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敏
[摘 要]课堂反馈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有效的课堂反馈可以使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师要具有目标意识、方法意识、生本意识,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反馈里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课堂反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90
所谓课堂反馈就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有效的课堂反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个根本的了解与认识,从而促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以达到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那么,在小数课堂反馈环节,都应注意些什么?
一、依纲扣本,紧跟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风向标,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在数学课堂反馈环节,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不仅可以使教师对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一目了然,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着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反馈与交流,笔者设计了几个教学活动:首先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认识事物的面指的是哪部分”;接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树叶,让学生对树叶的大小有初步的判断;最后,让学生猜想怎样才能比较出两片树叶面积的大小。在这些教学活动中,由于所有活动都是依照教学目标设定与安排的,而且所安排的活动均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需求,因此,学生都把自己掌握到的信息反馈到教师那里,给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紧扣目标的教学活动,便于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结构,达到深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关注方法,详略得当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在课堂反馈时能否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有效地呈现、展示与调控。因此,在数学课堂反馈环节,教师要善于对要反馈的内容进行合理组织,避免平均使用教学时间,力求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要反馈的内容重点突出,确保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商场里物价单上的小数和直尺上的小数等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进行反馈交流,那么,由于信息量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吸收。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不妨让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再让学生拿出手中的直尺,从各部分的进率谈起,最后进行重点反馈。同样的,在元、角、分的进率上也可以采取这种学习方式。如此一来,由于教师的安排合理,学生在课堂反馈时也能够抓住一个重点进行学习汇报与交流。
由此可见,课堂反馈是可以促进师生之间信息共享交流的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反馈上,教师一定要关注教学方法,详略得当,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抓住重点、关键点,该详的详,该略的略,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三、注重能力,积累经验
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在数学课堂反馈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分享交流自己学习经验的时间,使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还可以积累学习数学的基本经验。
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时,我让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后,再运用喜欢的方式计算出这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最后,再让学生就自己的计算方法与计算结果进行交流。有学生采用的是把各部分边长加起来计算的方法,有学生采取的是把相对的边乘以2再相加的方法。由于交流的是亲自摸索出来的结果,学生个个兴高采烈,收获了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为了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收获了什么,这就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新审视与反思,有学生说:“我明白了,学数学只有自己亲自做一做,所学到的知识才更扎实。”有学生说:“我知道了学习数学要学会全面看待问题,在多种解决方法中,选出最简便、最优化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无误。”……在学生与教师的反馈交流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还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主要经历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做”与“说”的全过程,这样一来,在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数学学习能力,而且获得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总之,课堂反馈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基本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始末,良好的课堂反馈对于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促进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具有目标意识、方法意识、生本意识,引导学生在有效的反馈里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童 夏)