得分。第三,综合分析,得到最终指标。根据指标的综合得分,结合指标体系构建所需要的指标规模以及指标特性筛选出关键指标,最后根据我们的理解对指标进一步调整,确定最终指标。在得到最终指标后,我们结合国家经济安全领域的文献,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
表1 国家经济安全各指标的权重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打分和文献整理的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安全警限。见表2。
基于以上指标和权重,我们再根据指标特性选择预测方法预测“十三五”时期各指标的定量数值,确定预测值所属区间,运用插值法和定性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指标的百分制得分,根据得分和安全类型判断标准确定指标的安全类型。
第一,预测各指标在“十三五”时期的定量数值。根据指标的特性及数据的可得性采用不同的途径。
基于文献统计的专家预测值平均法。对于其中一些指标,国内、国际的经济预测机构(包括政府的和非政府的)以及一些经济学家对其有中长期趋势性的预测判断,本文对文献进行综合统计,得到专家们对这些指标在“十三五”期间的预测数值。通常当某个指标有多个专家预测值时我们采用其平均值。如果是年度预测值通过平均的方法转化为五年均值。
表2:各指标警限汇总
基于文献整理和历史数据相结合的经济预测法。对于其中一些指标,没有专家预测的定量数值,我们查找往年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呈现的规律特性,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如移动平均法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献中对“十三五”时期经济形势的预判综合分析得到预测值。移动平均法又称定长平均法,用于预测短期内变动平稳的经济变量。通常来说,时间越远的数据对预测值的影响越小,时间越近的数据对预测值的影响越大。用移动平均法预测时,每次仅取m个近期数据,根据时间定长赋予相应权重,离预测数值时间越远的数据赋予权重越小,反之越大。
第二,运用插值法和定性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指标的百分制得分。
首先,根据已确定的指标的上下警限,以其警限为临界点按照等比例额划分指标的安全区间;其次,根据预测值确定指标所属区间;再次,运用插值法将所得预测值带入比例公式(对于单警限指标运用比例公式的变式),得到百分制的安全得分;最后,根据指标特性,补充定性分析,对通过前面步骤所得的安全得分加以调整,得到最终的百分制的安全得分。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需要定性分析,只有当某些定性因素对经济安全指标有着重要影响,单纯的定量分析不能全面的反应具体情况的时候定性分析才是有必要的。
运用上述方法,以七大关键产业中外资加权市场占有率为例,计算安全得分如下:
(1)通过文献整理和历史数据类推,我们发现此指标短期内波动平稳,故采用移动平均法对其预测,根据历史数据选用5年为时间定长,预测出2016-2020年的数据,最后取2016-2020年五年的平均值作为“十三五”时期此指标的预测值,可得十三五时期七大关键产业中外资加权市场占有率指标的预测数值为32.7%。
(2)由表2可知,七大关键产业中外资加权市场占有率指标的上下警限为10%和30%,其为临界点,各自设分值为60分。按照等比例划分安全区间可知指标值为20%的时候安全得分为100分,依此得到此指标安全区间的划分。见表3。
表3:七大关键产业中外资加权市场占有率指标安全区间划分
(3)根据预测数值判断,该数值位于第四个安全区间,即30%-100%,相应的边界得分为60分和0分。
(4)设指标预测数值为a,指标所得的百分制安全得分为x,运用插值法得到比例公式如下:
整理上述等式得:
将a=32.7%代入公式可得x=58,即“十三五”时期七大关键产业中外资加权市场占有率指标的百分制安全得分为58分,由于本指标不需要定性分析,此步骤省略。
第三,根据安全得分及安全类型判断标准,判断指标的安全状况。安全类型的判断标准见表4。
表4:安全类型的判断标准
根据表4可知“十三五”时期七大关键产业中外资加权市场占有率指标处于轻度不安全区间。
依照上述方法,我们计算出了“十三五”时期其他指标的安全得分,为了便于直观的比较,同时也列出了“十二五”时期各指标的安全得分(有些指标得分根据“十二五”时期公开数据有所变动)。见表5。
经济安全条件部分的各指标都具有短期内变化平稳的特点,故本文对指标的预测都是采用移动平均法,以5年为定长,根据2010年到2014年的数据预测出2015年到2020年的指标数据,然后对2016年到2020年五年内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十三五”时期指标的预测数值。再根据前文列出的指标警限、安全区间及安全得分计算方法得出每一指标的安全得分。
表5:经济安全条件得分
以外债负债率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获得2010-2014年此指标的监测值,分别赋予权重X1=0.1、X2=0.15、X3=0.2、X4=0.25、X5=0.3,用移动平均法预测2015的指标值。
以此类推,预测2016-2020年的指标值,取五年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十三五”时期该指标的预测值。
从经济安全条件而言,随着全球形势的好转,“十三五”期间经济安全条件的得分有所改善。进一步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会有显著的转变,由传统的出口导向、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向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极大地释放内需的潜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些都降低了我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显著改善了我国实体产业领域的安全状况。
同理,我们计算出了十三五期间经济安全能力指标的安全得分,为了便于直观的比较,同时也列出了“十二五”期间各指标的安全得分(有些指标得分根据“十二五”时期公开数据有所变动)。见表6。
表6:经济安全能力得分
经济安全能力部分财政金融领域和实体产业领域的各指标都具有短期内变化平稳的特点,故本文对这些指标的预测都是采用移动平均法,以5年为定长,根据2010-2014年的数据预测出2015-2020年的指标数据(具体可参照经济安全条件部分外债负债率的计算方法),然后对2016-2020年五年内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十三五”时期指标的预测数值。再根据前文列出的指标警限、安全区间及安全得分计算方法得出每一指标的安全得分。战略资源领域的两个指标采用的是分子分母分开预测方法,对分子分母的预测分别是使用平均增长率的方法预测“十三五”时期的数值。宏观稳定领域的各指标采用的是专家预测数据平均法,即查阅文献搜集不同机构和不同专家对各指标在“十三五”时期的预测,然后将所有预测值的平均值作为“十三五”时期预测值。
战略资源领域以人均粮食产量为例,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总产量/总人口,分别预测“十三五”时期的粮食总产量和总人口。通过“十二五”时期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计算“十三五”时期每年粮食总产量,取2016-2020年粮食总产量的平均值作为“十三五”时期粮食总产量的预测值;同上,对于总人口的预测,用平均增长率法算的“十三五”时期人口总量,最终两者比值为人均粮食产量452公斤/人。
从经济安全能力角度而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安全能力的得分较之“十二五”时期有小幅上升。
