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创新基层协同共治

2016-10-10 17:05袁日晨
前线 2016年9期
关键词:村规民约共治村民

袁日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指出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顺义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精神,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特别是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动人口管理、城乡环境治理、集体土地纠纷、价值取向偏差等新问题,通过科学制定、合理运用村规民约,推动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我调节良性互动,将村务管理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促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级治理,自觉规范个人行为,探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基层农村社会治理模式。

顺义区现有426个行政村,根据各自发展情况,按照“因地制宜、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三下三上”的工作流程,分“问题导向、制度建设、文化引领”三个阶段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通过以协商、互动、共识为基础的“民约”,促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级治理,自觉规范个人行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传统政府“管理”向多元主体“共治”转变。

从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入手,唤醒共治意识

我是党员我带头,彰显党组织引领作用。高丽营镇一村将“党员明职责、立身份、作表率,争当‘五好党员”列为村规民约第一条,要求党员佩戴党徽,家门口悬挂“党员户”标牌,带头执行村规民约,接受群众监督,从而将村规民约修订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突出党建引领作用。

致富思治破顽疾,重塑文明新风尚。龙湾屯镇柳庄户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要求“不乱堆乱放、私搭乱建,垃圾分类放门口,文明养犬拴狗链”,将私搭乱建、垃圾分类、污水排放、门前三包、文明养犬、清洁能源使用、节约用水等重点环境问题写入村规民约,培养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实现了环境建设精细化。

城市化进程新发展,群防群治显威力。赵全营镇西水泉村为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约定“房屋出租要规范,来有登记去有销”;北小营镇榆林村为解决违法建筑问题,约定“建房按规划,邻里知会早”,通过邻里相互监督预防违法建设的发生,将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管理、土地合法使用、社会治安管控等内容纳入“约定”范畴,消除社会矛盾、安全隐患。

在固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上发力,形成共治长效

先“约”后“规”赢民心。马坡镇石家营村通过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四入户”,组织动员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村民普遍关心、亟待解决的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固化为制度条款,实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奖惩分明促落实。牛栏山镇蓝家营村对不赡养老人的村民提出批评,屡教不改者取消村中福利,对表现好的家庭进行上报表彰,评选为“敬老孝老示范户”,进行鼓励倡导,对实施细则、奖惩措施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定,亮明“尺子”,确保可操作。

执约严格保成效。北小营镇榆林村成立执约小组,由老党员、村民代表、德高望重的村民等组成,对村规民约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确保违反约定有人监管,执行好的有奖励,提高了村规民约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将总结提炼村居特色文化提上日程,塑造共治精神

婆媳澡堂洗出“孝文化”。马坡镇石家营村开办“婆媳澡堂”——洗澡牵扯到个人隐私,一般人或许不习惯这种洗法。但石家营却规定,儿媳陪着婆婆、孙女陪着奶奶、儿子陪着父亲、孙子陪着爷爷以及陪着邻居大爷大叔、大妈大婶一起前来的沐浴者实行免费……开始有些村民似乎也不太习惯,可后来发现,这个规定,正是为了弘扬孝道文化,所以村民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村规民约”。而后,扶老携幼,前来沐浴,成了村中一景。通过洗澡,使很多原本有隔阂的婆媳、母女、父子以及邻居,重归于好,融洽了家庭、邻里关系。

家风家训做大“家文化”。北石槽镇大柳树营村开展“家风家训”活动,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倡导“勤俭节约、教子有方、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些家风和家训,让社会细胞更和谐、更美满、更幸福。自古就有各种弘扬家教、孝道文化的宴会,包括清朝时期的千叟宴。而赵全营镇西水泉村则通过推出“四世同堂宴”、“家庭团圆宴”、“家族友情宴”等形式,鼓励村民与父母家人共度传统节日。这种家宴不是什么饕餮盛宴,也谈不上奢侈,主要目的却是为了凝聚人心,增强亲和力。香喷喷的农家宴,人们其乐融融,谈笑风生。每当有这种家宴,村干部就带着照相机,上门拍照,人们叫着“茄子”,永恒的瞬间就留下了。随后村干部会精心将照片冲洗出来,还要进行装裱,然后再把照片送到村民家中。一家人看一家人的照片,真是相看两不厌,并且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村史名人凝聚“村文化”。牛栏山镇蓝家营村修建村史博物馆、陈列室,设立“村族谱”,通过广泛收集、陈列本村老照片、老物件儿,免费供村民参观,既给当下人以精神慰藉,也缅怀历史、记录发展、教育后人,留下了文化,留下了浓浓的乡韵。连村里都有博物馆了,一村人的博物馆,看着格外亲切。通过博物馆,人们看到了历史,也憧憬着未来。

依托村情打造“特色文化”。龙湾屯镇焦庄户村依托地道战遗址,传承红色文化,在村规民约中加入“燕山脚下英雄庄,地道抗日引为豪”,弘扬“焦庄户”精神,借地道战这张红色名片,鼓励村民发展民俗旅游业,打造出了自身特色产业和文化品牌;借五彩浅山这张绿色名片,营造“歪坨山山峰高,金鸡河河水长”的绚丽景象,龙湾屯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名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百姓心系一方热土。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的一种创新手段,在顺义区各级党组织的推动下,村规民约以柔性的治理方式,配合国家“硬法”,填补了基层农村的法治洼地,发挥了独特作用,也让农村治理法治化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优美的自然水土加上民约共治的社会水土,为美丽乡村、为和谐顺义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好基因”。

猜你喜欢
村规民约共治村民
“三创三树”工作法形成共治合力
“多元共治”乐融融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协同治理理论下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共治措施分析
非暴力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健全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