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太山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体育部,山东 济南 250103)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30年:热点评述与未来展望
付太山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体育部,山东 济南250103)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旅游研究30年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主要结论:1)研究历程、各阶段研究特点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等社会背景有密切联系。2)与国外相比,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与实际脱节;其理论缺乏学科定位等困境。建议:未来研究方向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共进互动,增强理论生命力;打破学科壁垒,从多元视角研究;善于挖掘民间资源,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学术成果、研究方法和手段,构建完善的体育旅游研究理论体系。
体育旅游研究;热点评述;展望
2015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性意见》中指出,“大力倡导崇尚绿色环保、注重文化内涵的生活消费理念,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及体育服务业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而体育旅游作为文化、旅游及体育融合的复合型产业,对拉动居民消费、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体育旅游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认真梳理30年来我国学者关于体育旅游理论研究著作、研究成果等相关文献资料,参考《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30年发展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发展进程的阶段、特征进行总结与分析,对目前体育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纳与述评,并提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的方向,以期提供一些研究思路和学术见解,促进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发展。
伴随体育旅游发展,体育旅游研究从无到有,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文献来源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为主。以“文献”类为检索资源,以“关键词”-“体育旅游”作为检索条件,涵盖广,能从宏观把握随着时间推移各界学者对体育旅游的关注程度。30年间,体育旅游研究文献,从1986年的1篇到2015年的277篇,文献总数从1篇增长到3814篇,体育旅游研究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通过分析体育旅游研究文献的数量及相关内容,30年来,发现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历程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大多与国家重要政策推行、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和居民需求层次多元化等社会某一阶段特点和背景紧密联系。结合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阶段特征及研究理论内容特点等维度指标,可将体育旅游研究理论划分为四个阶段,详见表1。
表1 各阶段(1986~2015年)体育旅游文献数量统计表
(备注:核心文献与CSSCI/EI/SCI来源文献,以“期刊”-“篇名”-“体育旅游”为检索条件)
1981年后国家旅游局相继与国内八所高校联合开办旅游专业,旅游学科体系已现雏形。1985年国家首次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培育的一项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此阶段体育旅游研究主要是以旅游基本概念、原理进行阐述,研究方法运用简单、缺乏系统性。
1991年北京亚运会成功举办,为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颁布,居民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升温,体育旅游市场初具规模。更多学者开始关注体育旅游。1991~2000年间,体育旅游研究文献逐年增多,总量为110篇,平均每年在12篇以内:其中,代表学术研究前沿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逐步显现和深入。
2001年7月我国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把中国旅游业推向新的高潮。这一阶段体育旅游市场活跃,为体育旅游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文献从2001年的27篇到2007年的272篇。七年间期刊的总数量为1009篇,每年平均发表21篇,以每年平均54.3%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此阶段,发表的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增强,其中以CSSCI、SCI和EI来源的期刊发表总数为72篇。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以来,体育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目前产业年增长逾30%。[1]体育旅游正成为我国旅游业新亮点。此阶段,从成果数量看,无疑是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全面繁荣发展时期。此阶段,体育旅游市场衍生资源的融合开发研究和如何解决后奥运时期产生系列的问题(如旅游环境破坏、后奥运时期旅游经济低谷、体育文化场馆闲置等负效应)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当然,在体育旅游理论研究繁荣发展的同时,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发遇到许多困惑和发展瓶颈,制约理论体系成熟。从研究内容看:一是近8年文献重复性研究多。而对于“区域”、“理论体系”、“学科定位”等核心问题未达成共识;二是学者自身缺乏恒心,高质量成果数量百分比上涨幅度不明显。2008~2015年间以CSSCI、SCI和EI来源的期刊发表总数为223篇,仅占该区间全部期刊总数的8.3%。可能受两方面影响:一是期刊标准提高,涉及期刊级别的升降及影响因子问题,同时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引入,对论文质量审核更加严格。二是由于职称评聘及年度考核等制度,势必要在短周期内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研究质量难保证。
鉴于对文献样本选取与质量考量,本文体育旅游相关文献以CSSCI/SCI/EI为来源期刊(含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进行评述与研究。检索时间为:1986~2015年,以“期刊”类为检索资源,以“篇名”-“体育旅游”作为检索条件,其资料内容与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直接相关,更有针对性,共搜集301篇。依据表2.1统计分析,近30年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概念内涵、现状分析、资源、市场及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居多,研究热点领域归纳情况,详见表2。
2.1体育旅游基础性理论研究
2.1.1体育旅游内涵释义