第一,财政金融领域的指标在“十三五”时期安全得分均处于较高的安全水平。未来五年,金融改革的步伐会加快,相关领域会逐步减少行政干预,但是合理必要的金融管制不会放松,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到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会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形成新的挑战,市场环境会更加错综复杂,如何应对将考验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
第二,实体产业领域的指标在“十三五”时期表现令人担忧。研发投入比指标没有得到改善,国家竞争力指数有所下降。这既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我国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有关,也与我国崛起的大国地位所引发的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有关。
第三,战略资源领域的指标在“十三五”时期安全得分都较高。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此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前期的能源资源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效果在“十三五”时期得以凸显。
第四,宏观稳定领域的指标在“十三五”时期安全得分较高。“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会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通胀率将会在低位运行。未来五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都将大大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经济安全条件和经济安全能力共同决定着我国经济的总体安全度,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低水平的经济安全条件能够迫使经济安全能力的提升,低水平的经济安全能力会弱化经济安全条件的水平。
第一,低水平的经济安全条件促使经济安全能力的提升。经济安全条件牵涉到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因素,强调的是外部冲击,我们可以针对国内因素采取措施使其改善,而对于国际因素往往是我们所不能左右的。比如中国专利在国际专利中的比重指标,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如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研发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制定人才战略等等提升中国专利的增长幅度,但是国际专利的增长幅度我们是没有办法影响的。经济安全条件指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决定了当其处于低水平时我们只有谋求较高水平的经济安全能力来保障我国经济的总体安全度。
第二,低水平的经济安全能力会弱化经济安全条件的水平。经济安全能力侧重于内部特征,是一国经济自身的素质,其成长提升是一个缓慢和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国经济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如果经济安全能力处于很低的水平,那么较小的外部冲击也会使经济产生较大的风险。
从对国家经济安全内涵的界定可知国家经济安全包括外部冲击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和一国经济本身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即经济安全条件和经济安全能力。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一国经济的总体安全度既要包含这两部分又要能体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故我们借鉴顾海兵、孙挺[1]采用的函数:
我们将各指标的得分乘以其各自的权重,得到“十三五”期间经济安全条件的安全得分为67.7,经济安全能力的安全得分为73.2。将经济安全条件得分和经济安全能力得分代入上述公式得国家总体经济安全得分为70.4,处于基本安全区间。
鉴于除了经济安全能力部分的宏观稳定领域与经济安全条件部分的指标不同,其他三个二级指标即财政金融、实体产业和战略资源领域均相同,故我们将经济安全能力部分的宏观稳定领域指标剔除,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经济安全条件部分和经济安全能力部分三个相同的二级指标得到一个综合得分。见下表:
表中经济安全条件各指标得分是用实际得分乘以其权重,经济安全能力部分指标,因为不考虑宏观稳定领域指标,故对宏观稳定领域部分17%的权重依据其他三个领域每个指标权重在三个领域总权重中的占比进行了分解,然后用实际得分乘以调整后的权重。综合得分是取每一个领域中经济安全条件部分和经济安全能力部分得分的平均值。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实体产业领域得分在十三五时期有所下降,主要是由经济安全能力部分的指标所引起,其他领域指标得分都稳中有升。对此,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要特别关注这一问题。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十三五”时期大部分指标都有所改善,经济安全条件得分上升,经济安全能力也有微升。但经济安全能力部分,特别是实体产业领域的两个指标依旧很低:研发投入指标处于轻度不安全区间,国家竞争力指数指标刚刚达到基本安全的临界点。由此,我们对这两个指标做防范性分析。
关于研发投入比。本文中研发投入比是指中国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研发投入比难以提升的原因大体有:一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不完善。我国关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维权成本高,鼓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没有形成等导致企业不愿意进行研发投入、自主创新。二是我国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跟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大部分还是技术追赶型,并非技术领先型。利润导向的企业必然会选择模仿创新而非自主创新。三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不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多处于价值链低端,研发需求不足。
关于国际竞争力指数。本文中的国际竞争力指数是衡量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包含了五个部分: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增长率优势和出口比重。这些指标都与对外贸易有关。“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处于提质增效转型期,传统的制造业行业优势如低廉的劳动力、政策优惠等都将消失,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一些制造业行业必然受到影响;同时,“十三五”时期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会继续抬头,一些发达经济体依旧会对中国有目的的实施打压,中国的出口所面临的挑战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