旅游学界一般认为体育旅游是旅游活动形式,主要从旅游产品功能、旅游资源和活动内容等方面来界定。朱竞梅从狭义和广义上分析体育旅游是异地欣赏体育竞赛等为目的的旅游。[1]谭白英等认为,体育旅游是离开居住地,去异地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的主题旅游。[2]昌晶亮等认为,体育旅游是以体育需求为动机,异地旅行或逗留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人、地、事三者之间的关系引起的现象的总和。[3]而体育学界关注体育旅游相对较晚。对于其解释,基本是从旅游学理论去界定其内涵特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新版《体育大辞典》(2000年版)中对其解释是: “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4]从产业角度,韩鲁安认为体育旅游业是社会为满足大众体育旅游的需求,将各种物质以商品化形式组合的综合性服务产业;[5]从社会学角度,闵建认为体育旅游是以参与或欣赏体育运动为目的一种旅游活动。[6]
表2 CSSCI/SCI/EI来源期刊(1986~2015年)文献数量汇总表
分析以上学者具有典型代表的体育旅游概念定义,对其内涵界定为: 体育旅游是旅游学的分支,是一种体验式的行为,具有异地、暂时性和休闲性等特点,具有明显的多重属性特征:(1)产品属性上,是同时具有体育和旅游两个产业属性的特殊的体验式产品;(2)社会属性上,是离开居住地去旅游目的地作短暂性停留而引起的与体育资源有关的综合性的社会活动;(3)功能属性上,是以参与、观赏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以满足人们身体、精神和文化等功能需求的活动。综合上述,目前对于其定义尚未形成共识,既说明其概念及内涵研究还在继续深入、拓宽延伸,又由于对体育旅游的体育属性内涵缺乏深刻认识。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为内涵、以旅游作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的休闲生活方式[7]。体育旅游必须以某一自然或人文类的体育资源为内涵和吸引力,不管是亲身体验参与,还是欣赏观摩,都要在一定的体育规则、体育技能和安全保障等为前提下满足体育旅游者的多方需求。即 “体育旅游”通过旅游市场运作作为载体,去实现旅游者的体育健身、体育精神及文化需求。因此,体育旅游内涵界定的关键应是重其“体育”属性,这也将对其产业属性会有全新认识。体育旅游在产业属性上是复合型产业,既是旅游业组成部分,更是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体育产业,是体育多元价值的综合体现。把握体育旅游发展深层内涵,才能使未来体育旅游研究蓬勃发展。
2.1.2体育旅游资源分类研究
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方法。袁书琪从资源性质角度,将体育旅游资源分为4型结构,其中最高层次为自然体育与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两大类,包含地文体育旅游资源等8个主类,34个亚类。[8]而邓凤莲将体育旅游资源分为3层结构,其最高层次与袁书琪相同,包含民风民俗、水体类等4个主类,14个亚类,并从产品开发角度,分为大众性、专业性等4种开发类型。[9]笔者从奥运体育旅游经营角度出发,分为度假型、娱乐休闲型、文化型和观光型旅游。[10]作者从资源功能出发,划分为:主类为休闲体育、健身体育、刺激体育、节庆体育、竞技体育、观光体育旅游等;亚类包括登山、攀岩、滑雪、漂流等。[11]
综上述,学者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遵循了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仍未形成共识。某一体育旅游资源,如威海刘公岛景区,可能由于分类视角的标准不同,它既属于人文建筑类体育资源,又同时属于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或红色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因此,在对当地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更多的是依据所在地的人文地理优势,结合资源的性质、价值与功效及区域特色进行开发,才具有吸引力。
体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或参观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所以依据资源物质属性或学科性质划分更具科学和合理性,有利于从全局把握对不同地域资源特色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依据旅游资源性状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汇总与整理体育旅游资源有关分类,见表2。但从体育旅游市场开发角度和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看,体育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11]。因此,为了吸引体育旅游者的目光,单从体育旅游资源的物质属性角度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并不能满足多元需求,要使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再生性综合开发。以旅游资源的物质属性为标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打破单一资源物质属性,进行合理有效的多元开发,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提升体育旅游资源产品吸引力。
表3 体育旅游资源分类一览统计表
2.2体育旅游实践性理论研究
2.2.1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从表2中看出此类文献涉及最多。在研究过程中,多数学者思路是以某地区现状、优势为主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阐述发展路径,提供体育旅游业发展模式。饶远等利用云南地域和民俗体育文化特色,构建以赛事、休闲与民俗体育于一体的体育旅游市场。[12]时金钟以体育资源和体育消费优势,论证河南省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可行性。[13]石晓峰依据中部地区资源特色,构建了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六圈七轴”的 “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模式。[14]该文较全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发展优势及联动发展机制,对解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另外产业集群研究文献也有较多涉及。杨明认为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拐点,应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促进集群中的企业壮大。
各位学者对体育旅游实践研究,对推动其市场开发起到重要作用。但从整体研究文献看,其研究内容和手段方法还存在缺陷:一是分析问题缺乏科学性和深度。成果缺乏多学科融合和对体育旅游资源内在联系及资源融合实证基础上的优化研究。另外,研究多呈宏观研究或对某区域性研究,缺乏对某群体或某景点等的微观研究;二是研究理论与实践应用脱节。随着社会发展,居民消费需求虽呈多元化,但对精神文化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对代表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需求明显,应作为区域类体育旅游开发的核心。多数实践性研究成果缺少对市场规律、体育旅游消费心理和地域特点的把握,缺乏对其产品动态与市场发展变化的跟踪研究,针对性与时效性差。因此,学者要深入旅游开发一线,把握内在规律,以注重实践和资源整合的研究态度,参与到市场运作与产业开发调研中去,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开发出精品模式。
2.2.2体育旅游人才研究
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人才是推动体育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万新芳认为应重视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5]而韩丁认为,高等院校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方式三方面构建体育旅游课程体系。[16]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应打破传统单一专业培养模式,建议拓宽渠道,利用多个专业合作的优势培养高素质体育旅游人才。
体育旅游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打破资源壁垒,政府、高校及企业联合培养懂体育与旅游、懂市场管理与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蓬勃发展的体育旅游业。单就高校而言,可从经济、旅游、体育等二级学院中的社会体育、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体育经济等相关专业中精选一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促进体育旅游快速稳步发展。就目前来说,严重缺少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人才,已成为制约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而近几年由于对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涉及相关学科较多,应用性强,一些学者对基础研究理论缺乏专业结构的整体设计与规划, 对相关体育旅游专业的实践指导帮助甚微,培养的体育旅游人才的水平及发展状况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体育旅游市场,因而不会引起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视,势必减少对体育旅游专业的扶持力度。
2.2.3体育旅游者行为方面研究
体育旅游离不开消费者,目前国内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整体规模还小,但总体消费需求呈上升趋势,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有重要关系。冯淑凤等认为随着体育旅游消费态势上升,建议从制定旅游规划、开发特色体育旅游、设计产品形象及加强人才培养的途径促进体育旅游消费。[17]于素梅认为对体育旅游需求受不同社会特征的影响有所侧重,应选择合适的体育旅游项目,提升体育旅游消费需求。[18]
综上述,近年来体育旅游市场日益受到重视和开发,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制约着研究理论成熟。从产业角度看:一是缺乏行业规划,人才供需矛盾。由于旅游热引起扩招,缺少基础理论研究,毕业学生数量增多,涌入市场,而真正投入到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及运作的人才匮乏。多数毕业学生不愿从事于一线服务,想进管理层、导游培训师或体验师等领域,期望值过高,使就业面窄,就业率低;二是体育旅游产品供给还处于被动状态,产品结构开发单一,“各自为战”。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利用产品较少,产业融合发展缓慢,制约体育旅游发展,是摆在学者之间的研究难题。从研究内容看:一是理论研究方法稍显单一。应采用国外先进成熟的科研理论,运用自然科学统计方式,宏观与微观结合、数学建模、因子分析等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科研方法,挖掘其内部规律和价值,透过旅游和体育本质特点进行融合开发研究;二是体育旅游缺乏理论体系支撑。作为体育与旅游的融合领域,在发展相对成熟的学科中定位体育旅游研究领域尚有困难,其理论与方法研究还比较薄弱,归咎原因是体育旅游缺乏学科定位。 体育旅游在研究过程中可通过借鉴、吸收相关成熟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逐渐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对于体育旅游基础理论内涵等相关研究出现的不同解释,是研究发展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正因如此体育旅游研究才会繁荣发展。
对30年来中国体育旅游理论研究的梳理与总结,未来体育旅游研究理论发展可从五方面加深探索,丰富其理论体系。
3.1坚持理论与实践共进互动,增强理论生命力
30年来,体育旅游理论指导并服务于实践,对体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但其理论在一定时间内落后于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一是体育旅游业作为服务性产业,应用性强,体育旅游消费状况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践改革变化快,而理论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二是相关部门缺乏理论研究整合,评经验做事,理论新成果应用少;三是研究者自身多学科理论研究交叉融合差,把握市场规律难,研究缺乏整体观。因此,急需研究者能从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解释中国体育旅游实践开发中面临的新的困境,以有利于开发又能保护自然资源为原则,总结归纳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形成完善的开发体系,促进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建议:一是继续加强完善体育文化研究室或研究基地、体育旅游创新平台等特色研究室。各研究室形成合力,引领理论前沿,多出高端学术精品,并坚持与产业紧密结合,以实验基地为中介,打造高效的理论实践结合的通道,使研究内容更具实效性;二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加强政策扶持,联合高校、企业加强规划研究,参与旅游研究相关项目,使研究项目更有针对性。
3.2坚持多学科融合发展,完善理论内涵
体育旅游研究涉及地理学、心理学,与社会、市场相关的社会学、经济学、金融学等。随着体育旅游改革不断深入,其理论研究将不断深化。运用多学科基础理论与方法进行横向或纵向交叉研究是体育旅游研究30年来取得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旅游作为新兴领域,学科定位难,虽积累了众多的学术成果,但不能称其为丰富。因此,需要更多学者研究过程中,形成共识,呼吁提升体育旅游学科地位,同时拓宽研究深度,注重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既要吸收其他学科优势,又要向其他学科渗透,增加学科影响力,完善旅游研究理论体系。
3.3坚持“产学研”模式研究,提升基础理论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主体与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重要作用。体育旅游研究人才,特别是资深专家多集中在高校或高校研究所。同时高校还是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主阵地。企业、中介或旅行社也都依托高校人力资源开展体育旅游开发和提供技术咨询等。30年的体育旅游研究提高了高校教师理论研究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许多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精品。30年体育旅游研究表明: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和旅游产品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互赢。今后体育旅游研究人才的培养部门重点仍在高等学校,未来体育旅游研究的发展仍要以庞大的高校教育资源为依托,继续加强和优化体育旅游科研与体育旅游教学的融合,同时配合企业的研究基地,坚实推进教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一体化。
3.4加强合作与交流,善于挖掘资源,丰富理论体系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多采用定量分析和构造模型的方法,共占76%,使得研究内容更具深度和系统性。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旅游研究规律和特征更具统一性,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一是积极参与或承办国内外体育旅游学术论坛或年会。采用 “引进来”方式,积极引进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挖掘各种国际资源,开展各类国际性交流合作,翻译国外优秀的著作和期刊,为研究者注入新活力;二是坚持“走出去”。到国外访学深造或研究,参与国外体育旅游研究,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者;三是在引进、吸收与借鉴先进理论成果的同时,能融合自己的特色,在国际体育旅游学术界形成自己的风格。研究者应充分搜集民间体育旅游资源,拓宽研究容量,使研究内容更具贴近实际。可从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民间民俗体育传承者、户外运动者、旅游体验师,撰写的网络日志或心得体会获取一手资料。研究者可从不同形式和方法搜集整理总结,扩宽研究思路和视野。
体育旅游研究30年来,从零星到繁荣,为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撑。同时应认识到,与国外相比,我国体育旅游研究质量还存在差距。应在比较、讨论中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学术成果,从多角度、多元化视角交叉融合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特领域,构建完善丰富的体育旅游理论体系。文中研究并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更多体育旅游研究者深入到体育旅游市场一线,为学术界带来更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总之,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居民对体育旅游消费需求提升,以及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势必会成为学术界新一轮的研究领域,但作为绿色、开放及共享的体育旅游仍将是未来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1] 钱春弦.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年增长近四[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3-09/08/c_125344304.htm.2013-09-08.
[2] 朱竞梅.开发体育旅游项目问题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0,21(2):25-27.
[3] 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9(3):22-23.
[4] 昌晶亮.体育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及其概念界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5):25-26.
[10] 周珂,周艳丽.体育旅游的界定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27-29.
[5] 韩鲁安.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0,15(2):42-44.
[6] 闵健.体育旅游及其界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36(6):4-6.
[7] 张茜翼.2010年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在海口开幕.[EB/OL].[2010-12-18].http://www.chinanews.com/ty/2010/12-18/2731064.shtml
[8] 袁书琪,郑耀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10(2):33-35.
[9] 邓凤莲.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与影响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35-40.
[10] 陈峰.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5):44-49.
[11] 于素梅.小康社会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5): 23-25.
[12] 饶远,张云钢.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以云南为例[J].思想战线,2003,29(1):35-37.
[13] 时金钟.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23-24.
[14] 石晓峰.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45 (6):13-15.
[15] 万新芳.国外体育旅游管理学士学位课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94-96.
[16] 韩丁.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9-11.
[17] 冯淑凤.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21-24.
[18] 于素梅.不同群体体育旅游需求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33-1636.
30 Years of Research on Chinese Sports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Hotspot Comments and Prospects
FU Tai-shan
(Department of P.E.,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Jinan 250103,China)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we think that there are close links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stages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ackground including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tc.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sports tourism theory is still lagging behind such as lacked system aticness of research method, separated from practice, lacked the subject orientation. It suggest that the research should adhere to interact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enhancing the vitality,breaking disciplinary barriers, be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studies,digging private resources, learning and absorbing advanced academic achievements to build a rational theoretical system of sports tourism in the future.
sports tourism reaches; reviews; prospects
2016-06-22;
2016-07-22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14CTYJ14)。
付太山,(1978-),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教学管理。
◀体育人文社会学
G805
A
1672-1365(2016)04-0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